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重開新歷紀 春秋又續赤誠章
“紅色貢當”革命圖文遺物專題展在日喀則市博物館成功舉辦
薛翔煒
10月8日,“紅色貢當”革命圖文遺物專題展在日喀則市博物館順利收展。這是日喀則市級首次為鄉鎮開辦專題展覽。此次展覽共展陳各類舊軍用品、書信票證等革命實物32件(套),駐軍遺址、邊境界樁、馬背巡邊等典型照片7張,全景式展現了上世紀60至70年代人民子弟兵與邊境沿線各族群眾攜手戍邊、共保家園的革命史詩,生動呈現了近年來邊境貢當各項事業發展取得的喜人成績。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超700名市民游客前往觀展,展覽獲得巨大成功。
![]()
“紅色貢當”革命圖文遺物展(1)
![]()
“紅色貢當”革命圖文遺物展(2)
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也是原西藏軍區獨立步兵162團(前身為18軍54師162團)1營駐防貢當60周年。在這個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時間節點舉辦“紅色貢當”專題展覽,既是對革命前輩的最好禮敬,更是對革命精神的最好傳承。
![]()
162團駐防貢當1營老兵座談會后合影(1)
![]()
162團駐防貢當1營老兵座談會后與會人員合影(2)
60年前,邊境局勢緊張動蕩,原西藏軍區獨立步兵162團從昌都市江達縣千里移防至日喀則市吉隆縣,其1營所屬部隊在危難之際進駐貢當,與貢當干部群眾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解放軍進駐前,貢當沿線匪患橫行,舉家逃離的邊民群眾難以計數。解放軍進駐貢當沿線后,隨即開展穩境安民、剿匪戍邊、民主改革等工作,推動邊境地區局勢快速回穩,感召越來越多被裹挾出境邊民群眾回歸祖國懷抱。70年代中后期,部隊勝利完成戍邊任務陸續移防后,鄉政府將營部大院改建為學校,教育貢當青年從“金珠瑪米”手中接過守衛邊疆、建設家園的“接力棒”。幾十年來,頌揚人民子弟兵的紅歌在貢當大地經久傳唱,貢當境內4處營(連)部紅色遺址、2處無名烈士墓地已經成為貢當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每逢清明節、青年節、建軍節等節日,貢當干部群眾都會前往無名烈士墓祭掃,以此表達對“金珠瑪米”的無限感念之情。
![]()
1971年,西藏軍區日喀則八醫院巡回醫療隊深入貢當沿線巡診,馬隊中無人乘騎的兩匹軍馬分別馱著因運送物資不幸凍亡的邊防戰士羅桑加措和李金明的遺體。
![]()
貢當村駐軍遺址 (1)
![]()
貢當村駐軍遺址 (2)
![]()
貢當村駐軍遺址碉堡
![]()
貢當沿線官兵進行仰角射擊訓練
![]()
汝村駐軍遺址 (1)
![]()
汝村駐軍遺址 (2)
![]()
汝村駐軍遺址碉堡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各級黨委、政府把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擺在更加突出位置。2021年鄉鎮換屆后,貢當鄉新一屆黨政班子將挖掘、整理、保護、宣傳貢當紅色歷史作為重要工作,提出依托紅色資源稟賦,打造“貢當邊境黨性教育基地”工作目標,但受制于種種條件制約和實際困難,貢當紅色歷史挖掘保護工作面臨只有“淺探”沒有“深挖”,只能“收集”無法“整理”,守著“紅色家底”卻講不活“紅色故事”、喚不醒“沉睡資源”的巨大困境。
![]()
筆者調研
如何才能勾勒還原出貢當紅色故事的完整輪廓?如何才能賦予貢當駐軍遺址更加飽滿深邃的精神內涵?如何才能以點連線整體盤活貢當紅色資源?貢當鄉黨委將“理清脈絡、還原歷史、注入內涵、講活故事、擴大影響”作為“破題”思路,統籌各方力量成立貢當紅色歷史文化挖掘專班,實地勘查遺跡遺址,大量查閱相關文獻及檔案資料,形成《“金珠瑪米”在汝村》《堅持“四個聚焦” 鑄牢“鋼鐵長城”》《紅旗拂照邊境線 輝映強邊新樣板》《傳承紅色基因 共筑平安邊疆》《血戰強拉山》《風雪強拉山》等典型材料,并在區市“四個創建”基層黨組織示范點創建、“五共五固”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市紅色革命文化點普查等系列工作中,持續高質量報送典型事跡,進一步擴大貢當紅色故事傳播廣度,為貢當紅色歷史挖掘工作吸引更多關注重視,用心爭取上級黨政及相關行業部門在資金、政策、技術上的支持。
![]()
貢當鄉機關黨支部、鄉邊境派出所黨支部、貢當村黨支部在駐軍遺址
萬事開頭難,星火可燎原。貢當紅色歷史挖掘整理工作大步邁開后,得到了區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大力支持,并獲得了全鄉各族干部群眾及貢當沿線退伍老戰士的熱烈響應、傾情幫助。2023年12月,“紅色美麗村莊”工作推進會暨原162團駐防貢當1營老兵座談會在陜西西安、甘肅蘭州隆重召開,曾在邊境貢當扎根奉獻的退伍老兵及本地干部群眾、業內專家學者等38人“千里連線”,共同為貢當紅色歷史文化挖掘保護建言獻策。在貢當鄉黨委誠摯號召下,近年來,全國各省(區、市)的87名革命前輩在網絡平臺分享貢當駐軍故事,形成長短文章71篇,共計34萬余字。2023年底,鄉黨委組織專業力量赴內地4省8市,實地走訪看望上世紀60至70年代貢當沿線服役老兵29名,搜集軍裝、書信、生活用品等各類革命實物100余件,拍攝口述歷史相關影像29條,為貢當紅色歷史挖掘保護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看望慰問貢當沿線服役老戰士
![]()
向無名烈士墓敬獻花籃
加強革命遺址遺跡保護,是全面用好紅色資源“富礦”的基礎性工作。今年6月,中組部已將吉隆縣貢當鄉貢當村評定為西藏自治區5個中央財政重點扶持建設的紅色美麗村莊之一,此次“紅色貢當”革命圖文遺物專題展的成功舉辦,也標志著貢當紅色歷史挖掘保護工作掀開了嶄新的篇章。如今,沐浴著黨恩成長的一代代貢當人,早已將傳承紅色故事、珍藏紅色記憶、孕育紅色文化融入了精神血脈。隨著革命歷史文化挖掘保護工作持續推進,貢當這張中尼邊境線上的“紅色名片”必將越發閃亮。
![]()
市民游客在日喀則市博物館“紅色貢當”專題展參觀
(注: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薛翔煒:1995年生,山西呂梁人,西藏吉隆縣貢當鄉干部。2016年至2018年在西藏邊防部隊服役,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留藏后,投身國防知識宣講、愛國主義精神宣傳和紅色歷史文化挖掘保護事業,受到國防部征兵辦公室、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通報表彰。2023年12月,入選日喀則市政協文史資料專家庫,受聘為市政協首批文史資料專員。曾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榮譽稱號。
![]()
作者:薛翔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