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不創新等死,創新可能找死”的行業悖論,運營安全是第一要務;
創新不是從無到有、推倒重來,而是對原有元素的重新排列組合;
從年輕人到中年人都在追求“悅己”,背后是白酒承接情緒價值的核心屬性始終不變……
當前,中國酒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周期洗禮與價值重構。創新變革與增長突破,既是穿越行業調整期的重要引擎,也是酒商破解經營困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路徑。
![]()
在此背景下,河南省副食品公司副總經理、豫副酒源商貿公司總經理李莉在2025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圓桌會上提出——酒業創變增長,在“守”與“變”中破局。具體觀點如下:
在社會經濟深度調整的大背景下,酒行業的困境并非個例,各行各業都在經歷轉型陣痛。但我始終堅信,美好的未來從不是靠設計和規劃得來,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干出來的。
作為河南省豫副酒源的一員,我們在“創變與增長”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也沉淀了一些關于行業破局的思考。
面對行業變革,我們首先將目光投向了即時零售這一風口。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們幾乎嘗試了所有主流即時零售平臺——抖音本地生活、美團、餓了么、京東,在摸索中也收獲了些許成績:抖音團購做到河南省酒類團購第一,美團、京東名酒行項目每月能實現幾百萬銷售額,成為平臺核心大戶。
光鮮成績背后,兩個現實問題也逐漸凸顯:一是客群錯位,我們以名酒為核心,平臺用戶卻以年輕人為主,運營中總感“不順手”;二是品類差異,平臺上啤酒、果酒、預調酒等低客單價品類銷量占比達70%,而我們主力的白酒銷量占比偏低,供需匹配度亟待提升。
這些探索中的問題,讓我們更深刻地思考“創新”的本質。行業里常說“不創新等死,創新可能找死”,但企業運營的首要前提是安全,是可持續正向發展,所以如何避免“創新找死”,成了我們必須破解的課題。
首先要選對創新時機。創新不能盲目啟動,需等到原有業務的“第一增長曲線”出現臨界點。這個臨界點有兩個關鍵信號:一是財務指標上,原有業務利潤開始大幅下滑;二是消費遷移指標上,消費行為出現大批量轉移,比如從線下到線上、從傳統電商到即時零售,當這兩個信號同時出現,才是啟動創新的最佳時機。
其次要找對創新路徑。很多人誤以為創新是從無到有、推倒重來,但我們通過實踐發現,安全的創新應是原有元素的重新排列組合,不是要打破所有過往,而是篩選企業現有資源中需要重點發展的部分,舍棄非核心業務,在保留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優化配置,這樣才能降低創新風險,提高成功概率。
再者是鎖定創新突破點。創新不是跟風扎堆,而是要找到企業現有元素中能發生十倍速變化的領域。當下即時零售無疑是這樣的領域,但“即時零售+”的創新組合是什么,每個企業答案都不同。
我們要避開低度、低價等同質化賽道,堅持錯位競爭,同時確保所選方向能快速構建企業護城河。只有找到這樣的突破點,再投入十倍資源與重金,才能在細分賽道上站穩腳跟。
在追求“變”的同時,我們更要守住“不變”的核心。
行業常被短期變化迷惑,比如認為“年輕人悅己消費”是新趨勢,但實際上,中年人并非不喜歡悅己,只是被生活壓力所困,“悅己”的消費需求從未改變。然而,中國白酒承接中國人情緒價值的核心屬性,在過去一直未變、未來十年也不會變的本質——它既能滿足年輕人的情感表達,也能承載中年人的生活感悟。
同時,警惕認知偏差——避免高估短期變化,低估長期堅持。比爾?蓋茨曾說:“我們往往高估未來一到兩年的變化,卻低估未來十年的變化。”這句話特別適合當下的酒行業。我們不能被短期熱點裹挾,而應找到更多未來十年不變的核心,像堅守初心一樣持續發力。
相信只要平衡好“守”與“變”的關系,在創新中守住本質,在堅守中尋求突破,酒行業一定能走出當前困境,實現真正的增長,豫副酒源也會在這條路上繼續堅定地走下去。
11月26-28日,鄭州國際會展中心,2025華糖萬商大會暨第十屆中國糖酒食品行業精品展,與您共話創新增長新路徑!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