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購物旺季,快遞相關詐騙頻發(fā),廣州陳先生未網(wǎng)購卻收快遞短信,被“取消直播扣費”誘導下載“志匯通 7”APP,7000元被盜;李女士因“快遞出問題”“取消包月扣費”遭2萬元遠程盜取。
這類新型騙局的出現(xiàn),源于多方面因素。從騙子角度看,他們精準利用雙十一快遞高頻場景,消費者此時對快遞信息敏感度高,騙子偽造帶咨詢電話的快遞短信,輕易吸引注意力。
![]()
同時,抓住人們對“莫名扣費”“快遞損失”的焦慮,用“取消扣費”“處理快遞問題”的話術勾起用戶止損心理,再通過釣魚APP獲取手機權限或銀行卡信息,這類APP多不在正規(guī)應用商店上架,用戶難辨安全性。
從受害者層面,多數(shù)人對正規(guī)平臺客服流程不了解,不知官方客服不會以 “取消扣費” 等為由讓下載陌生APP、提供敏感信息,且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弱,手機號等信息泄露,讓騙子騙局更易實施。
![]()
社會層面,雙十一信息繁雜,真假快遞信息難辨,且對釣魚APP的監(jiān)管、預警滯后,快遞與電商平臺信息聯(lián)動不足,未能及時提醒用戶,給騙子可乘之機。
要避免這類詐騙,需多方協(xié)同。個人要提高辨別力,收到陌生快遞短信不直接打短信內(nèi)電話,通過電商官方渠道核實;遇 “取消扣費” 等電話,堅持不下載陌生APP、不透露敏感信息、不點擊未知鏈接的“三不原則”,同時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定期卸載不明軟件。
![]()
快遞與電商平臺要聯(lián)動,快遞發(fā)送正規(guī)信息時附防騙提示,電商推送防騙科普,優(yōu)化客服響應機制,讓用戶及時聯(lián)系官方。
監(jiān)管部門需加強APP審核,查處釣魚APP,雙十一前監(jiān)測虛假短信和詐騙電話,公布預警信息,快速偵辦案件。媒體則用真實案例科普騙局套路與防范方法,提升大眾尤其是易受騙群體的意識。
![]()
對大中小學生開展防詐騙教育同樣關鍵。小學生認知薄弱,學校可用漫畫、動畫、情景模擬等形式,教他們不透露家庭敏感信息,遇可疑情況告訴老師或家長;中學生常協(xié)助家長處理網(wǎng)購快遞,學校通過班會、講座教其識別虛假短信特征,了解正規(guī)客服流程,提醒遇事與家長溝通。
![]()
大學生網(wǎng)購頻繁且獨立,學校可借校園平臺分享詐騙案例,講解客服身份核實、正規(guī)APP下載、銀行卡保護要點,告知他們遇騙后保留證據(jù)及時報案。家庭也應參與,家長日常和孩子討論網(wǎng)購快遞時提及詐騙風險,形成家校協(xié)同教育合力。
![]()
總之,破解這類騙局需個人、社會力量聯(lián)動,而學生防詐騙教育是長遠之策,能提升整體防騙能力,讓騙局失去生存空間。你對分析的原因、防范措施或學生教育方案有不同想法,比如想補充特定場景的防騙建議,可隨時告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