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的TGS東京電玩展,不少熱門游戲展臺都排起了長龍。但我們在5號館逛展時,卻發現了另一番景象——如果將視線從主流大作上移開,會發現幾款氣氛平和的小眾作品。N08展位上,有幾款氣質特殊的游戲,共同組成了“挪威游戲”的參展陣容。
雖然“挪威本土游戲”并不為全球玩家所熟知,但其中有一款游戲,卻是世界范圍內家喻戶曉的經典IP改編:挪威工作室Hyper Games預定于2026年推出的《姆明:冬日暖陽》(Moomintroll: Winter's Warmth)。
![]()
《冬日暖陽》也算同工作室《史力奇奇遇記:姆明山谷之歌》的續作
《冬日暖陽》展臺的布置以森林的綠色為主色調。不到十平米的地盤上,主辦方總共放了三個試玩位置。即便場地已經有些狹窄,展方也沒有忘了在中間的放下經典的藍色姆明屋。兩扇窗戶里,迪琪和姆明祖先的人物形象在窗口搖頭晃腦。
![]()
與展臺風格一致,游戲實機畫面里,《冬日暖陽》的美術風格頗有一種兒童繪本的感覺。玩家需要操作著一只酷似白色河馬的角色“姆明”,在雪地里進行未知的冒險。
![]()
和許多靠童年情懷吸引玩家的獨立游戲不同,這一次,開發團隊要讓一個已經火了80年的全球IP重新煥發新生。對于“姆明”來說,真正的游戲冒險才剛剛開始——它的故事,其實比大多數人想象的都要豐富。
1
1945年,姆明誕生于芬蘭赫爾辛基,以兒童故事書的形式出版。
![]()
那時的姆明形象和現在還有很大差距
北歐茂密的森林催生出人們無窮的想象力,他們的神話故事里總是充滿著精靈的形象,比如風精靈西爾芙和森林精靈(這也是Labubu的靈感來源)。
![]()
初次看見“姆明”形象的人,很容易將這個雪白圓潤的小家伙當作是河馬。但事實上,居住在姆明谷的姆明一族,也被作者托芙·揚松設定為精靈。姆明全名Moomintroll里的“Troll”,正是北歐傳說里,一種來自山間的精靈。
![]()
在北歐,精靈被視為自然的守護者,而在姆明的世界觀里,它們也是與自然溝通的象征。
作為兒童文學,姆明的故事用詞簡單易懂。在故事的思想教育方面,作者很少說教,而是用心發掘友情、親情和人與人之間的純善。
在姆明和朋友們因為天氣炎熱而脾氣不好時,姆明會問主動姆明媽媽找一些事做,來分散注意力。而媽媽也沒有因為他的吵鬧而生氣,反倒很耐心地同姆明說話。她謝謝姆明能主動解決問題,并且“很高興你們能愿意不打攪我,你們可以去山洞里住幾天,等脾氣好了再回來。”
![]()
在姆明系列單純的世界觀里。充滿著愛與包容。這樣的內容和對話治愈又溫暖,自然能夠打動讀者。因此,它不僅僅受兒童追捧,也逐漸收獲成人的青睞。
故事書之后,繪本、木偶劇、動畫將姆明送到了更多人面前。姆明第一次走進中國人的視野,就是來自于1990年日本引進的動畫片《姆明一族》,兩廣地區的朋友可能更熟悉它的另一個譯名《小肥肥一族》。
![]()
隨著時代發展,姆明形象遠銷世界各地,而它的IP擴張,也沒有就此停止腳步。
就像有些老舊的房子經過改造修復,可以成為古鎮景點,再火一把,有些只能被拆掉,永久“死去”。IP也是一樣,適應新時代的活下去,無法適應的就淘汰成為回憶。
姆明無疑在“適應時代”這方面做得很好。
早在2015年,游戲《姆明:歡迎來到姆明谷》就已經上架手機商城,這是一款以姆明世界觀為背的農場模擬游戲。玩家可以操作姆明谷里面的角色,與姆明的朋友們玩耍。種田、做咖啡、出游、認識新朋友……仿佛自己也來到了姆明谷,過上悠然的世外田園生活。
![]()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部十年前的手機游戲,手繪風格的畫風似乎有些粗糙,玩法也比較簡單。在當時,以至到現在,都不是很熱門的游戲。
不過這部游戲,將此后一系列的姆明游戲基調都定了下來。《歡迎來到姆明谷》的游戲標簽上,寫明了適宜年齡為四歲+,可在社交平臺上,我卻看到不少成年人分享著他們精心裝點的農場。
![]()
姆明游戲,就如它這個IP一樣,早已不單單是面向兒童,它需要注重一些“合家歡”的游戲設計,既要讓現在的小孩子玩明白,又要讓已經長大的姆明IP粉絲們買單。換句話說,姆明游戲需要簡單且有玩法,童趣但不幼稚。
這種平衡其實很難,尤其姆明本身作為一個兒童向的IP,它的背景過于純粹,以至于可供發揮的部分很少。
它不能有血腥暴力,也不適宜去探討更陰暗復雜的故事。這種限制,很容易讓相關的游戲設計偏向“低幼”。比如早期的《姆明語言學校》,就只是使用姆明形象,來教學齡前兒童學習英語。
2
不過,Hyper Games還是做到了。2024年,《史力奇奇遇記:姆明山谷之歌》在Steam平臺和NS主機平臺發售。在游戲收獲的三千余條評論里,97%好評,好評如潮。
游戲的故事從春暖花開,姆明谷蘇醒開始。熱愛探險的史力奇回到姆明谷,卻沒有找到自己的伙伴姆明。在他離開的日子里,姆明谷被一群“公園管理員”們霸占,破壞了原本充滿自然生機家園。
而玩家要做的,就是通過慢節奏解謎,將公園管理員們驅逐,恢復往日的和諧與平衡。
游戲的配色飽和度低,清新自然,手繪水彩的風格鮮明,完美且真實地復刻了原著中的北歐風格繪畫,符合兒童IP的特色。
視覺演出上,間歇插入的動畫豐富了劇情敘事,帶來沉浸式的體驗。比起是一個游戲,它更像是可以互動的童話繪本。
你需要通過左右晃動搖桿,來切斷原木:

又或者引導哥谷,滅掉可能毀滅森林的大火:

游戲雖然沒有對于公園管理員們“惡”的直觀文字描述,但看到姆明谷里到處放滿了公園的標識,被破壞的自然,孩子們很容易就能領悟到大自然的重要性。
在游戲操作方面,沒有復雜的跑跳或者打斗,大部分時候都可以慢悠悠進行。只是偶爾需要玩家搬來石頭,放在河道中間,又或者是推動樹干,形成新的路。
![]()
但是在其他玩法上,《山谷之歌》一點也沒有因為是兒童向作品而敷衍。它在嘗試“蹲下”,與孩子的思維平視。
角色史力奇在以往的姆明故事里,是一個喜歡音樂熱愛冒險的角色。游戲里也賦予了他這個技能,玩家可以通過操作樂器,吹走擋住路的沙堆,或者引開小動物們。
其中一種小鳥的機制很有意思,當史力奇吹起風琴,小鳥會在空中盤旋,而當風琴聲音停下,它就會朝著最后面對的方向沖刺過去。游戲中并沒有給出這些機制的對應說明,而是玩家在玩中逐漸領略,頗有種任天堂的風格。

盡管是清新治愈的小游戲,《山谷之歌》里也放了一些“追逐戰”來挑戰玩家。在尋找姆明的路上,有一段黑暗的環境,史力奇身后有一只巨大的黑色陰影窮追不舍。玩家既要躲避追逐,又要操作著向前跳躍,雖然談不上恐怖,但連我這個成人都有些許緊張。

游戲甚至有潛行玩法。當玩家操作史力奇來到公園,計劃拔除掉所有標識時,需要小心躲避公園管理員的視線,否則就會被抓住——當然,游戲沒什么負反饋,被抓住也不會有什么嚴重后果,只是會得到一個“嚴厲的警告”,然后重新開始而已。
你也可以選擇將他們引到幽靈那里去,把管理員們嚇跑:

至少,《山谷之歌》是一部合格的IP粉絲向作品。一方面,它尊重原著,在游戲中姆明一家、史力奇等角色都保留了原著的核心性格特征。這讓熟悉原動畫的觀眾能夠在游戲中快速認出這些角色,并感受到他們的獨特魅力。
另一方面,即便是沒有接觸過姆明系列的玩家,也很容易被游戲平靜且放松的節奏吸引。
3
也許是《山谷之歌》給了團隊信心,《冬日暖陽》延續了解謎的游戲模式和繪本的美術風格,并融入了更深刻的故事背景。
從目前披露的游戲PV來看,這次我們的操作角色從史力奇變成了主角姆明。

PV中的姆明谷飄著大雪,姆明一族還在冬眠中。意外的是,小姆明提前結束了冬眠。從來沒有經歷過冬季的他,將獨自離開家前往冰雪覆蓋的山谷森林,進行全新的冒險。
PV里展示的實機畫面,姆明獨自在冰上滑行,掃開積雪,躲在石頭后面抵擋寒風。比起《山谷之歌》綠色清新的歡樂敘事,《冬日暖陽》色調昏暗,似乎讓人感到更加孤獨。
![]()
而從姆明的官方微博了解到,新作《冬日暖陽》的故事來源是小說《姆明谷的冬天》。這部原作的特殊之處在于,它是作者托芙·楊松創作的一本有些不一樣的書。
《姆明谷的冬天》之前的內容,還都比較偏向輕松和治愈,而到了這本,作者開始在內容上體現出更多陰暗和反思。“故事中姆明很多時候處在孤獨、痛苦、憤怒和恐懼中,他被迫要在一個不屬于他的世界中生存下來。”
作品雖然延續了姆明系列一貫的溫暖基調,卻在角色刻畫上加入了更多情感層次,使姆明不再只是單純可愛的符號,而成為一個真正有成長、有掙扎的角色。
隨著故事不斷深化,姆明游戲也在突破傳統兒童IP的邊界,嘗試與更廣泛的玩家產生情感聯結。《冬日暖陽》的出現,既是對“低幼化”刻板印象的突破嘗試,也是傳統IP在游戲化、代際共情上的一次有意義的進化。
![]()
這對于所有經典IP而言,或許正代表了一種趨勢:經典IP不僅能依靠情懷延續生命力,更需要在敘事和玩法層面不斷自我更新,以適應新的玩家代際和市場環境。而姆明的這條游戲之路,顯然還留有充足的想象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