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0日,多名涉“配音培訓貸”陷阱的大學生分別接到了來自成都市武侯區、高新區、金牛區等相關單位工作人員打去的電話,被告知有關部門已經在關注他們的遭遇。更讓一直關注此次事件的記者欣喜的是,目前已有2名大學生成功與涉事企業解除“配音培訓貸”合約。
今年4月至6月,消費質量報陸續接到多名大學生關于“配音培訓貸”的投訴,涉及多家四川企業。接到投訴后,消費質量報記者圍繞“培訓貸”套路進行調查,相繼推出系列深度報道,同時將涉訴線索轉交省消委會,受到省消委高度重視。經過聯合調查、研討,省消委會與消費質量報共同發布“”,并將被訴企業信息在全國智慧315平臺進行公示。
10月17日,記者從省消委會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2025年1號消費警示”發布后,得到成都市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批示相關部門嚴肅整治。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管局于8月27日發布關于公開征集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違法線索的公告,強調要“保護消費者與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整治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行業亂象”。
另據了解,仍有不少大學生“配音培訓貸”合約尚未解除。大學生小毛(化名)告訴記者,國慶期間,一名自稱“處理課程逾期問題的法務負責人”多次通過短信騷擾他,除了日常催收模式,還出現“逃避解決不了問題”“本身不是大事”“要背負不良記錄嗎?”等具有威脅性的短信內容。“據我所知,其他小伙伴收到的短信也是這些內容,感覺這些短信內容就是一個模板出來的。”小毛說,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全媒體記者 何馥君
維權線索征集
如果你在消費過程中遇到糾紛、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或者發現商家存在違規違法行為,均可向消費質量報進行報料、投訴,“天天3·15”欄目記者將在第一時間為你答疑,助你維權。
維權熱線:撥打新聞熱線028-86966315。
維權微博:關注新浪官方微博“消費質量報社”,將投訴維權信息加@或私信發送給我們。
維權網站:登錄消費質量網(),進入投訴服務云平臺。
維權微信:關注消費質量報微信公眾號,在微信對話框底部輸入、聯系方式和投訴維權信息。
來源 | 消費質量報
編輯 | 陳蕊妮
校對 | 聶行
責編 | 張可
審核 | 開永麗
版權聲明 | 本文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