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爆發了沖突,這也是2021年以來,塔利班和巴鐵之間爆發最激烈的沖突。
10月11日晚,阿富汗塔利班部隊在長達10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對巴基斯坦軍事哨所發動了協同越境打擊,攻勢覆蓋赫爾曼德省、帕克蒂亞省、庫納爾省、楠格哈爾省和霍斯特省等多個地區。塔利班方面首次由第201哈立德·本·瓦利德軍團公開承認對此次行動負責,并宣稱這是對巴基斯坦軍隊“侵犯阿富汗主權”的回應。這場沖突不僅造成數十名巴基斯坦士兵傷亡,更導致數個邊境哨所和基礎設施被攻占,甚至波及巴基斯坦重要城市拉合爾,局勢驟然升級。
![]()
這次沖突,塔利班部隊有2個明顯特點:
其一,作戰方式呈現現代化協同作戰特征。塔利班士兵大量使用2021年從阿富汗政府軍手中繳獲的美制裝備,在實戰中綜合運用火炮、迫擊炮和無人機等多種武器系統,對巴基斯坦邊境防線實施多點突破。這種具備立體化作戰能力的表現,遠超外界對塔利班傳統游擊作戰的認知。
其二,軍事行動的規模與范圍均屬罕見。不同于以往零星的邊境摩擦,此次塔利班在多個省份同時發動攻勢,形成全線壓境的態勢,顯示出其具備協調大規模軍事行動的能力。這種跨越廣闊地理空間的同步進攻,既體現了塔利班軍事指揮體系的成熟,也暴露出其戰略決心的堅定。
![]()
巴鐵到底對塔利班做了什么?導致突然爆發沖突呢?
其實,這次沖突的導火索源于雙方長期積累的矛盾。據塔利班方面稱,此次軍事行動是對巴基斯坦空襲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直接回應。巴基斯坦一直被指控對藏身于阿富汗境內的“巴基斯坦塔利班”(巴塔)高級成員實施定點清除,類似以色列式的精準打擊。盡管阿富汗塔利班始終否認窩藏巴塔組織,但巴基斯坦方面堅持認為阿塔為巴塔提供了安全庇護。這種相互指責使得兩國關系持續緊張,最終演變為軍事沖突的全面爆發。
值得注意的是,沖突爆發之際,阿富汗外交部長正在印度進行為期六天的訪問。雙方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塔利班當局罕見地表態支持印度對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主張,同時將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襲擊歸咎于其內部問題。這一明顯傾向印度的外交姿態,立即招致巴基斯坦的強烈抗議。
觀察人士認為,塔利班選擇在此敏感時刻強化與印度的關系,并在邊境采取軍事行動,絕非偶然。
那么,這次沖突印度是什么態度呢?
要知道,印度和巴鐵之間在不久前才爆發了沖突,巴鐵的殲10C也讓印度空軍大敗,這次塔利班和巴鐵之間沖突,印度態度自然非常明顯了。
首先,印度長期以來將阿富汗視為從西面牽制巴基斯坦的戰略縱深。當前塔利班在聯合聲明中明確支持印度對克什米爾的主權,并指責巴基斯坦的恐怖主義是其“內部問題”,這無異于一場外交革命。
其次,阿富汗外長對印度長達六天的訪問,本身就是印度這一接觸政策成功的標志。訪問的時機與邊境沖突的爆發高度重合,表明印度與塔利班的關系已經發展到可以進行實質性戰略協調的程度。印度通過這種方式,成功地在巴基斯坦的“后院”打入了一個楔子。
印度在此次事件中是多重地緣利益的獲得者。最直接的收益是,印度成功地在巴基斯坦西部制造了一個強大的戰略牽制。當塔利班在長達一千多公里的邊境線上對巴軍發動猛攻時,巴基斯坦軍方和情報機構不得不將大量資源和注意力從東部(即印巴邊境)轉移到西部。這極大地緩解了印度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和中夾地區的軍事壓力,實現了“以西制東”的效果。
另一方面,此次沖突也為地區安全合作機制敲響了警鐘。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同為中國的鄰國,不久前還共同參與了中國主導的多邊會議,一致反對美國重返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的企圖。然而,這種表面上的合作共識難掩雙方深刻的信任危機。
當前這場邊境沖突已超越簡單的雙邊摩擦,成為觀察地區政治走向的重要風向標。印度因素的介入、塔利班軍事能力的提升、以及地區國家間既合作又對抗的復雜關系,共同構成了一幅充滿變數的地緣政治圖景。隨著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長,該地區的安全形勢正朝著更加復雜化的方向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