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星標”,暫存文章,查找更方便!

【內蒙古給儲能發產權證,與電力市場準入掛鉤】
零碳情報
![]()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儲能項目在能源體系中的角色日益關鍵,然而項目“一地多證”“一地多補”、操作不透明、資產閑置、運行效率低下等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成為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為破解這一難題,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于近日發布《內蒙古自治區新型儲能項目產權登記流轉管理方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該方案提出,將對全區范圍內新建和已投運的新型儲能項目實行“一地、一碼、一證”的全生命周期統一登記托管,并首次明確將儲能產權證作為新型儲能項目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準入條件,標志著內蒙古在儲能資產規范化、市場化管理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根據《方案》,內蒙古將建立覆蓋全區的新型儲能項目產權登記系統,由專業機構負責統一編碼、制證與頒證,實現從項目擬建、在建到竣工的全流程登記管理。
所有新型儲能項目必須通過該系統完成初始登記,獲取統一登記編碼,作為后續獲取《內蒙古自治區新型儲能項目產權登記證》及完成項目備案的前提。
項目竣工后,儲能主體需在驗收通過后6個工作日內提交確權登記申請,經土地管理部門核實土地使用情況后,由專業機構頒發儲能產權證。
該證書根據建設方式分為自建、配建、獨立儲能三大類,清晰載明土地、設備、所有權人、抵質押情況等關鍵信息,成為儲能項目權屬登記、流轉、變更和金融業務辦理的基本依據。
值得關注的是,內蒙古首次將儲能產權證與電力市場準入直接掛鉤。
未來,自治區各電力交易機構將依據儲能產權證辦理儲能項目入市準入、現貨交易等業務,從制度層面杜絕“無證運行”“無序交易”,推動儲能市場走向規范、透明、可追溯的運行軌道。
這一舉措不僅強化了儲能資產的合法性與公信力,也為后續參與調峰、調頻、現貨市場等多樣化電力交易場景鋪平了道路,有助于提升儲能項目的經濟價值與市場活力。
在產權流轉方面,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將參照國有資產交易制度,制定儲能產權交易操作指引,為儲能企業提供交易、流轉、增信、融資等一站式服務。
同時,專業機構將通過網站、APP等渠道公開披露儲能產權信息,定期推送至相關部門,助力政府科學決策與有效監管。這一平臺化、信息化的流轉機制,有望打通儲能資產“轉不動、融不到、估不準”的堵點,促進資產高效配置與價值最大化。
除了登記與流轉管理,《方案》還明確了變更與注銷程序。
儲能項目在交易流轉后,由專業機構換發新證,市場主體憑新證辦理工商及不動產變更手續;項目清算后,也需同步完成產權證注銷,實現“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
此外,專業機構還將整合全區儲能產權信息,提供信息發布、交易撮合、評估、法律、融資等一站式助企服務,切實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項目運行效率與金融屬性。
為確保政策落地,《方案》從制度、監督、宣傳、資金四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專業機構將制定登記流轉實施細則,明確責任主體與操作流程;自治區相關部門將建立健全監管機制,保障交易公平規范;同時開展全區政策宣貫與培訓,引導企業樹立“依證注冊、規范交易”理念;平臺系統建設與運維資金由專業機構自籌300萬元,后續通過依法收取交易服務費實現可持續運營。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太陽能發電網;整理:Bell)
聯系和關注我們↓(公眾號后臺留言聯系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用于學術交流和傳播,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