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白第220篇原創(chuàng)筆記
前言
《菜根譚》有言:
“冷眼觀人,冷耳聽語。”
可是,人在職場身不由己。很多時候,我們難免被外在繁華迷了眼,又為他人評價慌了神。
于是,我們戴上面具,在不同角色間游走切換。只要能站上領獎臺,那份榮耀,仿佛能讓一切都值得。
只是,別忘了,中年人的魅力,不是身上穿著奢侈服飾,也不是腰間掛著豪車鑰匙,而是大聲喊出“不裝了,我攤牌了”的那一刻。
01再大的容器,都裝不下心事
曾讀過一句話:
“高質量的獨處,遠勝低質量的狂歡。”
職場的殘酷莫過于:單打獨斗難有出路,聚眾合群卻常迷路。
即使你不愿成為隨波逐流的烏合之眾,也不得不費盡心力,避免被扣上“沒有團隊精神”、“不懂集體合作”的大帽子。
強顏歡笑參加不合拍的社交、心有不甘盤算著利益的交換、忍痛吞咽遭遇的委屈與不公...
每天都“裝作若無其事”,又怎么能明白?世界上沒有任何容器,能完全裝下一個人的心事。
所以,累嗎?當然累,誰讓你總是“扮演完美”?
阿德勒說:“不完美并沒有什么不好,這樣才有人喜歡,才有人愿意接近。”我覺得,她說的真對。
02攤牌不是認輸,是明牌“不怕輸”
我常感慨文字的博大精深,很多詞看似毫不相干,理解之后,才發(fā)覺頗為傳神。
比如,一個人長期形象,叫“人設”;一個人形象破滅,叫“翻車”。
當這2個詞組合,就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潘多拉魔盒”。
無可厚非,“裝”向來都是職場有效生存策略之一,但與此同時,它恰恰也是精神內(nèi)耗的最大來源之一。
當手捏爛牌毫無勝算時,再怎么勉力維系,也早晚會露出端倪。
既然如此,與其小心翼翼捂著,不如大大方方攤開宣告:這把是我輸,再來,我從不怕輸。
最近,網(wǎng)上有句爆火的話:“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余,現(xiàn)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職場也一樣,輸從來不可怕,輸不起,才沒出息。
03不下牌桌的籌碼,自己做
很喜歡《菜根譚》的這句話: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它告訴我們,與其過度追求外在,不如專注真實內(nèi)在。最關鍵的,是“做”,而不是“演”。
眾所周知,很多事情想贏,前提是不下牌桌;職場上,所有籌碼都得靠自己做。
萬事先明志。中年以后,虛名浮利皆是過眼云煙。不是不能求,而是優(yōu)先級往后,看清哪些更重要,比如家人;分清什么最需要,比如健康。
立身先修身。沒人會覺得大腹便便油光滿面是一種魅力。修身,除了保持良好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不停提升內(nèi)在修養(yǎng),兩者結合,才是立身。
輸贏先分寸。輸贏也好,得失也罷,任何事情都切記過猶不及。年輕時可以不顧后果一味向前;中年后,更要把握分寸,留足余地。
職場其實就像比賽,但真正的贏家不是勝過他人,是不斷超越自己。
寫在最后
40歲后,深深覺得:
一個人最大的底氣,不在于職位高低,也不在外表光鮮亮麗,而在于重新成為“自己”。
當你理直氣壯喊出“不裝了”,這不是放棄,反而意味著你找到了最重要的東西。
“成熟”的魅力,就是有底氣做回真實的自己。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