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井中女尸
乾隆三年的一個夏夜,山西澤州府高平縣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更夫老張頭披著蓑衣躲到王家大宅的門檐下避雨,心里直發毛。誰不知道這宅子半年前出了滅門慘案,一家十三口全部慘死,至今未破案。自那以后,這宅子就荒廢了,夜里常有怪聲,沒人敢靠近。
"這鬼天氣,真是邪門。"老張頭自言自語,忽然聽見宅內傳來"砰"的一聲,像是有什么東西倒了。他壯著膽子朝門縫里瞥了一眼,這一瞥不要緊,嚇得他魂飛魄散——院內分明有個白影一閃而過!
老張頭連滾帶爬跑到縣衙報案,驚動了當晚值班的捕快李大山。這李大山四十出頭,是縣里有名的老捕快,破過不少案子,唯獨對王家血案束手無策。
"老張頭,你是不是眼花了?這大雨天的,誰去那鬼宅啊?"李大山提著燈籠,帶著兩個年輕捕快,冒雨趕到王家大宅。
"真的!我親眼所見!白花花的一道影子,嗖地就過去了!"老張頭躲在李大山身后,不敢上前。李大山推開門,院內荒草叢生,在風雨中搖曳如同鬼影。他壯著膽子走進去,四下查看,并無異常。正要回頭責備老張頭眼花,忽然一道閃電劃破夜空,剎那間照亮了整個院子。東廂房窗邊,赫然映出一個白衣身影!
"誰在那里!"李大山拔刀喝道。白影倏忽消失。三人小心翼翼地靠近東廂房,推門而入,里面灰塵滿地,蛛網縱橫,不像有人來過。但眼尖的李大山發現,地上有一串濕腳印,尚未干透。
"真有人來過!追!"李大山順著腳印追蹤,直到后院古井邊,腳印消失了。
"師傅,這井好久不用了,井口還被石板封著,人不可能下去的。"年輕捕快說道。李大山沉吟片刻,讓人撬開石板。一股異樣的氣息撲面而來。井下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見。李大山讓人取來繩索和燈籠,親自下井查看。
![]()
井不深,只有兩丈左右。李大山腳踩到井底,燈籠一照,差點叫出聲來——井底赫然躺著一具女尸,面容如生,仿佛剛剛睡去,奇怪的是,尸體竟然未腐,身上白衣依舊整潔。更讓人驚訝的是,女尸手腕上戴著一只血紅色的玉鐲,在燈籠光照下,隱隱有血絲流動。
"這不是王家的女兒王秀英嗎?半年前就應該死了啊?!"李大山認出這女子正是王家大小姐。
2. 滅門疑案
半年前,高平縣首富王員外家發生滅門慘案,全家十三口人一夜之間全部喪命。死者包括王員外夫婦、兩個兒子、大小姐王秀英以及丫鬟仆役。令人奇怪的是,所有人都是中毒身亡,桌上酒菜中有劇毒,像是集體自殺。但王家家大業大,日子紅火,完全沒有自殺的理由。
現場勘察時,李大山發現幾個疑點:首先,大小姐王秀英的尸首不在其中;其次,王家悶倉柜被撬,大量金銀珠寶不翼而飛;最后,后院古井旁有拖拽痕跡,但井口被石板封死,當時撬開后并未發現異常。
案子轟動一時,上面派來專員調查,最終以"強盜入室搶劫殺人"結案。但李大山始終覺得事有蹊蹺,尤其是王秀英尸首失蹤,成了他心頭一塊病。
如今王秀英的尸體竟然出現在井中,證實了他的猜測——王家血案絕非簡單劫殺。
李大山將尸體運回縣衙,請仵作驗尸。結果讓人震驚:王秀英并非死于半年前,而是最近一個月內才死的!她胃中沒有毒藥,而是被掐窒息而死,手腕上有深深的勒痕。
"這怎么可能?"縣令大驚失色,"若是最近才死,這半年她藏在何處?為何現在又出現在王家井中?"
李大山拿起從女尸手上取下的血玉鐲,仔細端詳:"大人,一切疑點,恐怕都與這只鐲子有關。"
3. 血玉鐲傳說
李大山想起高平縣的一個古老傳說:明朝天啟年間,高平縣曾有一位玉匠,妻子難產而死,一尸兩命。玉匠悲痛欲絕,將妻子的血融入玉中,打造出一對血玉鐲,據說戴上它就能與陰間親人相通。但后來傳說這對鐲子被詛咒了,會給主人帶來不幸。
![]()
"傳說終究是傳說,"縣令不以為然,"或許這只是普通的紅玉鐲。"
李大山搖搖頭:"大人有所不知,王家血案發生后,我曾暗中調查,聽說王員外兩個月前從黑市高價買下一只血玉鐲,說是能保佑家宅平安。但買下不久,就發生了滅門慘案。"
"你的意思是,這鐲子真被詛咒了?"
"下官不信鬼神之事。這鐲子背后,定有人為的秘密。"
李大山決定從鐲子來歷查起。他走訪全縣玉器行,終于在一家叫"翠玉齋"的老店打聽到消息。老板告訴他,這種血玉鐲極其罕見,最后出現是在一個叫趙三的古董商手中。
"趙三?"李大山記起這個人,王家血案后不久,趙三就離開高平縣,據說去了京城。
更巧的是,李大山查到趙三與王秀英竟然是舊相識,有人曾見他們私下相會。
一切線索指向趙三。李大山立即請示上級,發公文到京城協助抓捕。半個月后,趙三在京城落網,被押回高平縣受審。
4. 情郎的秘密
趙三起初矢口否認與命案有關,只承認賣鐲子給王員外。但當李大山拿出血玉鐲,并告訴他王秀英尸體找到時,趙三面色大變,終于崩潰交代實情。
原來,趙三與王秀英早已私定終身,但王員外嫌趙三家境貧寒,堅決反對,還將秀英許配給縣太爺的兒子。趙三于是設下毒計,他先賣給王員外血玉鐲,然后暗中下毒,制造滅門假象。
![]()
"但我沒想殺秀英!"趙三哭訴道,"那晚她剛好去鄰村姑媽家探親,躲過一劫。回來后我發現她還活著,就騙她說家人不幸食物中毒身亡,讓她暫時躲起來,等風頭過了就帶她遠走高飛。"
趙三將王秀英藏在城郊一處隱蔽住所,每天送飯。秀英深居簡出,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么事,只聽趙三說官府在追查王家的仇人。
"那她怎么又死了?還出現在井中?"李大山逼問。
趙三臉色慘白:"一個月前,秀英偶然上街,聽人說王家滅門案是強盜所為,但現場種種跡象表明是熟人所為。她開始懷疑我,追問不休。我一時糊涂,怕她告發,就...就掐死了她。"
"為什么把尸體扔在王家井中?"
"我沒有!"趙三驚恐地說,"我把她埋在了郊外樹林里!怎么可能在井中?"
李大山緊盯趙三雙眼,感覺他不像在說謊。如果趙三說的是真話,那又是誰將王秀英的尸體挖出來,放到王家井中的?而且尸體為何半年不腐?
5. 另一個女人
李大山再次查驗血玉鐲,發現鐲子內側刻有幾個極小的字:"明月永相隨"。這不像玉匠的標記,倒像是情人的誓言。
他忽然想起什么,急忙調閱半年前王家血案的卷宗,仔細查看死者名單:王員外、夫人、長子王明、次子王亮、丫鬟春梅、秋菊...總共十三人。
![]()
"不對!"李大山猛地站起來,"王家應該有個叫明月的小丫鬟!"
他記起來了,王員外夫人身邊有個叫明月的小丫鬟,聰明伶俐,很得夫人喜歡。但案發后清點尸體時,因為尸體面目扭曲難以辨認,加上明月是外地人,無親無故,竟然沒人注意到她不在死者中!
李大山立刻帶人再到王家大宅,進行地毯式搜索。在西廂房丫鬟住所的床底下,他發現了一個暗格,里面藏著幾件女子衣物和一些干糧包裝,顯然有人曾在這里躲藏過。
"明月...明月..."李大山喃喃自語,忽然想到血玉鐲上的刻字"明月永相隨"。
他立刻下令全城搜捕明月。然而明月如同人間蒸發,毫無蹤跡。
就在一籌莫展之際,一個衙役來報:看守王家老宅的衙役昨夜見到一個女子身影在宅外徘徊,形似明月!
李大山帶人火速趕往王家老宅,果然在宅后小樹林中發現了一個簡易帳篷,里面有人生活的痕跡,還有幾件女子衣物。帳篷旁的土有松動痕跡,挖開后發現一具男性尸體,經辨認正是失蹤已久的更夫老劉頭!
"老劉頭是第一個發現王家血案的人,"李大山恍然大悟,"他一定看到了什么!"
6. 真相大白
全縣通緝令下發三天后,明月在鄰縣被抓捕。起初她一言不發,直到李大山拿出血玉鐲,她才淚如雨下,道出全部真相。
明月原本與王家次子王亮相愛,私定終身,王亮甚至在血玉鐲上刻下"明月永相隨"以示真心。但王員外發現后,大怒之下將明月貶為普通丫環,還要把王亮送去外地。
案發那晚,明月正在廚房幫忙,親眼看見趙三在酒菜中下毒。她想去報信,卻被趙三發現打暈,鎖在儲藏室的柜子里。等她醒來,全家已經毒發身亡。趙三正在搜刮財物,發現明月醒后欲殺人滅口,明月苦苦哀求,承諾永不泄露秘密,趙三才饒她一命。
明月躲在宅中暗格,靠存糧度日。那晚她看見趙三帶著王秀英回來,才知道秀英沒死。后來趙三將秀英帶走藏匿,明月才敢出來,但不敢報案,因為她沒有證據,怕反被趙三誣陷。
![]()
一個月前,明月偶然在趙三藏匿秀英的地方附近撿柴,偷聽到二人爭吵,目睹趙三掐死秀英后將其埋葬。她嚇得逃回王家老宅躲藏。
"那你為什么把秀英尸體移到井中?"李大山問。
明月低頭沉默許久,才輕聲道:"那夜暴雨傾盆,我心中不忍,想去給小姐燒柱香。到了埋尸地點,卻發現野狗正在刨土,已經露出了小姐的衣袖。我趕走野狗后,見土埋得很淺,擔心尸體再被野獸糟蹋..."
"所以你移尸入井?"李大山追問。
明月淚流滿面:"是。我不忍見她暴尸荒野,想起后院古井早已干涸,就將她放入井中,至少能留個全尸..."
"那尸體為何半年不腐?"
明月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瓷瓶:"這是夫人祖傳的防腐藥粉,西域商人所贈。案發那晚,我本打算用它來自盡,追隨王亮而去...后來我移尸時,見小姐面容如生,心中不忍,就用了這藥粉。"
"那老劉頭又是怎么回事?"
明月哽咽道:"那夜我移尸時,被更夫老劉頭看見。他威脅要報官,我只好告訴他部分實情,求他寬限幾日,讓我收集趙三的罪證。但他...但他欲行不軌,我掙扎中誤殺了他..."
"那晚引我們發現尸體的白衣人,可是你?"李大山突然問道。
明月搖搖頭,苦笑道:"那夜我確實在宅中,但穿的是黑衣。至于老張頭看到的白影...或許是風吹起了屋內的白布,也或許是..."她欲言又止,目光投向那口古井。
一切都明白了。李大山長嘆一聲,天道輪回,疏而不漏。一場血案,牽扯出多少愛恨情仇。
7. 尾聲
最終,趙三被判斬立決,明月因誤殺和隱匿案情被發配邊疆。血玉鐲作為證物被封存縣衙庫房,后來不知所蹤。
王家大宅從此徹底荒廢,再無人敢靠近。有人說深夜經過時,還能聽到井中傳來女子的哭泣聲,仿佛在訴說著那段被血色籠罩的往事。
只有老捕快李大山偶爾會想起這個案子,搖頭嘆息:"哪有什么詛咒的鐲子,不過是人心中的貪念和愛恨作祟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