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導語
Introduction
二代接班,不是接職位,而是接體系。只有心若菩提,才能春暖花開。
“我不如我的父親,因為我培養不出下一個曹暉。”這是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的長子曹暉說過的一句話。如今,自認“不如父親”的曹暉正式“子承父業”成為掌門人。
![]()
官宣之后,10月16日晚間,曹德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是想,退下來對福耀更有好處,讓新一代人(去接手)。”平淡的話語,顯示出曹氏父子的傳承交接過程波瀾不驚,但對比另一宗“內斗”狂瀾的傳承過程,就會明白,這在當下的環境是多么地難得。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國內“二代接班”的問題,是個非常頭疼的大問題。所謂“二代接班不是接職位,而是接體系。”但是,接體系鮮有福耀玻璃曹氏父子如此順暢的。這里有什么秘密呢?
01
如何“接體系”?
一個問題是,除了血脈,曹暉接班憑什么?
小學畢業的曹德旺說過,“公司是那么容易接班的?每個當下不管情況多復雜,能一眼看到底,都可以當機立斷拍板。那是巨大的直覺力呀!”換句話說,不把每個現場經歷過,怎么能有強大的當下直覺力判斷來拍板決策?
![]()
從這個角度看,很少二代有這樣的接班能力和條件。畢竟,曹德旺是在真實的生命體驗中學習、貫通“玻璃之道”的,在一個個生死挑戰中走到今天,明白沒有一個人是僥幸成功的。
所以,“心若菩提”,有菩薩的心腸,也得用霹靂的手段。曹德旺的做法是,讓曹暉吃苦。理解也得干,不理解也得干。先是發配曹暉到車間去6年,把車間的活都干一遍,一步一步做到車間主任。然后,發配到香港去干營銷6年。再發配到美國去開拓學習6年。氣得曹暉6年不給曹德旺打電話。
曹德旺經常說:“父母留給子女最大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智慧和人品。”在當下,也鮮少有這么正面的企業家,當得起民族脊梁。這也給曹暉樹立了一個榜樣。
當然,曹德旺做生意也是有傳承的,其父親曹河仁曾經是上海永安百貨公司的股東。曹德旺的經歷有太多媒體寫過,這里就不多贅述了。
說回曹暉。在磨礪的過程中,曹暉還是得不到授權,就辭職出去創業了。后來,曹德旺到了70多歲,才把曹暉的公司并購過來,賦予他工廠管理的全責。這時候,曹暉雖然還沒有全盤接班,但是已經找到了綻放自己天性的舞臺。
![]()
據悉,曹暉精于大數據推導與工程邏輯。他熟悉所負責的工廠生產管理的每個崗位。曹德旺心若菩提大開大合,曹暉心靜如水,把工廠管理做得很透,勝過曹德旺當年。
同時,經過20多年歷練,曹暉懂得激發員工人人成為“問題的解決者”,賦予每個崗位的人獨立思考的權利,每個人也就有了追求最佳答案的權利和責任。如此,公司的效率也有了革命性的提高。
如今,曹德旺的退休,也宣告認可了曹暉的“巨大的直覺力判斷”,可以放手了。
反觀最近兩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娃哈哈“內斗”,宗馥莉的接班過程跟這一比,可謂高下立現,令人側目。權力的交接背后,人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隨著宗馥莉于9月12日辭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長等職務,標志著這場持續近兩年的涉及股權架構、家族關系、國資博弈、品牌控制的多維度權力斗爭即將落下帷幕,并為中國家族企業二代接班提供了極具警示意義的反面典型樣本。
宗馥莉的問題在于“吃相難看”。2022年數據顯示,國資占大股東的娃哈哈集團資產僅占整個“娃哈哈系”總資產的15.67%,營業收入僅占2.74%,凈利潤僅占0.39%。大部分營收和利潤都流入了宗馥莉控制的宏勝系等體外公司。
![]()
宗馥莉的致命錯誤在于:試圖打破父親宗慶后精心設計的平衡,想獨攬大權。她關停18家分廠,將資產全面轉移到宏勝系,同時,還申請將387件娃哈哈商標轉入個人控股的娃哈哈食品公司,這些行為等于是要“掏空”娃哈哈集團,這也觸碰了國資流失的紅線。所以立刻被叫停。
而這種“趕盡殺絕”的做法還激化了所有潛在矛盾。這也暴露了宗馥莉的性格缺陷,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格局和境界差的太遠。而宗馥莉決定經營自己的品牌“娃小宗”,也注定成為“無源之水”。
反觀曹暉接班曹德旺,并不是這樣的。福耀玻璃沒有后顧之憂。曹德旺跟兒子基于血脈的無縫契合,再加上多年的磨練和過渡,嫡子接班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傳承的佳話。
02
技術才是核心競爭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個名句:“我只擔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我所遭受的苦難。”
![]()
曹暉接班,曹德旺的退隱,看似是一次尋常的新老交替,但背后是一位中國實業家以一己之力,忍辱負重將一塊汽車玻璃打磨成國家名片,并深刻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的傳奇。
同時,也論證了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也給目前“卷”得無以復加、毫無利潤可言的汽車行業以警醒。
從上世紀(參數丨圖片)80年代,中國汽車玻璃市場幾乎被日本和歐美企業壟斷,直到曹德旺帶領福耀,從一座簡陋的鄉鎮玻璃廠起步,攻克技術、引進生產線,硬是在巨頭環伺中殺出一條血路。而曹德旺成功的核心秘訣之一,便是對專利與技術自主的極致追求。
在許多人還對“專利”一詞感到陌生時,曹德旺已經意識到了,并投入巨資建立研發中心。福耀的專利墻上,密密麻麻的證書記錄著從玻璃配方、鍍膜工藝到天線嵌入、隔熱隔音等全方位的創新。出于對知識產權的深刻理解和戰略布局,福耀在全球市場擁有了強悍的“免疫系統”。
當國際巨頭試圖用專利大棒扼殺這個來自中國的挑戰者時,他們發現福耀不僅擁有強大的專利壁壘進行反制,甚至在某些領域,其技術已領先全球。
![]()
正是這種對專利制度的嫻熟運用與對技術創新的死磕,福耀才能從為國內車企配套,一步步走向世界,成為包括賓利、奔馳、寶馬在內的全球頂級汽車品牌的供應商。
《心若菩提》上也寫道,福耀玻璃成長起來后,還不忘對原來的合資巨頭圣戈班的承諾,跟其商量回購福耀股份事宜,只是這時的圣戈班已經“高攀不起”了。
而知雄“守雌”的曹德旺為中國汽車產業安上的,不僅僅是一塊簡單的玻璃,而是讓“中國制造”在汽車零部件領域擁有絕對話語權的一席之地。
作為一位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企業家,他敢為人先,在美國“鐵銹帶”投下巨資建立工廠,將中國式的管理和制造能力帶到制造業的故鄉。這場充滿荊棘的國際化實踐,通過《美國工廠》的真實記錄,也成為研究全球化與勞資關系的經典案例。
在資本追逐快錢的當下,他始終堅守制造業,堅信“國家強大要靠實體經濟”。這對于現在追逐互聯網思維的汽車行業來說,也是具有振聾發聵性質的思想。
![]()
他證明了,在看似傳統的制造業里,憑借對技術的敬畏、對規則的尊重和對質量的死守,才能登上世界巔峰。以此觀之,今年以來頻出人命事故的某品牌,其實離成功是越來越遠的。曹德旺的故事,不但是一首中國玻璃的史詩,也是一面照妖鏡,值得汽車行業借鑒。
另外,娃哈哈宗馥莉的反例,也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宗馥莉14歲赴美留學,在美國接受西方教育,回國后,她試圖以西方模式改革企業管理體系,但是,這種西式“洗腦”的結果是“不忠不義、不仁不孝”,完全與中國國情和企業實際脫節。一句話就是,“缺乏中國智慧”。
所以,曹德旺的“中國智慧”更加值得借鑒。他曾經還說過一句話:“董事長只是一個符號,真正重要的是團隊。”如今,玻璃大王卸任,“透明帝國”交給曹暉執掌,也顯示出他對“制度傳承”的信心。這也是“二代接班”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最后想說,只有心若菩提,才能春暖花開。
![]()
責編:楊晶 編輯:何增榮
THE END
PAST · 往期回顧
通用汽車在中國不行了?
車企在裝冰箱彩電,老天爺在考防水防火
45歲的姚明都領上養老金了,51歲的劉強東還想拼一把造車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