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總統府國際政策局局長科拉爾斯基近日在電臺直播中明確表態,波蘭已無法繼續接收烏克蘭移民。這一言論不僅打破了波蘭長期以來對烏克蘭移民的接納態度,也為歐盟當前棘手的移民政策討論增添了新的變量。
![]()
“我認為,在接收烏克蘭移民這件事上,我們已經沒有能力再繼續了。”科拉爾斯基在節目中直言,語氣中透露出波蘭在移民接收問題上的現實壓力。
他進一步解釋,當前波蘭更需要將重心轉向已接收移民的“融入進程”,而這一進程需通過教育體系推進——例如讓移民子女進入波蘭學校接受教育,幫助他們更快適應語言與文化;同時,必須避免為移民單獨劃分聚居區,防止出現“孤立社區”,確保移民能真正融入波蘭社會,而非形成與本地社會脫節的“平行群體”。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波蘭作為烏克蘭的鄰國,一直是接收烏克蘭移民最多的歐洲國家之一。大量烏克蘭民眾為躲避戰火涌入波蘭,雖得到波蘭社會的初期接納,但隨著時間推移,移民安置帶來的社會資源壓力、就業競爭、公共服務負擔等問題逐漸凸顯。
尤其是在波蘭經濟增速放緩、國內民生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繼續接收移民”的社會共識開始出現裂痕,政府也不得不重新評估移民政策的可持續性。
歐盟層面的移民政策調整也在緊鑼密鼓推進。據外媒報道,歐盟計劃就“免除波蘭在現有移民方案下的義務”作出決定——這一方案要求歐盟成員國需接收來自其他成員國的移民,而波蘭此次尋求“豁免”,正是希望擺脫這一強制性義務,更靈活地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制定移民政策。
![]()
這一訴求背后,折射出歐盟內部在移民分擔機制上的深層分歧:部分中東歐國家長期對歐盟“強制移民配額”不滿,認為這加重了本國社會負擔,而西歐國家則更傾向于通過集體機制應對移民問題,雙方立場始終難以完全統一。
就在科拉爾斯基表態當天,歐盟成員國內政部長齊聚盧森堡召開會議,核心議題之一便是“歐盟成員國是否必須承認其他成員國作出的驅逐決定”。
![]()
這一議題直指當前歐盟移民治理的痛點:根據歐盟現有規則,若某一成員國對移民作出驅逐決定,其他成員國理論上應配合執行,但實際操作中,由于各國移民政策差異、執法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這一規則常難以落地。
更關鍵的是,數據顯示,在歐盟范圍內,僅有20%被拒絕庇護申請的移民會真正返回原籍國,其余80%或滯留歐盟境內、或輾轉至其他成員國,形成“驅逐難、回流難”的惡性循環,進一步加劇了成員國的移民管理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