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已過,秋意正濃。中衛市海興開發區小微企業孵化園內,寧夏奮之鮮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片繁忙——工人們正在加緊趕制玉環菜、蘿卜干等應季養生菜品。這家2024年通過招商引資落戶海原的企業,以地道風味填補了本地養生食品加工空白,讓“海原老味道”從地方記憶走向更廣闊市場。
![]()
工人將切好的蘿卜條鋪平烘干。
走進生產車間,清洗干凈的蘿卜被整齊碼放,工人們按照標準將蘿卜切成長條,經過高溫脫水后,再進行腌制。生產線上,來自海原縣三河鎮遼坡村的村民孫曉花動作嫻熟:“我家就在附近,來這里既能賺到錢,還能學手藝。每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心里特別高興。”
今年海原縣“兩會”明確提出,要堅持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寧夏奮之鮮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積極響應,以“種植+加工”全鏈條模式,推動本地特色農產品實現價值躍升。該企業在九彩鄉馬灣村流轉土地1700余畝,規模化種植玉環菜、洋姜、蘿卜等作物;與九彩鄉、曹洼鄉農戶及合作社簽訂種子采購和農產品回購協議,通過“保底收購、定向供應”方式,讓農戶“種得放心、賣得省心”。
“今年我們在九彩鄉建設了冷庫和粗加工車間,延長產業鏈。”寧夏奮之鮮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負責人蒲海泳介紹,“我們還與寧夏大學、寧夏農科院深度合作,持續研發新口味、新品種,計劃把海原特色農產品做精做透,既讓更多人吃到地道海原老味道,也帶動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
企業還在生產規范、銷售對接、日常管理等關鍵環節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已穩定實現玉環菜、苦苦菜、雷公菜、洋姜花茶等特色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直接帶動群眾穩定就業。
“相比剛開始投產時的銷售困境,現在我們已逐步打開銷售渠道。”公司行政主管馬小燕表示,線下通過供銷社和特產直營店銷售,線上接入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截至9月,銷售額已達350萬元。新研發的苦苦菜產品成功打開外部市場,50余噸已銷往內蒙古。
來源:中衛日報
馬上發布信息
(聲明:“中衛天天網”微信公眾號除原創內容外,其余來源于網絡。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更正或刪除。)
關注“中衛天天網”同城信息免費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