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收購,讓蜜雪冰城的老板娘——蜜雪集團CEO張紅甫的妻子,浮出水面。
近期,蜜雪冰城發布公告,宣布以2.97億元收購“鮮啤福鹿家”53%股權,正式進軍現打鮮啤賽道。這是蜜雪冰城在今年3月上市后的首次重大收購,消息一出,“蜜雪冰城要賣啤酒了”的話題就沖上了熱搜。
這筆交易背后,大家討論的更多的是背后的關聯——福鹿家實際控制人田海霞是張紅甫妻子的身份。收購前,田海霞通過直接和間接控股福鹿家超過80%。
蜜雪冰城入股后,田海霞直接持股降至29.43%,成為福鹿家二股東。按照蜜雪冰城入股時的估值,這部分股份價值為1.6億元,再加上間接所持的10.41%股份,其總估值約2.2億元,整體投資回報大約在8.2倍。
蜜雪老板娘拿下2.2億元
先交代一下蜜雪冰城此次收購福鹿家股權的交易細節:主要采取了增資+股權轉讓的形式。
首先,蜜雪集團以2.856億元現金向福鹿家注資,認購其新增注冊資本的51%,成為第一大股東。隨后,蜜雪再以1120萬元從獨立第三方股東趙杰手中受讓其持有的福鹿家2%股權。
交易完成后,蜜雪冰城以合計2.97億元獲得福鹿家53%股權,實現對后者的絕對控股,福鹿家正式成為蜜雪集團的非全資附屬公司,其財務業績將并入集團合并報表。
此次交易定價參考了福鹿家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股權市場價值評估結果,評估區間為2.447億元至2.766億元,支付價略高于該估值的上限。
也因此,市場對此次交易的估值有些疑慮。根據測算,蜜雪冰城此次收購的市盈率約523倍,市凈率約29倍,而A/H股啤酒板塊平均市盈率不足30倍、市凈率約2.5倍。這一估值水平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不過,收購公告中也提到了,這一估值區間是蜜雪冰城委托獨立第三方對福鹿家做出的估值。考慮到福鹿家盈利不穩定且無法反映公司長期盈利能力等,獨立估值師最終選取了企業價值╱LTM(最近12個月)收入倍數作為估值的主要估值倍數進行估值。過程中,獨立估值師還選取了包括蜜雪冰城在內的7家公司進行了對比。在董事會決策時,CEO張紅甫也回避了表決。
最終結果是,老板娘田海霞作為控股股東,在收購完成后大賺了一筆。
交易完成前,田海霞直接持有福鹿家60.05%股權,并通過鄭州麥浪同舟企業管理合伙企業(下稱麥浪同舟)間接持股20.41%,合計控股超80%。
按照田海霞及麥浪同舟原始投資成本分別約2548萬元和135萬元計,交易完成后,田海霞直接持股降至29.43%,仍保留第二大股東地位,對應估值約1.6億元;若疊加麥浪同舟所持10.41%股份,其總估值約2.2億元,整體投資回報大約在8.2倍。
而第三方股東趙杰,在蜜雪冰城入股前持有福鹿家15.01%的股份,轉讓股份后,其持股降至5.36%,從第三大股東降至第四大股東。啟信寶顯示,趙杰是一個多月前才入股福鹿家。此次股權轉讓,讓趙杰落袋1120萬元。按照蜜雪冰城入股時的估值,其剩余5.36%的股份價值約3002萬元。
創業者田海霞,張紅甫的“左右手”
田海霞在蜜雪冰城發展史上,曾扮演重要角色。正是在她的鼓勵下,張紅甫輟學正式成為蜜雪冰城第一代加盟商。
當時正值2005年,他的哥哥張紅超研發出僅賣1元的爆款冰淇淋,成為蜜雪冰城首款標志性產品。2年后,蜜雪冰城第一家新鮮冰淇淋專賣店應運而生。親戚們見狀也湊錢加入,成為了蜜雪冰城加盟模式的雛形。張紅甫便在此時加入。
在兄弟兩人的聯手下,蜜雪冰城在中國現制飲品行業中以4.5萬家的門店排名第一,覆蓋中國及海外11個國家。以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門店數計,蜜雪冰城蜜雪冰城已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及全球最大的現制飲品企業。
根據2025年6月發布的《新財富》500創富榜,蜜雪冰城創始人張紅超、張紅甫兄弟的身價為1179.4億元人民幣,并憑借此財富晉升為河南新首富。
作為妻子的田海霞,確實推了張紅甫一把。有此膽識的田海霞自己也不一般,她也是一名連續創業者。
早在2018年,田海霞開始入局便利店賽道。次年5月,“芙鹿家便利店”首店開業,選址和蜜雪冰城發家地一致,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這所學校正是蜜雪冰城創始人張紅超的母校。
2020年,該便利店啟動加盟模式。2022年成為福鹿家業務轉折點,戰略重心從便利店轉向精釀啤酒,推出“福鹿家啤酒廠”。到今年1月,品牌正式更名為“鮮啤福鹿家”,加速全國化布局。
從品牌視覺到定價策略,鮮啤福鹿家與蜜雪冰城的相似度極高:紅底白字招牌,門頭的“外帶鮮啤,免費試喝,2公里內免配送費”醒目。定價上,其國標鮮啤“福鹿鮮啤”為5.9元/斤(500ml),果啤、茶啤等風味款多在6.9-9.9元之間。
目前,該店鮮打啤酒SKU約16個,包括提供了國標鮮啤、茶啤、奶啤、果啤四大系列。此外,還有福鹿家罐裝啤酒,以及解酒糖、撲克牌和十余款小食,價格在1-15元之間。
主攻社區與大學城,福鹿家采用加盟模式快速擴張。截至2025年8月31日,已在全國28個省市布局約1200家門店。其收入主要來自向加盟商出售門店物料和設備。以鄭州為例,加盟一家店的總投資在20萬元左右。
很多人認為,福鹿家的快速成長其實搭上了蜜雪冰城的便車。
從股權關系看,蜜雪冰城雖然與福鹿家沒有任何關系,但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兩家公司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其一,二者在同一辦公地址。福鹿家官網顯示,公司總部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蜜雪冰城全球總部基地D座3層。
其二,在倉儲物流上,福鹿家使用蜜雪冰城聯合供應鏈冷鏈配送。在小紅書上宣傳招商時,福鹿家官方也表示,蜜雪冰城貢獻供應鏈系統。不僅如此,根據公開信息,在諸多線下門店中,出現過不少“蜜雪冰城旗下精釀品牌”的宣傳標語。
當有人咨詢招牌上能否寫蜜雪冰城旗下時,福鹿家官方小紅書賬號甚至直接表示,公司與蜜雪冰城是兄弟品牌,“一個老板投資的為什么不能呢”?
雖然蜜雪冰城與福鹿家均曾對外否認“子品牌”傳聞。但隨著收購落地,兩家公司還在走在了一起。
既然同根同源,何不干脆讓蜜雪冰城直接孵化一個啤酒品牌?
背后真實原因應該只有話事人最清楚了。但從外部角度來看,就如不少分析師認為的,這次收購有點像是一次“體外培育”后的正式并入。先由關聯方培育新業務,規避初期風險,待模式跑通后再由上市公司收購,既能保證成功率,也能降低對上市公司利潤的短期沖擊。
既能在關鍵時候推張紅甫一把,又能為蜜雪孵化一個黑馬品牌打江山,不得不說,田海霞是張紅甫名副其實的“左右手”。
啤酒,蜜雪冰城的下一個戰場
近幾年,蜜雪冰城的發展勢如破竹,相繼攻下了茶飲、咖啡賽道,并占據一席之地。此次收購后,啤酒將成為蜜雪的下一戰場。
蜜雪冰城賣啤酒的邏輯很順理成章。
從供應鏈方面看,蜜雪集團在公告中明確表示,依托集團強大的供應鏈體系,雙方可充分發揮在采購、生產、物流、研發、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協同優勢。
具體而言,蜜雪冰城通過五大生產基地和覆蓋全國的快速物流網絡,可直接賦能福鹿家。通過集中采購方式,福鹿家的生產成本可大幅降低。依托智慧冷鏈系統,鮮啤運輸損耗率有望從行業平均的8%降至3%以內。
另一方面也源于行業周期的轉換。
茶飲賽道競爭激烈,而且市場的增速正在放緩。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2025年新茶飲市場規模增速預計將從2023年的44.3%放緩至12.4%。
在增長焦慮下,公司迫切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以及利用現有商業基礎設施進行全域流量變現,是所有公司的常規操作。
與此同時,精釀啤酒市場正展現出蓬勃生機。據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5年中國精釀啤酒市場規模預計將逼近千億關口,年復合增長率超30%。另有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鮮啤市場規模將突破800億元,未來五年年復合成長率12%至15%。
而福鹿家的快速拓店,也證明了平價鮮啤品牌的增長潛力。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此次交易時間的節點正是福鹿家扭虧為盈之際。數據顯示,2023年福鹿家虧損152.77萬元,而2024年實現盈利107.09萬元。
除了上面兩點,蜜雪冰城跨界啤酒賽道的考量,應該還有國際市場的擴張需要。
從全球化戰略看,啤酒業務可能成為蜜雪海外擴張的新抓手。蜜雪已在海外12個市場開設門店,而其中布局的東南亞區域啤酒消費基數尤為龐大。
現打鮮啤賽道看似前景廣闊,但蜜雪的跨界之路也并非一片坦途。
與茶飲“全時段消費”屬性不同,鮮啤消費大多集中在17點至24點的夜間時段,且對餐飲、夜市等場景依賴性強。雖然蜜雪試圖通過茶飲門店增設鮮啤區破解這一難題,但如何解決白天賣奶茶、晚上賣啤酒的運營切換成本,以及避免酒精飲品對家庭客群的潛在影響,仍是待解之題。
更關鍵的是,鮮啤的新鮮度認知依賴本地化運營,當門店規模從1000家向5000家甚至1萬家擴張時,如何保證偏遠縣城門店的產品品質,均考驗著蜜雪供應鏈的精細化管理能力。
在競爭格局方面,現打鮮啤賽道已涌入泰山精釀、失眠企鵝等多個玩家,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等傳統巨頭也在通過便利店小瓶裝、商場鮮啤站等形式滲透市場。
不過,從奶茶、咖啡到如今的啤酒,蜜雪冰城去講這個“構建一個覆蓋消費者全時段需求的飲品帝國”的故事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