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中級車者得天下”。
一直以來,中級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對外,承載著品牌形象;對內,是銷量和利潤的擔當。從產品來看,中級車也濃縮了每家車企的技術精華,中級車造的好,銷量好,也就一定意義上代表這家車企的市場地位和實力,行業中也就有了“得中級車者得天下”的口號。
![]()
但是從燃油車時代開始,中級車市場一直是合資車的天下,從最開始的德日美韓系車企大混戰,到后來的,德日系車企雙強爭霸,中級車銷量高的車型一直是合資車,直到今天亦是如此,翻看8月份的中級車銷量榜單,銷量前五的中級車,國外品牌占了四個。而拿下銷量冠軍的是帕薩特(參數丨圖片)這款車,它的銷量是1.86萬輛。而其他三款國外品牌的車型是特斯拉的Model 3、邁騰和凱美瑞,而唯一進入前五的國產中級車是秦L,排在中級車銷量榜單的第四名。
很長時間以來,國產中級車一般采取兩個方式,在中級車市場分得一杯羹:
![]()
第一個,造尺寸更大的中大型車,和合資中級車去錯位競爭,靠著更大的尺寸,更高的配置,更低的售價,去贏得一定的銷量,比如說比亞迪漢,這些車的對標對象不是合資的中大型車,就是凱美瑞、帕薩特這樣的中級車。
第二個,造尺寸接近的中級車,但是定一個低的多的價格,這種車型例子也不少,比如說奔騰的B70,往近點看,秦L、銀河A7也是例子。坦白來說,這些車型和合資中級車,壓根不是競爭對手了。
那迄今為止,有沒有一款國產中級車,尺寸定位都差不多,價格和合資中級車接近,然后還能在銷量方面,去跟這些車型去競爭的呢?目前來說還沒有,這些車型也不是沒有,蔚來ET5、阿維塔06都是正兒八經的中級車,也都賣到了20萬左右的價位,但是銷量方面,都和這些合資中級車相去甚遠。
![]()
事實上,其他的細分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都在攻城拔寨,把一個又一個合資車斬于馬下,微型車小型車,幾乎已經是國產純電小車的天下了,緊湊級轎車和SUV市場更不要說了,大型SUV市場,問界M9、理想L9等車型,也是穩壓合資車,唯獨在中級轎車市場,國產汽車目前還是建樹平平,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我觀察了一下,發現中級車市場,非常特別,它的消費人群以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年人居多,他們的購車觀念偏向保守,經常掛在嘴邊的幾句話就是“燃油車才是車”“燃油車更可靠,更穩定”“新能源汽車還不成熟,割韭菜”“我不了解中國汽車,還不了解中國人嗎?”
![]()
而合資中級車這幾款車型,確實也經歷了很多代車型,積累了非常多的粉絲和非常扎實的市場口碑,這些東西都是短期內難以被撼動的。
當然了,我們必須得承認,中國新能源崛起,并非對于這些合資中級車毫無威脅,曾經的合資中級車都要20萬上下,現在起售價都降到15萬以下了,只是這個細分市場,和其他細分市場對比,中國新能源汽車對于合資車型的取代趨勢,確實要慢很多。不過,我們也相信,中國新能源汽車,遲早會攻克這個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