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楊振寧,繞不開他那位到死都沒寬恕他入美籍的父親 —— 楊武之。
這位1896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的學者,一生都帶著中國傳統文人的執拗與風骨。
![]()
楊武之原名楊克純,自幼命運多舛,父母早逝后靠叔父撫養長大,卻憑著過人天資考入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成了當時稀缺的數理人才。
1918年畢業后,楊武之回合肥母校任教,擔任舍監時鐵面無私,深夜十點準時關校門,把那些尋歡作樂的紈绔子弟擋在門外。沒想到這些學生家長仗著權勢袒護孩子,讓他憤而辭職。
這次經歷讓他看清,僅靠教書改變不了社會的黑暗,于是萌生了“科學救國”的念頭。
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楊武之師從數學名家迪克森,專攻數論,1928 年成為中國因研究數論獲博士學位的第一人。
按理說留在美國能有更好的發展,但他毅然回國,先后在廈門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抗戰時期隨西南聯大南遷昆明,在茅草屋里繼續授課。
![]()
這位愛踢足球、唱京戲的教授,對子女教育卻格外嚴格,楊振寧的名字就是他取的 ——“振”是家族輩分,“寧”代表出生地安慶(當時叫懷寧),把家國情懷刻進了名字里。
1922年出生的楊振寧,十歲前跟著父親輾轉各地,1929年隨父遷入清華園后,才算有了穩定的成長環境。
在清華園的八年里,他就讀于園內的成志學校,課余常去圖書館翻閱書籍,父親書房里的數學著作成了他最好的玩具。
![]()
1937 年抗戰爆發,全家一路顛沛流離到昆明,楊振寧考入西南聯大。在這所大師云集的 “流亡大學” 里,他師從吳大猷、王竹溪等名師,1942 年以優異成績畢業,隨后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1945 年,23 歲的楊振寧獲得清華留美公費生資格,三年后,他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
事業巔峰與國籍爭議
1949年,在費米和泰勒的推薦下,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開啟了輝煌的科研生涯。1954年,他與米爾斯提出 “楊 - 米爾斯規范場論”,這個后來被視為現代物理學基石的理論,當時卻沒被學界重視。
![]()
1956年,他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恒,次年就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最早獲諾獎的中國人 ——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他還是中國公民,尚未加入美籍。
國籍問題的導火索,源于1952年的家庭變故。
當年楊振寧的妻子杜致禮帶著長子回臺灣探親,圣誕節前卻拿不到返美簽證,急得他四處奔走。直到1953年,在好友奧本海默的幫助下,才從每年僅105個的中國移民簽證名額中搶到兩個,而按規定他必須到美國境外申請。
這段經歷讓他意識到,沒有美國居留權,日后出國訪學會寸步難行。1953年,他和妻子在途經火奴魯魯時拿到美國綠卡,1964年正式申請入籍。
![]()
但這個決定徹底傷了父親楊武之的心。這位一生堅守 “科學救國” 信念的老人,先后三次勸說兒子回國;父親希望兒子能留在國內。
![]()
但每次楊振寧都有自己的苦衷:初期是擔心回國后無法繼續前沿物理研究,后期則顧慮家庭和科研團隊的穩定。他在后來的回憶中坦言,“決定申請入美籍并不容易”,但當時的國際環境讓他不得不做出選擇。
而這份堅持,成了父親心中永遠的刺。1973年5月12日,楊武之在上海逝世,臨終前還對兒子更改國籍這件事有怨,這件事也成了父親楊振寧一生的遺憾。
![]()
落葉歸根:遲到半個世紀的國籍回歸
盡管加入了美籍,楊振寧從未真正遠離祖國。
1971年中美關系解凍,他成為首位訪華的美籍華裔學者,闊別26年后再次見到父親,父子相對無言,隔閡仍在卻已少了幾分尖銳。
![]()
那次回國,他見到了摯友鄧稼先,當得知中國原子彈是自力更生制造的,當場激動落淚。返美后,他在多所大學演講,掀起華裔學者訪華熱潮,還多次給中央領導寫信,建議重視基礎科學研究。
1999年,楊振寧接受清華大學聘書,全職回國效力;2003年妻子杜致禮去世后,他干脆遷居清華園,把寓所命名為“歸根居”,寓意落葉歸根。
2015年4月1日,93歲的楊振寧正式放棄美國國籍,恢復中國國籍,從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正式院士。
接受采訪時說:“我的一生可以看作一個圓,年輕時出國求學,年老時回歸故土,我想幫助中國人改變不如人的心理”。
這個遲到半個世紀的決定,或許是對父親在天之靈的最好告慰。
![]()
回國后的十幾年里,他以八十多歲高齡給清華大學學生講授“普通物理”,募集資金創立高等研究院,捐贈2000余件圖書手稿建立資料室,為中國物理學科的發展傾盡心血。
有人問他為何晚年才回國,答案則是“年輕時需要自由的學術環境做研究,年老時則要把所學奉獻給祖國,時機很重要”。
![]()
結語
從清華園的少年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從嫁入美籍引發父子反目到晚年落葉歸根,楊振寧的一生始終在個人理想與家國情懷中拉扯。
父親楊武之的不寬恕,是傳統文人對家國氣節的堅守;楊振寧的選擇,是科學家對科研理想的執著。
而最終的國籍回歸,或許正是這場跨越半生的父子和解 —— 他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父親“科學救國”的未竟心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