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阿拉伯人,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被欺負的一幫人。因為在多年的中東戰爭中,阿拉伯人一直都不是以色列的對手,似乎總是挨揍。
但是,估計很少有人了解,為什么這么一個常常挨揍的民族,會占據如此大的一片地盤呢?目前阿拉伯人為主的國家,大概有22個。
這些國家主要集中在中東、北非,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有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卡塔爾、巴林、阿聯酋、阿曼、也門、敘利亞、埃及、黎巴嫩等等。
這些阿拉伯國家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其實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亞、蘇丹等,也是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國家。
所以說,阿拉伯國家,其實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既然他們的戰斗力不強,為什么他們還能占據如此大的地盤呢?而且他們發明的信仰,為何能成為世界主流信仰之一呢?
![]()
從先、知在半島起家,到四大哈里發時代
他們將穆、圣稱之為最后一個先、知,原因是從基督教建立以來,冒充先、知的人數不勝數。稍微有點文化的人,都想憑借大教主的身份,吸食愚昧者的血液。因此,他們崛起以后,決定就此終結這一套路。
先、知剛崛起的時候,其實只有麥地那這一座城池,后來他們發展壯大以后,迫使麥加城中的貴族們屈服,這才占據了阿拉伯半島靠近紅海的這片沿海地區。阿拉伯人就此開始崛起。
所以說,先、知在世期間,只能說勉強統一了阿拉伯半島。這和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其實差不多。
只不過,先、知并非只識彎弓射大雕,他比較有文化。不僅給阿拉伯人留下了基本盤,而且還為他們留下了伊教。
有地盤,有人馬,再加上有當時相對比較先進思想指導,這支力量想不成功都難。
先、知走后,阿拉伯帝國進入四大哈里發時代,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阿拉伯人的共和時代。
![]()
這一時期,先后出現了4位哈里發,分別是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以及阿里。
第一,伯克爾時代,拿下大馬士革
伯克爾在位期間,阿拉伯帝國平定了半島上的叛亂,讓半島再次恢復統一。在公元633年,阿拉伯帝國攻克大馬士革,將勢力范圍擴大到了敘利亞。
第二,歐麥爾時代,占領整個敘利亞和埃及
于公元636年擊敗拜占庭帝國,占領整個敘利亞。那時候的敘利亞包括了如今的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約旦等地。
公元637年到公元642年,歐麥爾多次出征波斯薩珊王朝,致使該王朝走向衰敗。
公元639年,歐麥爾派遣的西征軍攻入了埃及,并且在公元642年占領了整個埃及。
第三,奧斯曼時代,占領波斯、北非等地
公元651年,奧斯曼時期的阿拉伯帝國,滅掉了波斯薩珊王朝,將勢力范圍延伸到了伊朗、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等地。
與此同時,阿拉伯帝國的西征軍,也征服了北非的利比亞,奪取了塞浦路斯、阿爾瓦德島、西西里島以及羅德島。
至于阿里時代,阿拉伯帝國第一次因為繼承權的問題陷入了重大紛爭當中。所以阿里時期,并未對外擴張。
![]()
倭馬亞王朝四處征戰的時代
阿里是先、知的堂侄、養子以及女婿,多種身份注定了他不可能平凡。他的妻子法蒂瑪,也是阿拉伯世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可以說是阿拉伯女性的榜樣。
所以奧斯曼被刺以后,阿里成為了第四任哈里發。但是奧斯曼所在的倭馬亞家族卻不認可這一結果,他們認為是阿里派人刺、殺了奧斯曼,所以阿里沒資格坐這個位置。
因此,倭馬亞家族的話事人、當時的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手握重兵,開始公開和阿里掰手腕。最終阿里敗給了穆阿維葉,穆阿維葉因此建立了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結束了四大哈里發時代。
后世支持阿里這一系的人,被稱之為什葉派,支持穆阿維葉這一派的人,被稱之為遜尼派。
倭馬亞王朝定都大馬士革,這本身就和之前盤踞在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帝國,做了一個切割。在穩定內部以后,倭馬亞王朝也開始了對外擴張。他們主要分成這么3條線路:
- 第一條向東:公元663年到公元671年,倭馬亞王朝征服了呼羅珊地區,也就是如今伊朗東北部。公元674年,倭馬亞王朝占領中亞的布哈拉地區,也就是如今烏茲別克斯坦的西南部。公元700年,他們征服了阿富汗,公元705年到715年,他們征服了中亞大片地區,一直打到了帕米爾高原。
- 第二條向北:倭馬亞王朝從公元669年到公元718年這段時間,先后3次北伐拜占庭帝國,多次圍攻君士坦丁堡,但全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他們也因此將勢力范圍擴張到了小亞細亞。
- 第三條向西:倭馬亞王朝占領北非大片地區,先后拿下了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地。公元711年,他們跨過直布羅陀海峽,攻入西班牙,滅了西哥特王國,統治西班牙781年之久。甚至在占領西班牙之后,進攻歐洲腹地,攻入過法蘭克王國。
所以說,阿拉伯帝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坐擁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疆土,主要是在倭馬亞王朝時代實現的。
![]()
阿拔斯王朝問鼎中亞、西域
不少人問,為什么阿拉伯人建立的信仰,會傳播到我們的大西北地區。其實這和唐朝時期的一場大戰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
唐朝是東方古代的巔峰時代之一,同樣也擁有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阿拉伯帝國幾乎旗鼓相當。
所以說,巔峰時期的唐朝,也曾經涉獵到中亞地區。當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滅了波斯薩珊王朝以后,波斯王子就曾經投靠過唐朝,唐高宗因此設立波斯都督府,隸屬于安西都護府。
公元750年,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覆滅,取而代之的是阿拔斯王朝。第二年,阿拔斯王朝和唐朝的安西軍,就爆發了一場著名的怛羅斯之戰。
其實在此之前,倭馬亞王朝就曾經多次與唐軍在中亞地區發生過摩擦,但從未擊敗過唐朝。因此當時的伊教向東只傳播到了阿富汗一帶,并未繼續向東發展。
但是怛羅斯之戰以后,情況就不同了。因為在這一戰中,由于葛邏祿人突然反叛,導致唐朝的安西軍大敗。
不過由于阿拉伯帝國內部剛剛完成了王朝更迭,內部矛盾十分尖銳,所以他們也沒有立刻東進。
看似這一戰并未改變阿拉伯帝國和唐朝的疆域,但我們要知道,公元751年,阿拉伯帝國剛剛完成王朝的更迭,正是一個新王朝走向崛起的時候。
而這一年距離唐朝走向衰敗的安史之亂,只剩下了4年時間。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一度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權。
這個時候阿拉伯人的信仰,逐漸覆蓋整個中亞,開始影響西域乃至整個大西北。如果怛羅斯之戰唐朝大獲全勝,或許阿拉伯人會選擇在東方戰略收縮,那么他們的那一套就傳不過來了。
![]()
現代還能叫得上號的民族,誰家祖上都不是吃素的
現在很多人可憐阿拉伯人,可憐伊教徒,無非是因為美西方在近現代,對阿拉伯世界的各種打壓。豈不知,在美西方涉足中東之前,難道阿拉伯人就過得很好?還不是照樣被土耳其人,被波斯人摁在地上摩擦嗎?
再往前推,那可是人家輝煌的歷史。在現代社會還能叫得上號的民族,你以為人家祖上是吃素的?一言不合就屠滅一座城的情況,簡直太常見了。
看看過去的伊朗,人家有自己的信仰,也就是祆教。結果呢?阿拉伯人來了一趟,這玩意兒直接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再說古埃及,那文明實在是太古老久遠了。結果呢?阿拉伯人來了一趟,古埃及人直接變成了稀有人種。
所以說,你所可憐的那幫人,人家祖上在征服周邊土地的時候,不僅一點也不可憐,反而非常強勢。要不你覺得為什么東南亞、中亞、西域、青甘寧這些地方,為什么也能流傳他們的信仰?目前地球上有18億人信奉他們的信仰,單純從生育率角度來看,他們未來或許才是主宰地球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