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短兩天,AI 世界像是按下了“加速鍵”。
先是昨天,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在 X(原 Twitter)上宣布: 他們基于 Gemma 架構,與耶魯大學聯合開發了一個新的模型,這個模型使得免疫系統能更容易識別出癌細胞。
緊接著,今天Google Research 又丟出一記重拳:DeepSomatic,它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識別出腫瘤中的基因突變。
有人在 X 上感嘆:
兩天兩次 AI 抗癌突破。2025,大概會是人類最后一個‘普通年份’吧。 之后的世界,將一路狂飆。
有點夸張,但我真的能感覺到,歷史車輪真的在動。
Gemma:AI 第一次“讀懂細胞語言”
Google 聯合耶魯大學發布的這個代號叫 C2S-Scale 27B 的新模型,不是那種“寫文字”的語言模型,而是“讀細胞”的模型。
簡單說,它能像讀句子一樣去讀每個細胞的狀態。
![]()
研究團隊讓它分析幾千種藥物,看看哪些能讓免疫系統更容易識別出癌細胞。結果——AI 真的發現了一個新線索。一種叫 Silmitasertib(抑制激酶CK2的藥物) 的老藥,被模型預測出有潛力“讓腫瘤發熱”。
什么意思?
癌癥中有一種“冷腫瘤”,免疫系統根本認不出來。但這種藥物配合微弱的免疫信號后,能讓腫瘤細胞亮起“信號燈”——告訴免疫系統:“我在這!”
實驗驗證也成功了。
當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用 Silmitasertib + 干擾素聯合處理細胞時,細胞的抗原呈遞能力提升了 50%,也就是:更容易被免疫系統發現和攻擊。
DeepSomatic:在基因里找“錯字”的顯微鏡
今天,Google 又帶來了第二個重磅:DeepSomatic。這是一個能以史無前例的精度檢測癌癥基因突變的 AI,堪稱人類邁向“治愈癌癥”目標的一大飛躍。
![]()
癌癥,其實就是身體里的“指令代碼出錯”:細胞分裂的基因程序被篡改,于是開始瘋狂復制、逃避免疫、不斷變異擴散。
而 DeepSomatic 的任務,就是去找出這些出錯的“代碼片段”。
DeepSomatic 通過機器學習和卷積神經網絡,從腫瘤 DNA 中識別這些危險的突變——即使是在傳統方法常常失效的復雜病例中。
它可以在所有主流 DNA 測序平臺上工作,甚至能識別出模型未經過訓練的癌癥類型中的突變。
在測試中,DeepSomatic 的表現遠超現有工具,不僅發現了更多真實突變,還大幅減少了誤判。
這篇研究也正式發表在《Nature》上。
![]()
最后我想說
AI 不再只是能寫寫文章、畫畫圖了。它現在,正在參與人類對生命的理解與重塑。
Gemma 提出了抗癌的新思路,DeepSomatic 找出了癌癥的“基因漏洞”。一個在問“為什么會生病”,一個在答“怎么能治好”。
科學家預測:“2030 年,AI 可能真的能破譯癌癥。”這句話以前像電影臺詞。
但這次,連 Google 都認真的說了。
也許,治愈癌癥的第一步,真的已經在 GPU 上算出來了。
參考
https://blog.google/technology/ai/google-gemma-ai-cancer-therapy-discovery/
https://research.google/blog/using-ai-to-identify-genetic-variants-in-tumors-with-deepsomatic/?utm_source=twitter&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social_post&utm_content=gr-acct
本文由「AI 范兒」出品
感謝你看到這里,如果覺得不錯,那就請幫忙點個贊、愛心、轉發三連吧,這對我們非常有幫助。如果想第一時間收到推送,也可以給我們加個星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