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晝夜溫差大、空氣干燥,孩子易出現嗓子干、皮膚起皮、上火等 “秋燥” 癥狀。夏季人體能量消耗大,秋季則是調理機能、補充能量的關鍵期。以下三款以紅豆、黑豆、赤小豆為核心的食療湯,兼顧美味與養生,適合全家飲用。
一、紅豆栗子百合粥(湯)(抗秋燥、應季滋補)
補充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并提供能量,且質地軟爛易消化,可作為日常清淡養生。適用人群1. 立秋后易出現秋燥癥狀(口干、皮膚干)者。
2. 秋季手腳冰涼、精神不振、易乏力者。
3. 平時易浮腫或體內火氣、濕氣較重者。食材紅豆、板栗仁、干百合、蓮子、陳皮、冰糖各適量。做法1. 將紅豆洗凈,加少許清水凍成紅豆冰塊;蓮子去芯、百合泡發、陳皮泡軟刮去白瓤。
2. 鍋中加足量水燒開,放入紅豆冰和蓮子,轉小火煮 1 小時。
3.放入板栗仁、百合、陳皮、冰糖,繼續用小火煮 30 分鐘。
4. 提升口感(可選):撈出部分煮爛的紅豆,用篩網碾成紅豆沙,再放回鍋中攪勻即可。
二、黑豆蓮子水(滋肝陰、健脾胃)
改善肝血不足引發的白發、長斑、眼干疲勞等問題。
食材:黑豆 30 克、蓮子 10 克、紅棗 5 克做法:食材洗凈后入鍋加 500 毫升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煮 20 余分鐘,至蓮子軟糯即可。三、五紅湯:(補氣血、祛濕)
補氣血、祛濕,長期飲用可改善氣血狀態,讓面色紅潤。適用人群:熬夜后臉色蠟黃、精神差者;貧血或蹲起頭暈者。
食材
紅豆、赤小豆、紅枸杞、紅皮花生、紅糖、黑米、薏米各適量
做法
全部食材入鍋加足量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至食材軟爛即可。
轉載自《豆什么dou》,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