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聽老公說,他的一個朋友童童在廣州買房之后,已經選擇斷供。我坐在沙發上,聽著她的故事,心里一陣沉重。這不是新聞里的數字,也不是網上的討論,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她的生活正被房貸、城市、現實緊緊捏住,喘不過氣來。
童童是典型的80后,在廣州打拼多年,工資不算低,可在房價面前,一切都顯得那么渺小。幾年前,她在寶崗大道的可逸豪苑買了一套小戶型,總價235萬,首付70萬,貸款165萬,每個月月供接近9000元。她告訴我,每次工資一到賬,她第一件事就是劃掉房貸,其余的錢幾乎連喘息都不夠。童童說:“每個月交完房貸,剩下的錢只能勉強維持生活,吃飯、交通、偶爾的孩子教育費,都得壓縮開銷。”
剛買房的時候,她滿懷希望,以為這是一條通往安穩生活的路。可現實很快給了她重重一擊。房價沒漲多少,生活成本卻不斷上升,工作也不穩定。疫情期間,公司裁員,她一度差點失業,那種每天醒來都要擔心下個月房貸交不上的恐慌,讓她夜里徹底睡不著覺。她說:“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全身都是汗,想著如果遲一天交房貸,會不會被催收,或者銀行會不會上門。那種恐懼,沒人能理解。”
生活的壓力不僅僅是數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童童說,每次看到周圍同齡人輕松換房、換車,心里就像被針扎一樣。她的婚姻也受到了影響。每天因為錢的事,她和老公吵架,爭執幾乎無休無止。她說:“有時候我都懷疑自己當初買房是不是太傻了,可又能怪誰呢?不買房,我們連安穩的家都沒有。”
終于,幾個月前,她做出了斷供的決定。說起來,這并不是她心甘情愿,而是被逼無奈。童童告訴我:“斷供之前,我查了很多資料,也怕失去信用,可再繼續下去,我和家人可能都會撐不下去。每天像走鋼絲,一不小心就摔下去,生活根本沒有喘息的余地。”斷供之后,她搬回了租來的小房子,生活質量急劇下降,可精神上的負擔卻稍微輕了些。
聽她講的時候,我心里真的很難受。她說,她從沒想過買房會變成這種困境:“買房之前,我以為自己在城市扎根,有房就有安全感,可現實是房子把我綁得更緊了。我賺的錢大部分都交給了銀行,剩下的只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整個人像被套在籠子里。”
我聽著童童的自述,心里很沉。房子本來是家,是安穩的象征,可對于像她這樣的普通打工族來說,房子成了牢籠,生活的每一步都被房貸綁著走。城市很大,可對她來說,每天都是壓力和焦慮的延續。每一個電話響起,她都可能是被催收的通知,每一筆支出都要小心翼翼。
童童說,斷供之后,她才有一點自由感,但那份自由的背后,是信用受損、未來不確定、家庭壓力依舊。她嘆氣說:“我不怪別人嘲笑斷供的人,我也不怪自己傻。我只想活下去,哪怕每天都活在焦慮和羞愧里。”
聽完她的故事,我久久不能平靜。房子原本是家的象征,可在現實里,它可能比任何東西都沉重。每一個背負房貸的人,都在默默承受壓力,咬牙活著。童童的經歷提醒我:買房不是單純的投資,也不是幸福的保證,它可能是一生的枷鎖。城市很大,可對有些人來說,每一天都是生存的考驗,每一步都像在鋼絲上走,每一步都充滿危險和不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