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雷軍憑借一句“Are you OK?”火遍全網,而雷軍本人成為了許多人眼中的“科技英雄”。
![]()
當時,他給人的印象是親民、接地氣,好像是我們的朋友,帶領大家一起對抗蘋果和三星的市場壟斷。
雷軍的粉絲,也就是“米粉”們更是對他充滿崇拜,將他當作偶像,那時,他親自參與產品發布會和互動,給消費者留下了“做實在產品”的好印象。
這種形象與小米當時的“高性價比”戰略相得益彰,吸引了大量希望擺脫高價品牌束縛的消費者。
![]()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雷軍的形象發生了變化,他從曾經的“科技鄰家大哥”,變成了一個更加注重商業利潤的企業家,這是怎么回事?
小米的擴張與消費者的“信任折舊”
這種形象的轉變,不僅影響了雷軍個人的公眾形象,也給小米帶來了不少品牌上的困境。
![]()
眾所周知,小米的成功最初依賴于其親民形象和“性價比”承諾,2011年,小米推出了一款定價1999元的智能手機。
這一價格突破了蘋果和三星的市場壟斷,使得普通消費者能夠負擔得起性能強勁的智能手機。
雷軍通過與用戶的互動,樹立了一個“聽用戶聲音”的品牌形象,尤其是通過頻繁更新MIUI系統,展現了小米對消費者的承諾。
![]()
那時,小米不僅僅是一個手機品牌,它代表了一種性價比至上的消費理念,雷軍則被視為那個“懂技術、懂消費者”的大哥。
在小米的早期階段,產品的高性價比和雷軍的形象密切相連,雷軍通過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使得小米的產品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每一款手機不僅具備高性能,還能讓消費者感受到物有所值,比如用戶通過社區和論壇參與產品反饋,從而感到自己與小米品牌有著緊密的聯系。
![]()
這種親民感受讓小米在市場上獲得了極大的支持,但隨著市場的擴張,尤其是小米逐步進入高端手機市場后,這一“性價比”標簽開始受到質疑。
從2016年開始,小米推出了5000元以上的高端機型,雷軍解釋說,這一價格上調是為了支持研發和提升產品質量。
但消費者卻開始感到,曾經那個幫助他們省錢的“鄰家大哥”形象不再,小米不再是單純追求性價比的品牌,而更像是一個追求利潤和市場份額的企業。
![]()
雖然高端機型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米的品牌價值和盈利水平,但也讓很多曾經支持小米的消費者感到失望。
他們認為,小米不再是那個為消費者考慮的品牌,而是轉向了更加商業的路線,曾經那種靠性價比和親民形象吸引用戶的策略在高端市場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消費者的心態變化,正是如今更加理性的消費環境的體現,十年來,小米的產品定位也發生了變化。
![]()
曾經“高性價比”的戰略變得不再是唯一的賣點,雖然小米依然在努力創新,但許多用戶卻感覺到,小米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專注于做“實在的產品”。
這種變化,讓曾經的忠實用戶逐漸失去了對品牌的信任和熱情,甚至開始對其未來的表現產生了懷疑。
小米與雷軍的下一步
現在,消費者在購買手機之前,通常會查看第三方評測、用戶反饋和實際使用數據,而不僅僅是依靠品牌宣傳。
![]()
這種變化對小米產生了直接影響,當小米的核心競爭力從性價比轉向高端市場時,產品的質量和用戶體驗成為了評價的關鍵。
以小米的小米汽車為例,中國汽車質量網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車質量排行(純電車型)》中,小米卻位居倒數第一。
類似的“宣傳過度、體驗不足”事件,導致了消費者對小米的信任逐漸流失,品牌形象受到了損害。
![]()
如今,消費者不再像過去那樣將雷軍視為偶像,他們更加關注的是產品本身的實用性、性能和品質,而不是雷軍個人的形象或品牌的情懷。
小米的挑戰在于如何恢復消費者的信任,重新構建品牌形象,對于小米來說,回歸產品本身,專注于提升質量和體驗,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
參考資料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