【環球網報道記者齊琛冏】黃浦江畔,東方之珠,上海正借長江入海之勢,面向太平洋,向世界展示其作為國際大都市的開放姿態與蓬勃活力。
工程技術,為上海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行方案;城市,讓前沿工程技術有了“施展舞臺”。2025年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全體大會10月在上海舉辦期間,上海從“海陸空地”多維度,聚焦城市更新、軌道交通、資源再生、綠色能源、智能建造、航空制造、海洋裝備7個領域,展示創新工程成果,分享上海工程智慧,交出一張世界級的工程答卷。
探索全球超大城市更新“上海實踐”
在臨江又沿海、軟土地基的上海堆山造景,是否有可能?
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內坐落的國內首座高度超40米的空腔人工山體給出了答案。創造性地采用了空腔結構的山體設計,用更輕的重量解決沉降問題,同時在空腔內最大程度節約利用空間。展廳、1500多個停車位等功能設施都被“藏在”雙子山內部,而部分建渣被變廢為寶,成為建設雙子山的“基石”,整座山“仿自然而不違自然”。
![]()
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全景
除了“人工山”,上海也有自己的“亞馬遜”——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內溫室花園的獨特空間讓近20萬株植物各得其所,讓人在四季都能感受春天般的溫暖和大自然的無限生機。
這座從百年鋼廠舊址上拔地而起的溫室花園,無梁無柱,靠什么承載屋頂重量?原來,設計師們創新運用了多邊形鋁合金網格混合結構體系,采取了屋蓋自平衡或鋼桁架懸掛的不同方案,實現屋頂輕薄、空間通透的效果。此外,館內設計了復雜的通風系統,包括地下通風溝、頂部排氣窗和導流風扇,園中地面上藏著一個個圓形通風道,冬暖夏涼,潤物細無聲地保障著人們的舒適感。
工程創新與城市更新在上海完美相遇。上海世博文化公園作為集工業退城與生態保護相得益彰的城市更新樣板,探索出了城市更新的綠色環保新方案。
分享全球規模最大城市軌交網絡“上海經驗”
上海城區施工空間小、地質復雜、地下管網密集,卻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千列地鐵在城市脈絡中穿行。
世界最大的背后,蘊含著哪些創新建造技術?
據介紹,第一類是應對特殊環境的車站建造技術。近年來,明挖法車站施工在上海中心城區面臨越來越嚴苛的環境制約,對暗挖技術的需求十分迫切。為此,上海工程師團隊攻關“飽和軟土敏感環境暗挖地鐵車站建造技術”,提出了在城區復雜環境中采用機械掘進法或超長、特大斷面管幕法修建地下車站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已用于14號線靜安寺站、桂橋路站等站點建設。
第二類技術打造出地下區間施工的“數智盾構2.0”。傳統盾構機由操作員憑經驗控制,比如調整掘進方向、協調拼裝隧道管片,一旦操作有誤差,就可能導致隧道錯臺滲漏。而“數智盾構2.0”裝有“智能大腦”,能實時調節掘進壓力,自動控制同步注漿和油脂,不用人手動操作。其管片拼裝機也升級為智能機器人,能做到毫米級精準拼裝,比傳統人工拼裝精準得多。再配上運輸材料的無人駕駛電機車,新一代國產盾構機實現了自主掘進、自動拼裝、物流自動運輸三大核心作業的全流程自主運行。
資源再生提供可持續發展“上海樣板”
在上海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周邊公園化景觀與濱江開放空間,市民在這里看植被,眺望江景,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顛覆了人們對垃圾處理廠的傳統認知。
這里是上海正式實施垃圾分類后建設的首座干濕垃圾協同處理項目,日處理能力約為干垃圾3000噸、濕垃圾800噸,每年通過垃圾焚燒可發電約8億度,并將填埋垃圾量壓降到原先的2%。作為運營方的上實環境公司,引入世界頂尖焚燒工藝與排放治理技術,使得每噸垃圾的發電量比同類項目高出40%,煙氣排放優于歐盟標準。廢棄物在這里奇跡般地“浴火重生”,化為點亮萬家燈火的綠色電能。
![]()
上海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
無論是資源再生利用,還是能源裝備制造,上海正以創新的設計理念與全球領先的科技,孕育著一顆顆持續跳動的“綠色心臟”。
綠色能源裝備繪就零碳未來“上海方案”
在上海鍋爐廠,定日鏡將陽光匯聚于吸熱屏上,將光熱化為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在上海汽輪機廠,百萬千瓦汽輪機不斷追求極致發電效率;在不遠處的上海鍋爐廠,由綠色電力催生的氫正與捕集而來的二氧化碳合成可供遠洋巨輪行駛的甲醇燃料……上海電氣的“鋼鐵巨獸”的智能化脈動正描繪出一條從傳統制造邁向零碳未來的清晰路徑。
其中,上海電氣旗下上海鍋爐廠的光儲研發試驗中心,采用全世界最前沿、最先進、最高效且經過多個國際大型工程項目驗證的成熟的聚光集熱無線控制技術建成。目前,這套技術已成功應用于迪拜100兆瓦塔式光熱電站,實現了大規模無線鏡場技術的商業化,使清潔電力電價有望實現與傳統火電相當,降低了綠色能源的使用門檻。這項跨國性的“上海工程”不僅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經驗樣本,更為發展中國家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提供了新的選擇和參考。
重型燃氣輪機被譽為“裝備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為了摘下這顆“明珠”,上海電氣在清潔燃燒、摻氫技術、智能化運維和先進透平葉片冷卻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摻氫燃燒技術是實現零碳發電的關鍵路徑,已在試驗臺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在真實機組上進行了技術驗證。
上海電氣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級綠色智能系統提供方,以“風光儲氫核”多能協同為核心,全譜系布局綠色能源裝備創新,通過高效清潔煤電、氫能裝備、碳捕集等技術協同,推動中國綠色能源裝備從“產品輸出”向“技術標準輸出”“產業生態輸出”升級。
“超級工程”體現智能建造“上海智慧”
位于長江入海口的灘涂之地的浦東機場,如今是輻射全球的世界級航空樞紐。
作為新時代航站樓綜合體,浦東機場四期擴建t3航站區這個超級工程,正重新定義未來機場的模樣。
浦東機場四期擴建工程通過空間串聯既有的t1、t2和在建的t3航站樓,將機場與鐵路上海東站緊密銜接,實現“空鐵一體化”的無縫換乘,真正構建起連接長三角、輻射全球的綜合交通樞紐。
正在建造中的上海大歌劇院主體建筑,“中國扇”的造型深深吸引著每一位參觀者。打造出中國折扇效果的雙螺旋樓梯,應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和依靠數字化技術打造的雙螺旋自由曲面混凝土厚殼。這種混凝土的強度是一般混凝土強度的3至5倍。上海大歌劇院主體建筑是該混凝土首次被用為主要承重結構材料。
在這一個個超級工程的推進的背后,都離不開上海的工程師將團隊數字化、綠色化深度融合的現代建造能力。例如,浦東機場四期擴建t3航站區開創性地投入37款智能建筑機器人,覆蓋高精度施工與高風險作業場景,構建出“人機協同”的全新施工范式,成為全球最大機場機器人施工集群首發陣地。焊接機器人將效率提升70%,勞動力節約40%,工期縮短20%,智能建造正在這里從概念走向現實。
上海大歌劇院主體建筑實際施工中,工程師們利用數字建造技術實現曲面優化、自動深化以及精度控制,數字建造技術解決了這個異常復雜曲面結構的施工可行性難題,節約了非常可觀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托舉大飛機起航崛起航空制造“上海地標”
位于上海的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浦東基地(下稱“浦東基地”),是中國大飛機騰飛的新地標。
2017年5月5日,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商用干線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一躍而起沖上云霄,成功完成首飛任務。C919飛機采用了先進的氣動設計、推進系統和材料,碳排放更低、燃油效率更高,不僅符合當代綠色航空的發展趨勢,也為航空公司降低了運營成本。
浦東基地是中國商飛公司總裝制造中心,承擔C919國產大飛機的總裝任務。在浦東基地,飛機制造的智能化水平正加速推進。浦東基地圍繞C909、C919總裝集成和生產工作,人機共融柔性裝配線等創新實踐,展示了我國航空制造業的蓬勃發展和雄厚實力。
今天,這里已成為國產大飛機的“產房”、現代化航空工業發展的熱土,并依托大飛機項目促進更多航空企業和資源在滬集聚,為上海經濟結構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鍛造海洋裝備創新“上海力量”
在上海長興島南岸的“0號海工碼頭”,一排排五顏六色的岸橋矗立江畔。長興島是中國船舶海工產業核心承載地。這些岸橋為全球各大港口量身定制,正是上海“鍛造”海洋裝備重器、聯通世界的時代見證。
中國港機設備與服務覆蓋11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全球約70%的自動化碼頭建設,成為世界智慧港口的標準配置,正持續推動智慧港口發展。
為適應船舶大型化,在大型岸橋的研發當中,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設計了一套大剛度門框,它能將整體設備的晃動變形量減少20%。把這些技術再用到其他常規設備上,能解決不少其他船舶大型化后的問題。
在綠色節能方向,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從減輕設備重量的角度切入,全球首創岸橋半圓形截面大梁,降風阻30%以上;
在港口智能化方面,針對碼頭運維需求研發出的智能運維一體化平臺,集成多系統實現設備可視、流程可控、履歷可查,支持跨平臺和超100個用戶同時在線,已在寧波、南沙等多個港口上線。
造船業是一個長周期的行業,人才培養與鍛煉的周期也長。據介紹,在人才培養方面,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內部人員的培訓、知識管理、數據共享都逐步實現了制度化。面對造船業計劃、節奏比較多變的特點,該企業在內部持續開辦“江南技校”,培養具有專業知識、能掌握計劃變化的基層管理者。近年來上海振華重工集團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團隊總人數超過1700人,正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全面轉型。
如今的上海,在許多行業都向全球傳遞“上海方案解決世界級工程難題”的核心能力。這背后,既離不開深厚的技術積淀,也得益于在新趨勢面前勇于應變、善于求變的精神。求解全球工程挑戰,上海給出了“世界級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