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一公校長任人唯賢,不見土圍子的用人原則,有很多頂尖科學家紛紛選擇加入西湖大學。不夸張說,如今的西湖大學,其師資力量在部分優勢領域甚至已經超過清北等傳統名校。
![]()
不過,一所頂尖綜合性大學的建設,光有優質師資還不夠,充足的院系設置也是核心支撐。目前西湖大學的院系數量仍相對有限,要向綜合性重點大學邁進,新增院系是必然選擇。
正是基于這一發展規劃,西湖大學近日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系,且已明確計劃:2026年將依托物理學學科,啟動天文學方向的博士生招生與培養工作。更值得關注的是,天文系首任系主任的來頭不小。
![]()
西湖大學成立天文系
不少人可能會有疑問:天文學看似離日常生活很遠,到底有實際用處嗎?也難免好奇,西湖大學為何要專門設立天文系。
但實際上天文學不僅是研究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的自然科學,還是推動原始創新和技術變革的重要引擎。
對西湖大學而言,設立天文系更是長遠布局的一步關鍵棋。它既能填補學科空白,讓學校的理學板塊從基礎到前沿形成更完整的體系;更能成為推動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的重要戰略支點,催生跨領域的創新成果。
顯然,這樣一件關乎學科根基與學校發展的大事,自然需要一位學術功底扎實、視野開闊的優秀人才來掌舵。
西湖大學天文系首任系主任由毛淑德教授擔任
為何會稱天文系首任系主任來頭不小呢,主要是因為毛淑德教授本人履歷十分過硬。
毛淑德教授在1966年出生于浙江義烏,他是我國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
![]()
他在1988年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在1992年博士畢業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我國頂尖985高校,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是世界頂尖名校,在2026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位居第25位。
毛淑德教授在2000年來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任職,在200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天體物理中心教授,在2014年擔任清華大學教授,并且在2019年開始擔任清華大學天文系首任系主任,在2025年加盟西湖大學,擔任天文學講席教授并籌建天文系。
毛淑德一直從事理論天體物理研究,他提出的利用微引力透鏡效應發現系外行星的新方法,已發現了200多顆系外行星,成為中美空間望遠鏡項目的核心觀測方法之一。
![]()
在很多人印象中,像毛淑德教授這個級別的頂尖學者,往往會將精力集中在學術研究上,鮮少直接面向本科生授課。
但西湖大學天文系打破了這一認知——包括毛淑德教授在內的所有教授均會站上講臺,親自為學生授課。在今年秋季學期,毛淑德教授已率先開課,為來自理學院、工學院及生命科學學院的本科生,講授通識課程《天問》。由此來看,對西湖大學的學子而言,能在此求學是一件幸運的事。
更值得關注的是,西湖大學天文系還設有國際顧問委員會。國際顧問委員會的委員陣容堪稱業內頂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第12任校長、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Brian Schmidt,萊頓大學分子天體物理教授Ewine van Dishoeck,以及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Douglas Lin,均在其列。
![]()
Brian Schmidt
注:國際顧問委員會旨在為學校制定與實現各項戰略目標提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并為學校發展提供幫助與支持,為學校開辟新的發展路徑。
![]()
Ewine van Dishoeck
從這些配置不難看出,西湖大學天文系即便在成立初期,所展現的實力已足以讓不少高校為之矚目。
如今的西湖大學不僅師資隊伍頂尖、生源質量優異,科研水平也穩居高位,已然躋身頂尖名校行列。期待在施一公校長的引領下,這所學校能持續為國家與社會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