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會碰到要去病理科借片的情況,原以為很簡單的事一到窗口,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借什么片?醫生說的蠟塊、白片、HE切片、免疫組化切片……這些是什么?病理科能借給我這些嗎?今天,小編就來聊聊“病理科借片”的這些事。
蠟塊、白片、HE 切片、免疫組化切片是什么?
我們知道病理診斷是判斷腫瘤的“金標準”,并貫穿于整個腫瘤治療流程。
手術前,可通過穿刺或活檢的病理檢查判斷病變是良性還是惡性;手術完成后,可通過病理診斷明確腫瘤具體的組織學類型、腫瘤分級分期,繼而為后續治療方案的制訂提供依據。
那么病理診斷究竟是怎么做的呢?蠟塊、白片、HE 切片、免疫組化切片又是什么?
患者的新鮮組織標本被送到病理科之后,病理科的同事們就把這些組織進行固定、取材(將病變處的組織切成小的適合的組織塊)、脫水等處理后,再將組織塊用石蠟包埋在石蠟盒中,制作成一個個蠟塊。
![]()
蠟塊是病理科的原始資料。每一個蠟塊可切出很多張石蠟組織切片(每個切片的厚度僅為 3-4 微米),再經烤片或染色等,制作成病理切片。
把蠟塊用切片機切成 3-4 微米厚度的薄片,再貼附在玻片/涂膠玻片上就制成了白片。白片是指未經染色的石蠟組織切片。白片可用于制作常規病理分析的 HE 切片、免疫組化(IHC)切片及行基因檢測等病理檢查。
![]()
當白片通過用蘇木精 - 伊紅 (H-E) 染色后,即為 HE 病理切片。
![]()
如需加做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簡稱免疫組化)來協助診斷,病理科會將白片用抗體及 DAB 等進行處理、染色,制成免疫組化(IHC)切片,以進一步明確針對病灶的診斷。
![]()
簡單而言,白片就是 HE 切片和 IHC 切片的前身。后兩者都是在白片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染色方法制作出來的。
蠟塊和切片可以外借嗎?
蠟塊是患者標本最重要的保存形式,制片完成后,蠟塊里剩下的標本還可以制作很多張切片,進行各種染色,甚至進行基因、分子的檢查等,是非常重要的醫療資料。后續的病理診斷以及相應檢測都需要用這些蠟塊來進行。因此考慮到遺失風險,現在蠟塊很少外借,如必須借出,使用完后也必須要歸還,切片是可以借取的。
如何借病理切片?
借病理切片的流程很簡單,患者本人或其家屬都可以辦理。
到病理科辦理手續時,需要先核對患者信息(至少包括患者姓名和病歷號),借片人應出示相應的證明文件(如就診卡、掛號證、住院病歷或病理報告復印件等)。
病理切片是患者的重要醫療資料,醫院負有長期保存的責任,為了督促借片人保管好切片并及時歸還,一般都要登記聯系方式和交納押金后才能借出。完整歸還切片后,押金會全數退還。
到其他醫院病理科會診時,要攜帶相關診療資料,特別是就診醫院的病理報告復印件。
如何存放病理切片?
病理切片是診斷疾病“金標準”的珍貴資料,務必妥善保存,切勿損壞丟失。存放病理切片時,要區分是成品切片還是半成品的“白片”。
成品切片
成品的切片上有封片(表面粘著一層更薄的玻璃片),封片內有已經染色的病變組織。這種成品的切片可以在室溫下長期存放,但是要放在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防止玻璃片摔碎、擠碎。新近制成的切片(1個月以內)因封片的膠可能未完全干,多張切片不可疊放,否則會粘住,很難分開。
半成品的“白片”
如果是半成品的“白片”,切片上的組織發白,沒有顏色,表面也沒封上,不能直接用來觀察診斷,而是供會診醫院按需要再染色用的,要注意別刮壞或蹭掉表面的病變組織。無論是成品切片還是半成品的“白片”,均可室溫保存,不用放冰箱。
病理切片不小心損壞了怎么辦呢?患者需要按規定支付一定的制片費用,但醫院會返還押金。
小編提醒:患者或家屬借片時,盡可能提供外院的具體借片需求(借片的類型是白片、HE 切片還是IHC 切片,如為白片,需明確白片的數量和規格、用途),這樣能夠節約患者和病理科工作人員的溝通時間,更高效地達到借片的目的。
整理自:病理報告
e藥安全
加入組織
添加好友
肺友咨詢、交流
免責申明:本文中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可直接作為醫生、患者或者任何主體決策內容,“e藥安全”不對任何主體因使用本文內容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加入腫瘤(肺癌)知識庫,獲取更多腫瘤相關資料
檢測費用高昂,無法負擔怎么辦?詳情點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