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阿姨今年54歲,原本愛笑健談,最近卻總是精神不振。
孩子提醒她:是不是年紀大了,更容易累?
但沒想到,王阿姨的癥狀越來越多——臉色發黃,眼睛干澀,睡得不好,手腳經常冰涼,即使春天也要蓋厚被子。
她去社區醫院,醫生把脈后問了句:“您最近是不是總覺得疲乏無力?”王阿姨一拍大腿:怎么連這個都知道?
其實,這些變化并不是“年紀大了”的簡單表現,而很可能是氣血不足惹的禍。
在中醫學里,“氣血”就像身體的動力和營養補給站,一旦虧虛,五臟六腑如同“缺糧斷電”,全身狀態都會出問題。
![]()
更讓人意外的是——不少氣血虧虛的人,日常表現很普通,往往忽視了背后隱患。
到底哪些現象和氣血不足有關?怎么自查?
今天這篇文章結合權威醫生解讀和數據說明,帶你認識氣血不足的6個常見信號,方便對照自測,幫你早發現、早調理。不妨看看,你有沒有中了幾條?
很多人常常把“氣血不足”掛在嘴邊,卻對它的本質知之甚少。
在中醫體系里,“氣”主推動、溫煦、防御,“血”主營養、滋潤,兩者互為依靠、循環不息。氣足則有力、精神旺;血足則面色紅潤、體態充盈。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李玥主任醫師介紹:“氣血不足是‘氣虛’與‘血虛’的合并狀態。
根本原因多與飲食失衡、勞累過度,或者長期慢性疾病消耗體力有關。”
現代醫療觀察顯示,40歲后人群中,約有19.5%出現典型氣血不足癥狀,女性因生理因素更為常見。
簡單來說,氣血如同全身運送能量和營養的“列車”,假如列車動力不足、貨物缺乏,最先受影響的就是最遠的“車廂”——頭面、手足、皮膚。
因此,早期警示信號往往體現在體力、精神和皮膚狀態上。
但要強調一點:“氣血虛”的臨床檢測不像西醫的某項單指標,可通過多方面癥候表現綜合評估,患者自查自測尤為重要。
氣血不足,這6個常見癥狀易被忽視——對照自測很重要
易疲勞乏力,活動后更明顯
你是不是經常覺得一點小事就累得不行,哪怕剛睡醒也提不起精神?數據表明,超六成氣血不足者有“睡不解乏”感。全身供能減少,稍微動一動就感覺要歇口氣。
頭暈眼花,注意力不集中
特別是久蹲站起、早晨起床,易出現頭暈、眼前發黑。部分人還出現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集中。這與大腦供血供氧減少密切相關。
面色蒼白或萎黃,皮膚無光澤
有些人常被說“臉色難看”卻不以為意,其實很多氣血不足的人,臉色發黃或蒼白,唇色、指甲也變淡。有數據顯示,氣血虧虛女性中,約34%伴有“面色萎黃”。
![]()
手腳冰冷,怕冷怕風
哪怕夏季也要穿襪子、蓋被子?四肢末梢易涼、發麻,說明氣血運行不暢,血液無法溫煦手足。秋冬季節或空調房里感受尤其明顯。
失眠多夢,睡眠質量差
入睡困難、易驚醒、多夢、醒后疲憊,可能和氣血虧虛導致神經系統供養不足有關。這類“淺睡眠”人群在臨床隨訪中占近25%。
心悸健忘,情緒波動明顯
時常感到胸悶心慌、記性變差、心煩易怒?氣血充足時心神安定,一旦虛弱則心跳不穩,情緒變得更敏感。
![]()
以上這些癥狀,單獨來看似乎不起眼,但如果反復出現、合并多項,就該考慮是不是氣血不足在作怪。部分慢性病人更要多加留意,切忌只當作“小毛病”。
王阿姨聽了醫生建議,開始有意識地調整生活習慣,氣色漸漸好轉。中醫調理氣血強調“治本”,日常多管齊下,效果更佳。
飲食方面:多吃富含優質蛋白和鐵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豆制品、紅棗、黑芝麻。適量增加新鮮蔬菜水果,注意營養均衡。 - 少吃生冷、油膩食物,助脾胃消化吸收。
作息調整:保證充足睡眠,睡前避免劇烈活動和情緒波動。 - 規律作息,晚上22:30前入睡利于血液生成和修復。
適度運動:慢走、太極、八段錦等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每周3-5次,有助于氣血循環。
![]()
中藥調理:氣血不足明顯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體質選用當歸、黃芪、熟地黃等補益氣血的中藥方劑。切勿自行亂服補藥,以防偏差。
心理減壓:良好的心態對氣血至關重要。心情愉悅可推動氣機暢達,減少氣滯血瘀等問題。
本文為健康知識科普,結合權威資料和個人觀點撰寫,部分情節為方便表達和閱讀理解進行了適當虛構與潤色,內容僅供參考,不能替代醫生診斷。如感不適,請及時就醫。
參考資料:《氣血不足的癥狀有哪些?》《氣血不足癥狀| 百度健康·醫學科普》j《氣血不足10個征兆-有來醫生》《氣血不足會出現什么癥狀_妙手醫生》《怎樣辨別自己氣血不足- 專家文章-復禾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