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祝縣立足獨特的寒旱氣候與地理資源優勢,強化政策扶持,著力打造藜麥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
深秋時節,走進種植大戶邱國泰的種植基地,他正熟練地駕駛著收割機,在廣袤的田野里收割藜麥。伴隨著機器的轟鳴,一排排成熟的藜麥被整齊地收割下來,穗粒飽滿。邱國泰的臉上洋溢著自豪與欣慰。
天祝縣泰潤民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張冬梅:今年總共種著8000多畝,主要種的就是中藏藥材和牧草,還有藜麥。藜麥種了1000多畝,今天在黃草川這邊收割,昨天收了100多畝。今年,我從陜西引進了一個新品種藜麥“稼祺100”,產量也比較好,希望有個好收成。
藜麥,一種有著7000多年種植歷史的古老作物,具有獨特而全面的營養價值,國際營養學家們稱之為“糧食之母”“營養黃金”“未來食品”。天祝縣氣候冷涼,全年日照時間長,土壤酸堿適度、無污染,非常適宜藜麥種植。
近年來,天祝縣積極幫助種植戶們拓寬銷售渠道。通過搭建電商平臺、農產品展銷會等方式,將天祝縣的藜麥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在天祝縣白小哞旗艦店、文旅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等天祝農特產品專銷店,藜麥等天祝特色農產品以獨特的風味備受消費者青睞。
![]()
天祝縣白小哞旗艦店負責人 于艷花:我們是以藜麥、白牦牛肉和各類天祝特色農產品為主的旗艦店,我們專注于為您呈現來自雪域高原天祝的天然饋贈。每天都有顧客在線上和線下購買藜麥等其他天祝特色產品。我們誠邀全國各地的游客朋友來品味這份獨一無二的雪域風味。
如今,藜麥種植已然成為天祝縣一張熠熠生輝的亮麗名片,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2025年,全縣藜麥種植面積4.3萬畝,預計產量0.6萬噸、產值0.72億元。
全媒體記者:高當智央金拉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