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駕駛列車中的賀健平
掃碼觀看相關視頻
![]()
領喊場上的賀健平
近日,在重慶軌道交通環線上新街站,身著白色襯衫工作服制服的賀健平剛結束一圈駕駛任務,手里還攥著剛填寫完的行車記錄單——這是他作為電動列車司機的日常。而在生活中,他有另一個身份:重慶球迷圈里知名的領喊員“蘋果”。
一個是手握方向手柄、守護市民平安出行的電動列車司機,一個是站在看臺上、帶領球迷為球隊加油助威的領喊員。兩種身份,兩段軌跡,構成了賀健平的“雙面人生”。他說:“足球讓我的生活多了份激情,地鐵讓我的職業有了堅守,兩者都是我一生的熱愛。”
電動列車司機
平平安安就是最出色的表現
2015年,賀健平還在從事工程機械銷售工作,隨著自動化技術逐漸替代人工,他所在的行業面臨著業務萎縮。正當賀健平思考職業轉型時,恰逢重慶軌道交通面向社會招聘電動列車司機,讓他的職業規劃有了新的方向——開地鐵。
“我從小就想當一名火車司機,總覺得駕馭這么長的車是一件超酷的事情。地鐵和火車都是1435毫米軌距,都是‘鐵疙瘩’,我覺得這是實現夢想的機會。”賀健平報名參加了招聘,最終憑借優異的考核成績順利入職。
如今,39歲的賀健平負責地鐵環線的一名駕駛員。行車時,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扶著操縱手柄,時不時指向列車前方,確認進路、信號燈狀態,同時緊盯站臺上下的乘客,確保關門時沒有乘客被夾。耳朵也時刻傾聽著調度指令,列車運行的聲響要時刻分辨,確保列車安全與準時到達。
地鐵環線每圈運行時間約90分鐘,賀健平每天要駕駛列車跑4圈。行車途中,他不能上衛生間,因此上班的前一晚,賀健平拒絕火鍋、啤酒等刺激性食物,只吃清淡的飲食。
在賀健平眼中,電動列車司機最出色的表現就是“平平安安”。“沒有違章違紀,沒有出現任何安全風險,每天把乘客平平安安送到目的地,就是我最大的成就。”賀健平說,乘客把安全交給他,他就得把這份責任扛到底。
看臺領喊員
200場足球比賽的球迷“指揮官”
脫下電動列車司機制服,賀健平在重慶球迷圈有個更響亮的名字——“蘋果”。他是原“鐵血巴渝”球迷協會的領喊負責人之一。據賀健平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至今,他在球場看臺上,領喊了約200場足球比賽。
賀健平對足球的熱愛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他曾在一個賽季,一個人坐著火車走遍了全國所有重慶隊的客場,行程超過10萬公里。“瘋狂的事情還有很多,2013年我在天津客場,整個客隊看臺上就只有我一個人,我給球隊加油的照片也被記者拍下并發布。那場比賽結束后,球隊球員集體向我一個人致謝,讓我非常難忘。”賀健平說,他生活中的愛好就只有看球,即便把零花錢都花在了看球上也很值。
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賀健平接觸到領喊,開始在看臺上當領喊員。“站在領喊位置,面對的是前方幾千人,如果心理素質不過關,就會怯場、緊張、雙腿打軟。”在賀健平看來,領喊員如同指揮官,一名優秀的領喊員能決定球迷團隊的熱情與“戰斗力”,“尤其是在球隊落后的情況下,就算輸,球迷的氣勢也絕不能丟,讓球隊有繼續拼搏的底氣和勇氣。”
2015年,賀健平和幾個志同道合的球迷團體,組建了“鐵血巴渝”球迷協會。該協會從最初的幾十人,到巔峰時期近4000名會員,賀健平付出了不少心血:設計助威口號、籌備TIFO(指球迷在看臺通過拼接手搖旗、塑料板或懸掛巨型畫布等方式形成的大型視覺展示)活動等。
重慶球迷耳熟能詳的“為重慶而戰”口號,背后也蘊藏著賀健平的心血。該口號是原重慶力帆足球俱樂部一位職員提出,但最初并未引起廣泛關注。2014年9月,賀健平和球迷們在重慶奧體中心做了一場“為重慶而戰”TIFO活動,將此口號打響。2016年,重慶球迷“千翻”創作《為重慶而戰》,成為重慶球迷的第一首原創球迷歌曲,深受大家喜愛。如今,“為XX而戰”的口號已被全國球迷采用。
自2024年起,賀健平因工作和家庭,慢慢從熟悉的領喊臺退到幕后,但他從未真正離開熱愛的球場——有時間便去看球,偶爾也會把多年積累的領喊技巧、控場經驗,傳授給年輕領喊員。
如今,他又為這份熱愛開辟了新賽道:立志成為一名球賽直播解說員,并朝著新目標穩步邁進。
重慶晚報-廂遇記者 張春蓮/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