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安哈爾特智能工程與可持續發展學院揭牌成立。
![]()
出席揭牌儀式的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校長約爾格·巴格丹表示,這一合作是兩校關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德教育交流的生動實踐。中德兩國擁有互補的產業體系與共同的發展愿景,能夠實現強強聯合、互惠共贏。他表示,德方愿與中方攜手,圍繞智能制造與可持續發展的辦學定位,持續深化在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地理空間信息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合作,共同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李建威表示,安哈爾特智能工程與可持續發展學院的成立,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外合作辦學事業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該校在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學院承載著推動教育國際化、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的重要使命。首屆本科生將分別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和自動化三個專業方向培養,成為中德合作辦學的“第一批種子”和國際化發展的新生力量。未來,雙方將持續完善管理與教學機制,深化校企聯合培養,打造國際合作辦學新標桿。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安哈爾特智能工程與可持續發展學院是經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的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批準號:MOE42DEA02DNR20252483N),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德國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共建。聚焦智能工程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與國際工程認證資質的復合型人才,畢業生獲中德雙學位。
學院開設專業如下:
-本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地理空間信息工程
-碩士: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資源與環境
中方: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構建以地球科學為主導,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學科生態系統,擁有34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2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A+學科(全國評估TOP 1)。
德方: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
德國聯邦州直屬公辦重點大學,德國教育部“卓越計劃”及國家級創新TOP29高校,歐盟“Erasmus+”成員,2023年入選聯合國十年發展項目。2025全球可持續發展大學排名169,德國TOP3。工程專業獲德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與工程教育ASIIN認證。建筑與設計專業德國專業排名第一,地理信息科學專業位居歐盟學科排名第一。
二、辦學特色
學院以“智能工程”與“可持續發展”為雙核定位,融合中德工程教育體系精髓,構建“德語強化+雙導師制+國際認證”的特色培養路徑。
雙學籍與雙學位:入學將同時獲得中德兩國重點高校學籍,合格畢業生將獲雙學位(兩國教育部互認)。
聯合培養與科研:中德雙師培養,1/3課程德國教授執教,符合歐盟和德國工程教育認證(ASIIN)。中德雙導師指導學術科研,直接參與企業賦能成果轉化。
工程師+語言證書:完成體系培養,獲得德國工程師證書、畢業獲得德語B2/C1等級證書。
升學就業雙通道:兩國深造保研,國內國外就業推薦(500強企業崗位 + 央國企海外崗就業),享受雙人才引進政策(海外學歷人才+海外高端技能人才)
三、培養目標
通過中德高等教育資源優勢互補,引入工業4.0工程人才培養體系,采用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培養兼具國際視野與家國情懷、學術科研與工程實踐能力的全球高端復合型人才。
四、培養模式
本科階段采用4年制培養模式,前三年國內階段學習專業課與德語,第四年選派達到德方入學標準的學生赴德方培養。所有滿足兩校畢業條件的學生均可獲得兩校頒發的學位證書。
五、招生計劃
2025年計劃招收本科生150名:
![]()
招生對象為2025年高考物理類/理科考生,無語種限制。錄取分數線參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普通同類專業分數線的95%-100%。須直接填報學院對應專業志愿,不接受調劑。
![]()
9月5日下午,自動化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開學第一課順利舉行。自動化學院曹衛華院長表示,學院將持續深化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創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與教學資源整合,為學生成才提供堅實保障。他鼓勵同學們樹立遠大理想,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努力成為智能工程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領軍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