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就是失眠癥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一點也不簡單
![]()
大家好,我是李旭,有人問我說,睡不著就是失眠癥嗎?您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嗎?
先給結論:睡不著不一定就是“失眠癥”。偶爾難以入睡非常常見,而真正的失眠癥有著嚴格的診斷標準,符合條件才能算。
很多人偶爾睡不著,要么是臨時應激、倒時差、喝了咖啡,要么就是生活習慣改變所致。
而醫學上一般把睡眠問題分成三類:幾天睡不著叫短暫入睡困難;持續幾周睡不著叫短期入睡困難;每周至少3次睡不著、連滿3個月,還會影響白天功能,這才算慢性失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失眠癥—— 全球大概10%的人患有失眠癥,而短期入睡困難非常普遍。
從生理上看,入睡主要靠兩套系統控制:一套是晝夜節律,由下丘腦和褪黑素調節;另一套是睡眠負荷,是一種叫做腺苷的化學物質,我們醒得越久,大腦里的腺苷就會越多、也越容易讓人犯困。
除此之外,喚醒系統和壓力軸也會影響我們的睡眠。所以當壓力、焦慮或疼痛過大的時候,就會出現“生理或認知性過度喚醒”,也就是“身體很累卻怎么也睡不著”的情況。
如果只是偶爾或者短期睡不著,一般不用治療,但是如果符合了失眠癥的標準,也就是每周至少三次,滿了三個月,而且會影響白天狀態,那么就需要進行干預了。
但是首選的是認知行為療法,通過調整睡眠的時長,控制睡前的刺激,學會放松技巧來幫助入睡。對于失眠問題,藥物其實只能起到短期的輔助效果,而且還有依賴風險,所以該不該用必須要聽醫生的。
最后想給大家一點助眠小建議:首先是固定作息,每天同一個時間睡覺,同一個時間起床。然后在睡覺前一小時不要盯著強光屏幕,盡量做一點放松的事情;晚上不要喝咖啡和濃茶,也不要喝太多的酒。白天要適當運動,但是睡前不要劇烈鍛煉。此外,盡量保證臥室安靜、溫度稍涼、而且光線夠暗。如果躺下 30 分鐘還沒睡著,最好爬起來做點輕松的事,等困了再回去睡,效果會更好。
我是李旭,陪您解讀科學奧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