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李女士在醫院做了檢查,意外發現右肺存在結節。不過沒有任何癥狀,她覺得很多人都有結節,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李女士是一名忙碌的上班族,平時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加班。她一直覺得自己年輕,身體素質好,沒有什么大問題。所以,當體檢報告上出現“肺結節”這幾個字時,她并沒有太在意。
“醫生說可能是良性的,讓我定期復查,但我工作太忙,根本沒時間。”李女士回憶道。她把這份報告隨手放在了抽屜里,再也沒有拿出來看過。一年后,公司再次組織體檢,李女士本以為只是走個形式,沒想到檢查結果令她心驚。原來的肺結節已經明顯增大,經過進一步檢查,報告提示有惡性可能,并發現淋巴結轉移。李女士一下子懵了,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會得肺癌。
“如果當初重視復查,或許就不會拖成癌癥……”李女士懊悔不已。她躺在病床上,看著窗外的陽光,心里滿是無奈和自責。
![]()
一、肺結節都會發展成癌嗎?
肺結節是一種常見的影像學表現,指的是在肺部檢查中發現的直徑小于3厘米的圓形或類圓形的陰影。肺結節并不一定都會發展成癌。事實上,大多數肺結節是良性的,只有少數會發展成肺癌。
根據醫學統計,肺結節的惡性概率大約在1%到5%之間。這意味著大多數結節是良性的,比如炎癥、良性腫瘤、結核等。然而,即使是良性的結節,如果不加以重視,也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發生惡變。
![]()
二、為什么有的結節癌變得非常快?
肺結節的惡變速度因人而異,有的結節可能多年保持不變,而有的結節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并發生轉移。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結節快速惡變的原因:
1. 遺傳因素
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患肺癌的風險會顯著增加。如果家族中有多個親屬患有肺癌,那么個體的基因可能攜帶了一些易感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會加速結節的惡變。
2. 吸煙
吸煙是肺癌的首要危險因素。長期吸煙會損傷肺部組織,導致細胞突變,從而增加結節惡變的風險。研究表明,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是非吸煙者的10到30倍。
3. 環境因素
長期暴露在污染的環境中,如空氣污染、職業暴露(如石棉、苯等有害物質)也會增加肺癌的風險。這些有害物質會刺激肺部細胞,導致細胞異常增生,加速結節的惡變。
4. 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人,更容易發生結節的惡變。免疫系統是人體的防御機制,當免疫力下降時,身體無法有效清除異常細胞,從而加速結節的惡變。
![]()
三、為什么現在那么多年輕人都會得肺癌?
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診斷出肺癌。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如熬夜、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增加患病的風險。此外,年輕人吸煙的比例也不低,吸煙是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空氣污染日益嚴重。長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氣中,會增加肺癌的發病率。年輕人由于活動范圍廣,接觸污染的機會更多,因此更容易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年輕人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長期處于高壓狀態,會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風險。此外,壓力還會導致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等,進一步增加肺癌的發病率。
年輕人往往覺得自己年輕,身體素質好,不會得大病,因此忽視了早期篩查。當出現癥狀時,往往已經到了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四、如何預防和早期發現肺癌?
面對肺癌的年輕化趨勢,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以下是一些預防和早期發現肺癌的建議:
1. 定期體檢
定期進行肺部CT檢查是早期發現肺癌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有肺癌家族史、長期吸煙、長期暴露在污染環境中的人群,更應該定期體檢。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肺部CT檢查,以便及時發現肺結節。
2.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少飲酒、保持規律的作息、均衡飲食、適量運動等,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降低肺癌的發病率。
3. 關注癥狀
如果出現持續的咳嗽、胸痛、痰中帶血、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這些癥狀可能是肺癌的早期信號,早發現、早治療,治愈的希望更大。
4. 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學會緩解壓力,避免長期處于高壓狀態。可以通過運動、冥想、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提高生活質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