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1黃金周期間,不少中國游客來新西蘭旅游,來自杭州的劉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她和丈夫在新西蘭南島度蜜月,卻遇上了一件“大無語”事件,兩人稱,在最后一站基督城,被一家高分餐廳“精準坑錢”。
![]()
01
點菜時被問“Are you Chinese? ”
劉女士稱,當天,她和老公來到基督城Colombo Street的一家泰餐餐廳。
![]()
“吃了太多西餐想吃點亞洲菜, 進店時跟店員說‘table for 2’,對方很自然地 給了英文菜單。”
重點來了,劉女士稱,他們坐下討論點菜時,店員特意過來問:“Are you Chinese?”
劉女士說,他們開始還很感動,以為要給我們特別幫助,“結(jié)果人家只是默默遞上兩份價格更貴的中文菜單”。
劉女士在浙江大廠做程序員,對數(shù)字也很敏感。當時發(fā)現(xiàn)中英文菜單的價格存在差異,而中文的更貴。
![]()
“我們點了三個菜,仔細一看,同樣的菜品:
“Massamum Beef,英文菜單25紐幣,中文的27紐幣;
“Pad See Eiw with Prawns,英文的23紐幣,中文27紐幣;
“Duck Rolls,都是15紐幣,這個沒漲,但前兩個菜差價6紐幣。”
劉女士稱,“當時我們留了個心眼,點菜時,就指著英文菜單點單。”
02
結(jié)賬時質(zhì)疑價格,卻遭推諉
劉女士稱,更氣的在后面。
結(jié)賬時一看小票,果然按中文菜單價格算的。
![]()
劉女士稱,兩人質(zhì)疑后,店員一度裝作不知情。
“店員還裝傻說是我們的炒河粉換了,就只改了炒河粉,后來又說要把收據(jù)收回去。
“另一個菜又說一次才全改過來……這要不是我們提前發(fā)現(xiàn),就被多收錢了!”
“整個過程讓人感覺被敷衍。”劉女士回憶說。
![]()
劉女士稱,餐廳的口味還行,但這種看人下菜的做法讓人受不了。
“出來玩誰差這幾塊錢,差的是這份誠意!”
03
其他食客有類似遭遇
根據(jù)游客拍下的兩份菜單照片顯示,部分菜品確實有明顯價差。
例如,“五香豬腩”與“蟹肉炒飯”等菜,在中文菜單上都價格更高。
夫婦倆當天在Google上留下一星評價。
![]()
他們說,明明用英文菜單點餐,也被按照中文菜單收費,這家餐廳的做法是“非常不公平的操作”,呼吁其他食客小心賬單。
離開新西蘭前,他們表示:“這不是錢的問題,我們花了上千紐幣來度蜜月,被這樣對待感覺是一種不尊重。”
而根據(jù)基督城The Press記者Wei Shao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止劉姓夫婦一人在這家Krung Thep Thai Street Food有相同經(jīng)歷。
![]()
另一位顧客上周也向媒體反映,自己被收取了比英文菜單更高的價格。
在Google評論中,也有多條類似投訴。
一位網(wǎng)友警告說:“這家餐廳有兩份不同的菜單,同樣的菜品價格卻不同。”
不過,本周一再次查看時發(fā)現(xiàn),該餐廳的線上菜單已更新,目前英文與中文已合并為同一份菜單。
但這一遭遇仍在本地社交媒體上引發(fā)熱議。
03
餐廳解釋“弄錯了”
Krung Thep Thai Street Food 是一家泰國連鎖餐廳,分店遍布奧克蘭、陶朗加、Ashburton及基督城。其母公司為Potharam集團,旗下還經(jīng)營“Bamboo Asian Express”等餐飲品牌。
![]()
對此,餐廳方面否認存在故意歧視,稱價格差異是“人為錯誤導(dǎo)致” 。
“我們想澄清,這次事件是因一份印刷菜單的錯誤造成的——并非有意對不同顧客收取不同價格。我們的餐廳對所有顧客都執(zhí)行統(tǒng)一價格,無論語言或背景。”這家連鎖餐廳的區(qū)域經(jīng)理Oliver Duangjit表示。
餐廳區(qū)域經(jīng)理致歉信截屏:
![]()
餐廳回應(yīng)稱,價格差異是由于無意的人為錯誤造成的——員工在處理訂單時錯誤選擇了“錯誤的菜單標簽”。Oliver Duangjit還解釋說,當時店內(nèi)的午餐菜單只有英文版的,沒有專門的中文版的,因此提供菜單中文版時,員工解釋說,午餐應(yīng)參考英文午餐菜單價格。而現(xiàn)在,店里已經(jīng)重新制作了中文英文在一起的午餐菜單。![]()
![]()
部分華人網(wǎng)友也確認,午餐和晚餐雖然是同一道菜,但價格不同,菜量也小有差異。
還有網(wǎng)友認為,一般新西蘭的商家不會為了幾塊錢動這個腦筋。
![]()
店家則在回復(fù)投訴客人時表示,“我們想向您保證,我們沒有也不會有歧視性做法。所有客人都受到平等尊重公平對待。遺憾這一事件導(dǎo)致了不同的印象,已采取措施改進我們的內(nèi)部程序,防止發(fā)生類似錯誤。”
04
國外時有發(fā)生
雖然新西蘭發(fā)生這樣一件事比較少見,但在其他一些國家,針對中國游客的“陰陽菜單”時有耳聞。
![]()
![]()
日本、泰國、越南等地,近年來都有中國游客反映遭遇了“陰陽菜單”。
![]()
有赴日游客反映,部分商家會在外國游客結(jié)賬時額外加收10%的服務(wù)費,或在多人就餐時悄悄多收費。
還有一種掃碼點餐陷阱:掃描二維碼后,中文或英文界面可能只顯示昂貴的套餐選項,而日文界面或日文紙質(zhì)菜單上的價格則更便宜。
類似事情在東南亞似乎更常見。
![]()
有網(wǎng)友說,在曼谷中文菜單稍微貴一點,都算是有良心的了。
![]()
而針對陰陽菜單,新西蘭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言人指出,如果確實存在按語言或族群區(qū)分價格的行為,涉嫌違反新西蘭Human Rights Act及Fair Trading Act兩部法律。
“在新西蘭,每個人都有權(quán)受到平等對待。任何基于族裔的價格差別,在公平市場中都不應(yīng)存在。”
Consumer NZ表示,目前尚未收到關(guān)于該餐廳的正式投訴,但鼓勵顧客若遇類似情況,應(yīng)向新西蘭兩家機構(gòu)——Commerce Commission或Human Rights Commission反映。
ref:
https://www.thepress.co.nz/nz-news/360859404/christchurch-thai-restaurant-under-fire-yin-yang-menus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