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2日,由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與“渡過”平臺聯合主辦、廣州水墨村美術館協辦的《向下扎根 向上而生》青少年藝術作品展亮相在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廣東省預防醫學會精神衛生專委會學術年會”,成為年會上備受矚目的風景線。展覽以其獨特的視角與真摯的表達,為專業學術會議注入了深切的人文關懷與情感溫度。
本次學術年會匯聚了廣東省及全國從事精神衛生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臨床工作者、研究人員及管理人員參加。我們期待通過這次展覽,呼吁廣大從業者將“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結合,以更專業的服務、更完整的視角、更溫暖的關懷去理解和支持青少年心理健康。
![]()
渡過負責人李香枝老師受邀在年會上做了題為《渡過青少年生態療愈體系與復學聯合干預經驗分享》。
在分享中,香枝老師重點介紹了渡過搭建青少年生態療愈社區的思路和經驗,并基于當前青少年全病程治療與康復中的痛點,提出將“生態療愈社區”嵌入“醫-校-家-社”全流程中的思路。會上同時分享了渡過與“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的)經驗,以及“醫-校-家-社”可落地模式總結。
![]()
附:藝術展現場及部分展品介紹
![]()
![]()
大型互動裝置《越過山丘》(2025)成為展覽的視覺與精神核心。藝術家郭青從宋代名畫《千里江山圖》中汲取靈感,將畫中的象征性山體解構為現代鋼構框架,按由高至低的韻律錯落分布于展廳內外。青少年創作的詩歌葉片與手繪蝴蝶是這件作品的情感載體——葉片上鐫刻著他們的詩句,與裝置中的蝴蝶彼此呼應。當觀眾穿行于鋼構山丘之間,閱讀那些真摯的文字,觀看蝴蝶在結構縫隙中舞動,便完成了一場從困頓到希望的沉浸之旅。現場由觀眾和心青年共同制作的蝴蝶,更象征著瞬間的璀璨與破繭重生的希望。正如創作理念所寄托的:“我希望他們每一個人都能破繭而出,通過手繪的蝴蝶穿越山丘,飛向遠方。”
![]()
此外,復學營集體木藝作品《矛與盾》通過矛與盾的意象對立統一,展現成長中進取與守護的平衡;《情緒墻》以色彩為語言,真實呈現青少年情緒的多樣性與被接納的需要;《拼貼詩歌》系列則通過詞語重組,傳遞出少年們隱秘而豐饒的內心世界。這些作品共同構成了一幅真實、多元的青少年心理成長圖景。
![]()
我們見證,生命如何在困境中向下扎根,在希望中向上生長。這份由藝術點亮的生命力,將繼續照亮更多前行的道路。
《向下扎根 向上而生》展覽已圓滿落幕,但它所傳遞的信念與呼喚仍在回響。未來,渡過將繼續搭建此類跨界交流平臺,推動社會以更完整的視角、更溫暖的關懷去理解和支持青少年心理健康。
![]()
傾聽患者心聲,了解精神健康知識,探索青少年抑郁解決方案,關注獲取更多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