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全面取消房地產限購政策的實質性作用非常有限,但當前全面取消這一政策仍十分迫切。可能很多朋友聽到這樣的觀點會覺得前后矛盾:既然說全面取消限購政策作用有限,為何還強調其迫切性呢?
首先我們逐點分析。當前取消房地產限購政策,主要涉及部分一線城市及海南這類較特殊的區域。
從過去兩年取消限購政策的實踐來看,此前大量二線城市(含省會城市)在2023年之前普遍實行限購政策,截至2025年10月,所有二線城市均已取消限購,但實際效果非常有限,二手房價格仍跌跌不休。
此外,即便在一線城市中,廣州已全面取消限購——無論是外圍區域還是核心區域均已放開,但廣州房價依舊表現疲軟。即便像北京、上海、深圳這類房地產市場相對強勢的城市,也已放開部分區域限購:北京五環外、上海外環外及深圳非核心城區均已取消或放寬限購,可這些舉措對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幾乎未起到作用。
由此可見,即便當前僅存的幾個一線城市全面放開核心區域限購,對推動房地產市場直接回暖的作用依然十分有限。關于這一點,此處不再展開論述。
但為何說當前全面取消限購仍十分迫切?
在我看來,關鍵在于從社會大眾視角觀察,這一政策調整代表著房地產調控思路的徹底轉變。限購政策自2017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其出臺背景是當時房價快速非理性上漲,核心目的是防范房地產市場過度投機、房價過快上漲引發的社會矛盾激化,避免因社會資金大量流向房地產而導致其他行業資金短缺。當時的核心導向“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正是這一思路的集中體現。
然而如今,房地產市場調整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拖累,成為包括金融領域在內的多方面經濟潛在風險的主要策源地,同時也是家庭財富的重要風險源。
在這種情況下,若能認清這一風險,就應轉變過去房地產限購的主導思路——這些政策對照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已明顯“刻舟求劍”,完全不符合當前實際。
但受多方面原因影響,行政性的房地產限購政策仍遲遲未能取消。
一方面,央行及其他相關部門為穩樓市出臺了大量政策,涵蓋降息等舉措,這些政策背后均需付出成本;另一方面,限購政策與這些穩樓市政策卻形成“左右手互搏”之勢。
更重要的是,這向社會傳遞了一個混亂信號:房地產宏觀調控思路仍不清晰。
若從消費者視角出發,會認為國家不希望房價上漲。試想,無論是有居住剛需、因各類原因計劃改善住房的人群,還是有投資需求的購房者,若明確感知到限購政策傳遞的“國家不希望房價上漲”的信號,又怎會愿意入市購房呢?
因此,盡管全面取消限購政策對房價的影響已十分有限,但取消這一政策能向社會傳遞清晰信號:各級相關部門已形成共識,將集中精力穩樓市。反之,信號混亂不僅會導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還會造成巨大的政策資源浪費。
免責聲明:以上任何內容均來源于市場公開信息,僅供您參考與學習觀摩,該內容不構成對任何產品的購買、拋售或持有的建議,不作為您做出可投資的依據,您應自主投資決策,自行承擔資風險與損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