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福耀玻璃發布了一則看似平靜卻分量極重的公告。
80歲的曹德旺正式辭去董事長職務,長子曹暉接任。
這家總部在福州的公司,市值超過1700億元,是全球汽車玻璃領域的絕對龍頭,幾十年奮斗,從鄉鎮玻璃廠到世界第一,如今,權杖終于從父親交到了兒子手中。
![]()
曹德旺自己說:“我身體還行,但應該讓年輕人有更多空間。曹暉也55歲了。”
一句看似平常的話,其實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一段新征程的開始。
![]()
在福耀的管理層里,曹暉并不是空降的那一個。
他從1998年進入公司算起,已經在福耀干了27年,這27年里,他不是坐辦公室的太子,而是從車間跑出來的管理者。
剛進公司的時候,父親把他直接丟進了車間,他和工人一樣上夜班、搬材料、打螺絲,幾個月都不回家。
別人不理解,曹德旺卻很篤定“不懂生產流程的人,坐上去也管不好。”
在福耀,曹德旺有自己的傳承邏輯,他不急著讓兒子當高管,而是一步步往外推。
在車間六年后,曹暉被派去香港做銷售,再后來,又去了美國管工廠。
![]()
那時候的福耀剛在北美起步,偏偏趕上美國和加拿大發起反傾銷調查,曹暉帶著律師、帶著文件,一趟趟跑官司。
那幾年,他幾乎沒在國內過年。
父親后來提起這段經歷時,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看他是真干成了。”
福耀的這次交班,其實早有預兆。
過去幾年,曹暉一直是集團副董事長,在重大決策中都有份參與。
公司公告里那句“不會對正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其實早已印證了這是一場早就排好隊形的交接。
![]()
福耀的團隊結構非常穩固。
總經理葉舒,是曹暉的姐夫,畢業于廈門大學,已在公司工作三十多年,財務負責人陳向明,也是曹暉的老搭檔,業務和財務兩端都熟悉。
可以說,班底沒變,接班只是職務的自然上移。
福耀現在的基本盤也足夠穩。
2024年凈利潤達到75億元,比2020年翻了近三倍,2025年以來,股價漲幅超過90%,市值站上1700億元。
更重要的是,福耀的客戶覆蓋了幾乎所有主流汽車品牌,從奔馳寶馬到小米、問界。
僅今年三季度,公司收入118.5億元,凈利潤增速高達14%。
![]()
從這個角度看,這不是一場危機中的換帥,而是一場在最好時候的交班。
父親退下,不是因為累,而是因為準備好了。
![]()
過去十年,福耀最大的變化,就是徹底走向了海外。
它在美國、德國、日本、韓國、斯洛伐克、摩洛哥等12個國家都有生產基地。
2024年,海外收入達到175.6億元,占總營收的44%。
曹暉負責的正是這一塊,他最重要的戰場是北美市場,從2001年開始,他主導在美國建廠、開銷售公司。
那時美國本土玻璃企業競爭激烈,人工貴、關稅高、文化差異大,很多中國企業在那一關都退了,但福耀挺住了。
他帶隊完成了代頓工廠建設,還在反傾銷官司中贏得主動。
那家工廠后來成了奧斯卡紀錄片《美國工廠》的主角,很多人第一次通過銀幕,看見一個中國制造企業在美國落地的故事。
![]()
那段經歷,對曹暉來說是洗禮,也為今天打下了底子,如今,福耀在海外的運營已非常成熟,新的擴張也在繼續。
3月,公司宣布在美國伊利諾伊州投資4億美元新建浮法玻璃生產線,11月,福耀還將亮相摩洛哥電動車展,展示最新技術。
對55歲的曹暉來說,他的時代課題很明確:讓福耀繼續做全球第一,但也要活得更像一個全球企業。
![]()
福耀的交接之所以被外界評價“穩”,關鍵在于曹德旺的退得有分寸。
他沒有徹底退出,而是留任終身榮譽董事長,簡單說,方向他還把握,日常運營全交給曹暉。
曹德旺這幾年一直在說一句話:“企業靠制度,不靠血緣。”
他深知,太多民營企業輸在放不下手,所以他早早地培養團隊,淡出管理,把權力一步步交出來。
福耀的家族結構很清晰,曹德旺有三個孩子,曹暉是長子;妹妹曹艷萍、弟弟曹代騰各自分管不同領域;姐夫葉舒主抓經營。
這種安排看似家族化,但實際上有層級、有職責、有制衡。
這也是曹家的智慧所在,在福耀,家族是紐帶,不是包袱。
相比父親時代的玻璃制造,曹暉接手后的課題,是材料科技。
![]()
汽車行業正在加速電動化、智能化,玻璃也成了技術的一部分,福耀正在研發的智能玻璃,可以隔熱、變色、發電、感光。
小米SU7的天幕玻璃、問界M9的前擋,都來自福耀的最新產品線。
曹暉在內部提出,要把福耀從汽車玻璃供應商變成智能材料解決方案公司。
這意味著未來的福耀,可能會同時布局建筑光伏玻璃、儲能玻璃等新領域。
他很清楚,福耀不能永遠只靠汽車玻璃賺錢,一個行業的天花板,總有一天會遇到。
要穩得住利潤,又要找新增長點,這是他必須啃下的第一塊硬骨頭。
![]()
曹家的故事,也不僅僅是企業。
在福耀之外,還有一個同樣龐大的體系:慈善與教育。
曹德旺的河仁慈善基金會,每年支出上億,累計資助項目上百個。
2024年,基金會資產34億元,支出5.49億元,他常說:“做企業是為了養慈善。”
但這份慈善精神,并沒有止于他本人,在決定捐出80億時,曹暉在家庭會議上主動表態支持。
曹德旺后來感慨:“那一刻,我知道他真的成熟了。”
![]()
如今,曹暉也在推動福耀科技大學的建設,這所投資百億的大學,今年首次招生,錄取線高達616分。
曹家希望能培養更多懂制造、懂科技的人才,為產業鏈輸血,這也是傳承的另一種方式,不只是把公司交給兒子,也把價值觀交出去。
有人說,民營企業的接班是一道最難的傳家題,有人一夜之間失控,也有人交得體面、走得徹底。
今天的曹暉,接手的不只是一個市值1700億的集團,他接過的是父輩留下的信譽、制度和信仰。
未來福耀的路,肯定不會再像當年那樣靠拼命往前沖,但這個靠玻璃打下天下的家族,仍然會在新的時代里,繼續往更遠的地方延伸。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