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八月開啟倒計時,翻開日歷一看,已經是二十六了。農歷中的每一天總是都顯得不同一般,二十六這天也有著很多的傳統習俗。滿族地區將此日稱為“絕糧日”,據說這一傳統是源于清代,人們為了紀念先祖創業的艱難而設置,體現出了不忘過去,珍惜眼下生活的情感。
四川成都有個叫桓侯巷的地方,相傳八月二十六為張飛的生日,屆時人們便會在桓侯巷內的張飛祠進行祭拜,致敬其過往的英勇,忠臣以及智慧。
在建除十二日當中,二十六則屬于“收日”,其蘊含著收納,收獲,整理等含義。所以在這一天的講究也特別多。下面就結合這一整天的習俗來跟大家分享相應的內容,牢記:1要換,2不開,3不動,4要吃,平安吉祥度秋,來看看吧~
![]()
1要換
換季換衣,眼下正值孟秋時節,天氣漸漸寒冷起來,正值換季之時,在過去講究裁制新衣,以應對寒冷的天氣。所以我們也要將秋冬的衣物,鞋襪,帽子等都準備出來,清洗好,晾曬干凈,放到常用的衣柜中,以備不時之需,做好應對氣候變換的準備。
![]()
2不開
不開倉,首先來說,現在正值秋季收獲的關鍵時期,正是人們存儲糧食的時候。人們要將糧倉都裝滿,來為生活提供保障,在寒冬中也能吃喝不愁。而收日代表著收獲,收藏,屆時也要往倉中添糧添財,以使其累積增多。所以人們比較忌諱“收日開倉”,其意味著糧食,財物的流出,與收日的含義相悖,也不利于人們長期安穩的生活。
![]()
3不動
不劇烈運動,所謂“秋收,冬藏”,描述的正是自然萬物在四季中的表現,對于我們人類來說也要遵循。眼下正是為過冬而準備的階段,不少人都會通過運動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在運動中也要遵循適量,以自己舒適的狀態為宜,目的在于以動為養,讓精力更好的收藏。而不能劇烈運動,這意味著體力和精力的大量損耗,不利于收藏,還可能會削弱抵抗力。
![]()
4要吃
菜包飯,依照“絕糧日”的傳統,這天要吃菜包飯,有著憶苦思甜的意思。當然現在人們已將這種食用方式做成了美味的食物,而且有菜有肉,十分營養。
![]()
1、來處理各種食物,鮮肉一些絞成顆粒狀,兩個土豆處理好后,在蒸鍋里加熱蒸熟,花生米炸到香酥可口的狀態,再煮兩個雞蛋剝好。
2、起鍋放油,熱透之后,將肉倒進去,炒一炒,其變色散開后,加點黃豆醬,蠔油,將其炒香。
3、提前將大米飯蒸熟,把肉醬,雞蛋,花生米都放進去,再加點蔥花,抓拌均勻即可。
4、另外多洗一些生菜葉,將水控干,吃的時候直接以葉子為皮,包上拌好的飯就可以享用了。
![]()
糍粑,天氣冷了,可以經常吃點糯米,其有助于溫暖脾胃,改善體質,提升抗寒能力等。做成糍粑,外焦里糯,香甜美味。
![]()
1、先在不粘鍋里放一點糯米面,炒一會兒,直到其顏色焦黃,屆時盛出來。
2、另外一些糯米面,混合糖,放些牛奶揉成團。繼而搟薄,切成長條形狀。
3、在鍋里加油熱透,將其放進去煎,直到其成型,富有彈性,屆時就熟了。
4、將其放到熟的糯米面里,在表面均勻裹上粉料,擺到盤中。
5、最后在鍋里加點紅糖,水,將糖汁炒到濃稠的質地后,淋到糍粑上即可。
![]()
紅燒肉,紀念張飛的日子,人們要吃得豐盛一些,屆時燉上一鍋紅燒肉,好吃好看,寓意紅紅火火,其也符合這個時節的養生需求。
![]()
1、先把鮮肉切成大塊,放到寬水中,丟些蔥姜進去,煮到沸騰,浮沫出現后夾撈出來。進一步將雜質沖掉瀝干。
2、起鍋燒熱,將其倒進去,如果肥肉較少要補點素油,反復地炒一會兒,令其質地焦香。調入醬油,加點冰糖,將其炒上顏色。倒入熱水燉兩個鐘頭。
3、再往里邊添些鹽,咸度調整合適,大火把湯汁收收,即可出鍋。
![]()
冬棗,這個時節里,水果離不了。如今冬棗已經上市了,其口感酥酥脆脆的,十分香甜。其富含維C,纖維素,抗氧化物,以及鈣,鐵等,有助于補血益氣,促進消化,通便排毒,提升抵抗力等。而且其蘊含著吉祥如意,健康長壽等好兆頭。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大家點贊,關注和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