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俄羅斯六代機的評論:是宣傳忽悠還是真實研發?
近期,美國公開對俄羅斯的六代機項目發表評論,認為俄羅斯這是在故意搞宣傳、玩忽悠。那么,俄羅斯到底是在自我吹噓,還是真能把美國“忽悠瘸”呢?
俄羅斯六代機項目概況
不久前,俄羅斯宣稱正在研制六代機,預計未來兩年內首飛原型機。這個項目被命名為“透視遠程截擊平臺”,本質上是基于米格 - 31 發展而來的米格 - 41。不過,它并非僅僅是米格 - 31 的簡單升級,而是實現了跨代突破。
![]()
米格 - 41 具備多項先進特性,包括極高的飛行速度、采用等離子極致隱身技術、可攜帶高超音速核導彈,甚至具備反衛星能力。此外,它還擁有一定的無人化操作和蜂群協同能力。俄羅斯目前公布了幾個關鍵指標,從這些指標來看,著實令人驚嘆。例如,其宣稱最大速度可達 4.6 馬赫,實用升限能達到 35000 千米,如此高的升限幾乎已接近近太空范疇。
美國對俄羅斯六代機的質疑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發表文章,對俄羅斯六代機項目提出強烈質疑,認為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實現的。文章指出,米格 - 41 的多項性能設想,在當今的空氣動力學、材料學、熱力管理以及人類生理極限等領域都難以達成。
![]()
以俄羅斯宣稱的 4.6 馬赫飛行速度為例,按照現有的熱力學模型,飛行器表面溫度將超過 800 攝氏度。在如此高溫下,金屬材料會迅速陷入熱疲勞狀態,進而失效。同時,吸波涂層在高溫下也會馬上燒蝕,所謂的隱身性能根本無法維持。
從技術和產業層面分析,俄羅斯目前在材料科學、電子技術等領域已全面落后,且正遭受西方嚴厲制裁。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根本無法支撐一架超過 4 馬赫空戰平臺的研制和生產。別說是 4 馬赫的六代機了,就連現有的蘇 - 57 都難以實現大規模量產。
美國方面認為,俄羅斯的六代機項目是下級騙上級、上級騙世界的大騙局,其目的無非是想借此對美國進行戰略欺騙。美國還稱,俄羅斯方面往往只報喜不報憂,所謂的六代機宣傳只是給俄羅斯國內提供一些情緒價值。如果俄羅斯真的投入大量資金去研制這個東西,那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
![]()
對美國觀點的客觀分析
美國對米格 - 41 的技術分析并非毫無道理,其對俄羅斯的貶低雖然有些過分,但也確實戳到了俄羅斯的痛處。然而,要說俄羅斯搞米格 - 41 就是個騙局,也未必如此。從客觀需求來看,俄羅斯確實需要一種像米格 - 31 那樣的高空高速戰機。從北極空防長程攔截、遠程反衛星的角度考慮,俄羅斯對這種戰機的需求十分迫切。
從技術和產業角度來講,俄羅斯也需要借助六代機項目來拉動其航空產業和軍事科技水平的發展。基于米格 - 31 的路徑進行升級,這種選擇也不能說存在太大問題。
![]()
俄羅斯通過宣傳六代機項目,意圖向世界表明,俄羅斯依然有能力與美國進行競爭。同時,也是向潛在的軍售對象,如印度、越南等國,釋放技術先進性的信號,以吸引這些國家的關注和合作。
俄羅斯六代機項目的真實情況
就我個人而言,俄羅斯是否真的擁有米格 - 41 還很難說。但可以肯定的是,俄羅斯確實在開展六代機的研發工作,這并非什么騙局。不過,以俄羅斯現有的能力,短時間內很難成功研制出六代機。而且,俄羅斯想要通過宣傳達到其預期目的,也很難實現。畢竟,要想搞好宣傳、營造輿論,還是得有實實在在的東西作為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