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后,國共兩黨開始為統一戰線進行談判,商討部隊改編之事。這個過程非常不容易,從1937年2月到8月,雙方正式的交涉共有五次,若不是日寇發動了全面侵華,這個時間和次數恐怕還要延長增多。
之所以會持續這么久,主要是在人員任命和部隊編制等核心問題上很難談攏。我黨最初提的方案是四個軍、十二個師,四個軍的軍長分別是林彪、賀龍、劉伯承、徐向前。
但國民黨方面很過分,一開始只愿意讓我軍改為兩個師八個團,上面不設軍也不設指揮部,除師長是延安委派外,其他副師長及各級干部均由南京任命,這樣的條件我方依然不能接受,因此就談不攏。
后來國民政府還有過不少無理的要求,如讓朱德出國、讓我方主要將領都只能使用化名、只允許設置政訓處指揮軍隊等等,雖然我黨愿意為了抗日努力,但原則問題還是沒有退讓。
![]()
兩邊一直反復磋商,直到八一三事變爆發,日寇進攻上海直指南京,老蔣這才沒有精力糾纏,同意給我軍三個師的編制。
只不過呢,編制給了,小動作小心思還是沒停,國民革命軍陸軍當時有甲、乙、丙三種師,甲種師轄3旅9團,乙種師轄3旅6團,丙種師轄2旅4團,老蔣給我軍的三個師編制都是丙種師,為了盡可能地限制我軍,可謂煞費苦心。
另外,他在番號上也是“用了心”的,在此之前115師、120師、129師都在東北軍序列中,還曾被派到陜北與紅軍作戰,1937年春蔣介石為削弱東北軍,將其17個師整編為10個師,115、120、129這三個師都被找借口裁掉了。
此時特意將這三個多次戰敗且被取消的番號給我軍,用意不言而喻。
![]()
對于這一切,我黨高級干部都心知肚明,不過只是一笑置之,畢竟戰績是打出來的,而不是靠一個番號就能決定的。
在八路軍的三個師中,115師主要是紅一方面軍的延續,120師主要是紅二方面軍的延續,129師主要是紅四方面軍的延續,當時115師人數最多,綜合實力也最強。
曾任紅一軍團軍團長的林彪和曾任紅一軍團政委的聶榮臻分別擔任了115師師長、副師長,起初為了跟國民革命軍統一,八路軍并沒有設置政委制度,副師長實際上還是主做政治工作,這對老搭檔能力讓中央很放心。
不過他們二人在看到115師具體干部編制時,都對一個旅長的人選感到意外,經過商議后,他們致電中央,詢問是否可以換一個人選。
![]()
115師下轄了343旅、344旅,343旅旅長陳光也是出身“雙一”,還曾代理過紅一軍團軍團長,彼此知根知底,不會有什么問題。
關鍵是344旅旅長徐海東,這在先前就沒有過多接觸了。
徐海東出身紅四方面軍,與吳煥先、程子華等人共同領導了紅25軍長征,并成功在陜北站穩陣腳,中央紅軍都是得知這一消息后才趕去會合。
且中央紅軍到達陜北時缺錢、缺槍、缺衣物......基本上什么都缺,是徐海東無私地進行了支持,讓中央紅軍度過難關。所以論對革命的貢獻,徐海東是非常大的。
![]()
要說軍事能力,徐海東也特別突出,多次帶領部隊打勝仗,1932年末紅四方面軍向西轉移后,他率部留在鄂豫皖根據地做斗爭。
原先只有幾百人的部隊,被徐海東發展到了3000多人,且多次打敗國軍數倍兵力的“圍剿”。蔣介石曾對我黨高層發出過通緝懸賞,徐海東的懸賞金額與毛主席、朱老總、徐帥等人一樣是十萬銀元,比林總還要高。
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林總是紅一軍團軍團長,徐海東是紅十五軍團軍團長,兩人是平級干部。
林總為人敏感且不擅長處理人際關系,所以擔心任命徐海東為自己麾下的旅長,將來會不利于指揮。
![]()
林總把自己的想法跟聶帥說了以后,聶帥也有類似的感覺,只是聶帥更多是考慮政治方面。
如果長期在一起作戰,有不錯的感情基礎在,那誰職務高點誰職務地點都問題不大,就像紅軍時期聶帥是政委,地位比林總還要高些,改編后成了林總的副手,他也沒什么意見。
但徐海東與他們相處不久,原先的平級突然降為了下級,聶帥不知道徐海東會不會有意見。徐海東長期獨立作戰,很得部下擁戴,這些人又會不會有意見。
因此,聶帥經過一番考慮后就跟林總聯名致電中央,認為徐海東的職務有些低,請重新考慮344旅旅長的任命問題。
中央了解過林、聶的想法后,沒有批準,依然還是讓徐海東出任了344旅旅長。
![]()
原因嘛,一來344旅很多指戰員就是出自紅十五軍團,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不能輕易更換主將。我黨跟國軍打了那么多年,突然一下要接受對方改編,很多人難以理解,有徐海東在,能更好地做344旅的工作,這是別人無法替代的作用。
二來徐海東是個低調謙遜的人,像紅25軍開始長征前,中央派程子華去加強領導力量、確保部隊順利轉移,周總理特意對程子華強調此去是“輔助徐海東等人的工作”,給程子華的職務也是紅25軍參謀長。
但徐海東接應到程子華后,當即表示讓程子華來當軍長,自己則當副軍長。程子華很驚訝,紅25軍內的干部也無法接受,徐海東一個個去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并說:我是自愿降級的,我這人有打仗的癮沒官癮,讓我當官不讓我打仗,我寧可當個排長!
如此高風亮節之人,怎么會因為職務的變化而心生埋怨呢?所以林總、聶帥的顧慮是多余的,中央也信得過徐海東。
![]()
后來的歷史證明,中央沒有看錯,徐海東與115師幾位首長都相處得很愉快,并且多次立下戰功。只可惜由于早年受傷嚴重,他1940年基本就脫離一線指揮崗位,長期臥病在床。
但是,因為他對中央的雪中送炭,一直被主席和中央記在心里,即便缺席了整個解放戰爭,1955年仍被授予了大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