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 燒了嗎”
1944年,二戰尾聲,希特勒致電時任巴黎駐軍司令馮.肖爾鐵茨,下令在盟軍攻入以前徹底摧毀巴黎。
然而,他的電報無人回應,巴黎就在那天解放了。
一座讓希特勒嫉妒到想要毀滅的城市,一座從建成到現在依然是世界時尚中心的城市。
此之謂巴黎。
同樣時間線,作為抗戰大后方的大城成都,截止1944年12月,被日機空襲了30多輪次,出動戰機900多架次,時間跨度近8年。
![]()
成都巋然屹立。
從1853年到1870年,為期17年、由奧斯曼主導的現代巴黎重造工程,重新塑造了這座偉大的城市。
奧斯曼之前的巴黎,和民國時期的成都一樣,前者有塞納河,后者有錦江,但都沒有自來水,挑水工是日常工種;
也沒有現代排污系統,巴黎的紳士風范就是,男女同行街頭,男的會主動走內側,以防住戶潑出的污水,淋在女士的身上。
所有的江河,都會在世界的盡頭匯合
譬如塞納河與錦江。
所有偉大的城市,都能在各自的宿命里共情
猶如巴黎與成都。
![]()
拿破侖三世把構建現代巴黎的任務交給了奧斯曼,并讓他對標英國倫敦。
沒有想到奧斯曼當場表現了他作為史上最牛乙方的“奧曼”,直截了當回答:不,陛下,巴黎人不是倫敦人,他們需要的更多!
被現代學者譽為“城市規劃學科的創始人”的奧斯曼,以“筆直、布局、美觀”三原則,貫穿了巴黎現代城市建造的始終。
他并不滿足于將城市20個區域按照順時針方向排布。在宏觀的城市規劃之外,他也是個處女座般的細節控:對于主干道兩側新落成建筑的高度,嚴格規范市區建筑一般不能超過7層,建筑高度與街道寬度的比例應該在1.5:1到2:1之間。在臨街陽臺的裝飾上,全部使用統一規制的欄桿……
![]()
?奧斯曼之前的巴黎,生活污水就這樣排入了塞納河
比甲方希望的英式城市小花園給的更多,奧斯曼提出了要建更宏偉的“綠色巴黎”。
所以,巴黎西邊有了世界上可能最早最大的城市公園:布洛涅森林公園,緊接著,東、北、南有了文森森林、肖蒙山丘公園和蒙蘇里公園。
有人說,今天的巴黎就是奧斯曼的巴黎,就像有人說,現在的成都也是張儀的成都,高駢的成都。
1870年奧斯曼卸任之后,又過了50年,一位成都年輕人風塵仆仆來到了巴黎。留學之余,為了炒一份家鄉的宮保雞丁,他把巴黎工藝品市場里裝飾臺燈的海椒,買到了全城斷貨。
再后來,他力排眾議,在汽車還是稀有物種的1950年代,將人民南路的寬度,拓寬到了驚世駭俗的50米。
他就是著名作家、建國后成都首任副市長李劼人。
![]()
?1860年代,巴黎的街道被5.6萬盞街燈照亮
“布局、筆直、美觀”的奧斯曼巴黎法則,穿越近百年時空,在人民南路上恍然再現。
就像奧斯曼在香榭里大街兩側遍種樹木,人民南路至今蔚然大觀的雪松與欒樹,與萬里外的世界浪漫之都,遙相呼應。
從城市公園到公園城市的草蛇灰線,于此伏脈千里。
![]()
?1908年,成都東大街(攝影/羅琳·張伯倫)
有“東方左拉”之稱、出生在華興東街的劼人先生,回國后長期住在指揮街,后來開餐館“小雅”也在此街,直到最后定居三圣附近的菱窠,終劼人先生一生,都居住在錦江地界,似乎不是巧合,更像是骨子里根深蒂固的“錦江情結”。
先生飲過的錦江與塞納河水,猶如一個時代在體內激蕩回響,從“死水微瀾”,終于匯聚成了澎湃“大波”。
![]()
還是錦江,沿著李劼人菱窠故居,向東南方向前行5-6公里,一個全新的公園之城已經大城崛起,那就是三圣板塊。
如果將巴黎的市區地圖東西對調,16區所在的東南位置,就正好是三圣板塊。
![]()
16區的布洛涅森林公園,作為巴黎的千頃“綠肺”,從問世之初,就頻頻出現在藝術家和作家的筆下。印象派大師馬奈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描繪的就是布洛涅森林公園中的一場美麗的聚會。梵高更是耿直Boy,直接給油畫命名:《布洛涅森林的散步者》。
司湯達、莫泊桑、左拉、普魯斯特等大師筆下的故事場景,布洛涅森林是“常客”。在電影《龍鳳配》中,奧黛麗.赫本對男主角說:如果你去巴黎,一定要找個雨天去布洛涅森林。那里,別有人間。
正如布洛涅森林成就了巴黎16區的名流云集豪宅扎堆,在三圣,主城萬畝“綠肺”之于成都,自有劃時代的意義。
作為一個市民上菜市場買菜都忘不了順手買一束花的城市,成都人骨子里的審美與詩意,與萬里外的浪漫之都巴黎,雖東西有別但異曲而同工。
多年前就有成都本土媒體一語道破:成都人的浪漫,三圣花鄉承包了一大半!
這里,是成都平原第一朵茉莉誕生的原鄉。王家花園300年茉莉花香不絕,成為所有成都人啖三花的源頭;這里,還有傳承400年九代花王薪火相繼的鄒氏家族。
沒有在20年前去往三圣花鄉的路上,堵在嬌子立交下望著出城方向看不到頭的尾燈仰天長嘆的人,不好意思自稱老成都。
還是20年前左右,是成都最具審美力的一批人,率先重新“發現”了三圣:周春芽、何多苓、劉家琨、楊冕、許燎源、安東尼奧、呂克.牛頓……
三圣,藝術大師群星閃耀時。這些年里沒有來此看過一次展的人,不足以談藝術人生。
熟悉巴黎的人都知道,巴黎有大巴黎和小巴黎。而成都人用20多年的時間,在三圣,仿佛再造了一個“小成都”。
![]()
在這里,老成都已經難得看到的院落人家隨處可見,深街小巷花木掩映,外地人艷羨的成都慢生活,在此不是博物館式的存在,而只是生活日常。
這里,也號稱成都版的世界之窗。朋友圈點贊無數的“假裝在希臘”“假裝在摩洛哥”“假裝在南法”……的九宮格美圖,取景地有個共同的定位地址:三圣。
川西院子與摩天地標,美式拿鐵與蓋碗花茶,松弛感與國際范,藝術與生活,在三圣,沒有混搭一說,仿佛天然一體自成一格。
![]()
?萬畝綠肺、生態大湖,構成了迷人的三圣灣島生活圈
在時間的縱軸上,20余年間,仿佛也有兩個三圣,折疊在了同一時空,構成了一個立體的公園大城。
一個是2017年之前的三圣,四季花香,喝茶曬太陽、柴火雞、剛需,年輕人聚落、藝術,這些關鍵詞烘托出了區域的熱烈和溫度;
一個是2017年之后的三圣,整體規劃、降容、低密、純粹、豪宅、高精尖產業走廊,這些關鍵詞,讓三圣成為了代表主城錦江區角逐成都豪宅頂尖板塊的首發陣容。
“向東向南”,成都20多年堅持不變的城市發展戰略,向南已經南到了網友們戲稱的“澳大利亞”,而向東,隨著一條錦江大道串起的金融城三期、白鷺灣、林家壩、駙馬半島,時間,終于亮出了它深藏不露的答案。
二十年向東向南在此完成了時代的交匯,錦江與高新兩個學霸的聯手作答,三圣,正是三圣,成為了壓軸的大分。
還在笑三圣是個鄉的朋友,請允許我講一個真實的段子。
多聞如你,知道東郊烏龜壩是哪里嗎?幾十年后,它才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叫攀成鋼。而攀成鋼區域真正叫攀成鋼的時間,才區區23年。
就在26日,本土官媒報道,萬眾矚目的中國雅江集團,剛剛在成都注冊成立了三家公司。
其中,雅江集團成都分公司的注冊地,在錦江大道1666號(它和三圣的位置,可以自行度娘)
另外兩家雅江集團物資設備公司和和雅江集團招標公司,也在不遠的錦江區錦華路三段。
錦江,還是錦江!
![]()
任何一個城市板塊,豪宅的集中出現只是表象,造富人群的崛起才是豪宅板塊誕生的內因。
之于錦江區,更不例外。
錦江大道銜接金融城三期、林家壩、白鷺灣、駙馬半島,往西是總部大樓集群、城市天際線,往東是主城醇熟煙火,背后是萬畝生態綠灣,一條城市價值高光帶自然成型。這條含金量超高的價值軸線,自然也吸引了來自全城、甚至全國頂流買家的注意力,“金林白駙 ”已經成為具備國際化視野與審美的、成都新晉頂豪居住帶。
其中,起步更早、兌現更全面的駙馬半島,更已經是成都公認的豪宅生活圈“黃金坐標”。
真正懂得豪宅價值的人都明白,頂豪不是建在哪里都是神,“地段論”的精髓不只是“位于核芯”,而是“圈層的精準匹配”。成都可以有很多地理意義、配套意義上的“核芯”,但像駙馬半島這樣的“圈層核芯”卻不常有。
攤開地圖可以看看這里的資源到底有多頂:
DISCOVERY CHENGDU
背后是約15000畝三圣花鄉、約3000畝白鷺灣濕地,整個駙馬半島如同被包裹在綠灣之中;低密、純粹的土地也成為了板塊孕育高端圈層的基因,這里是主城最大綠肺,板塊容積率僅約1.5~2.4,可連片規劃土地約3000畝......
金融城、攀成鋼、川師等頂層商圈環抱,日常時尚消費與城市漫步,舉步即達;還有即將投入運營的商業綜合體錦官花城,將為區域進一步補充日常消費場景;
周邊醫療體系亦是全城頂流,區域內已投運華西醫院“一院三區”,錦江院區+華西附二院+華西口腔醫院;
擁有雙軌交織的便捷路網,將在年底通車的地鐵13號線一期、規劃中的9號線二期在區域內設置了兩個站點(梅香湖站、三圣花鄉站),疊加解放大道城市動脈,全城暢行無阻;
還有更至關緊要的核芯需求,“教育”。駙馬板塊已有20余所學校落地,其中不乏七中、鹽道街、成師附小等閃光名校,半島內七中育才駙馬校區即將建成,還規劃了成都公立王牌——成都三幼、成師附小駙馬校區,還有一所配套高中正在公開招標中。
當頂流買家將教育放入置業決策時,他們需要的便不只是“一套能上學的房子”,而是“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完整生活圈”。恰好,駙馬半島契合了這種決策思維。
種種高能級資源,最終薈聚成了駙馬半島與其他城市豪宅板塊的根本區別,自住圈層。這里不是冷冰冰的資產數字,而是有溫度、有厚度的生活容器。這里的頂流買家眼中,豪宅不應是孤島,對生活屬性的看重才是頭等要義。
臨金融城、主城低密腹地,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的價值底色,為區域注入了穩定性和成長性,形成價值托底;向上跨越的城市底色,又成為了居住圈層的天然篩選機制,造就了板塊的純粹性與高端性;而板塊本身高密度、高煙火氣的生活資源,則是留住這些純粹頂流買家的真實內核。
![]()
?駙馬半島規劃示意圖
這是駙馬半島能成為成都豪宅頂流的內因。坦言講,這絕非幾個出彩的零星項目可以實現的價值托舉,而需要造城級的統一藍圖規劃。
駙馬半島恰好如此。2021年開始,華發股份&錦江統建兩家國企就開始了對區域的深耕布局,先后呈現了錦江大院、錦江上院、錦江璞園、錦宸院等多個高端聯名款。6年8盤(已呈現5個),華發股份&錦江統建用實績,坐實了駙馬半島“造城者”的稱號。
除了締造高端居住標桿,華發股份&錦江統建更是積極參與區域建設的城市運營者,助力社區公建配套打造、優化區域配套,從公共道路到代建綠地公園、社區配套.....事無巨細的投入和參與,讓整個板塊都被納入到統一的“營城”邏輯中。
得益于這樣的打造邏輯,駙馬半島不僅是形成了物理意義上的豪宅集群,也在精神屬性上真正構建起了主城首個高端社群圈層。在華發股份&錦江統建的引領之下,這里擁有近80%的自住客群,并已經形成了一個超萬人的高階社區圈,近3000戶高端業主都在這里找到了質樸、直接的身份標簽認同。
在華發股份&錦江統建看來,社區不是“房子的集合”,而是“人的共同體”。為促成這種情感鏈接,他們在社群運營上著力頗深,并于今年正式搭建了華錦CLUB,以多盤聯動的方式,將包含錦宸院在內的多個高端項目會所體系有機連結,形成載體空間,近3000戶高凈值業主的圈層能量在此集中釋放。
華錦CLUB「暑期社群盛會」上個月收官,從花泳冠軍雙蔣親授的「水中芭蕾私教課堂」、LuLulemon品牌大使「瑜伽星級課堂」、中國武術六段楊鳳英的「太極問道」,兩個月近30場活動,為更多業主找到高階生活的精神共振。
華錦CLUB也不只是“組織活動“,更是為業主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讓原本陌生的“鄰居“,慢慢變成能一起聊天、一起互動的“朋友“。讓服務有溫度、鄰里有互動、圈層更純粹,才能讓業主真正感受到“家”的歸屬感。秉承長期主義,華發股份&錦江統建還將持續加大對社群圈層運營的投入。在他們的耕耘下,一種為純粹圈層定制的精英生活方式和一個熟人社區正徐徐展開畫卷。
![]()
![]()
當年入市,當年售罄,僅用了8月時間,就實現總銷售金額達40億元,上半年在成都銷售單價4萬+段位斬獲銷售套數、面積、總價三冠王。從入市以來就屢開屢罄,留給業界一個“一房難求”的傳說。
錦宸院今年寫下的這份戰績不可謂不優秀,也由此成為了成都樓市的頂豪超級IP。
而接下來,這個超級IP將迎來再一次“造城”級自我完善,近期,錦宸院雙子即將上新——錦宸院二期·上璽&錦宸院三期·觀著將帶動整個駙馬半島邁入下一個居住周期。
偉大的作品從來都需要傾注全部心力的細致打磨。對華發股份&錦江統建,對駙馬半島,對整個成都樓市而言,錦宸院都是一個堪稱母本級的頂豪作品。而即將上新的錦宸院雙子,要做的既是延續、也是突破。
要延續的,是錦宸院一期“自然、藝術、定制”的頂奢肌理,要再度突破的,是成都頂豪的產品標準,呈現雙子新品各自的獨到底蘊。在這樣的產品思考之上,二期上璽擁有一脈相承的重工高奢技藝和家族傳世的精神表達,而三期觀著則重點刻畫綠灣生態與國際生活的碰撞,以及花園式藝術生活場景。
![]()
上璽延續了一期的低密配置和“自然、藝術、定制”的高級底色,實現引自然入室,打造“一梯一門廳、一戶一庭院”的傳世感大宅。在約48畝的低密土地上,僅規劃了洋房+上下疊的純粹產品。
在產品細節上,基于一期的12項范式升級提煉出12項豪宅新標準,將隱奢、尊崇、藝術感的刻畫滲透入肌理。
沿用“金鑲玉”立面設計,無論用材或工藝都在呈現奢品級享受;綠洲浮島、綠島客廳,營造出安縵酒店式度假園林,中庭打造的一線海岸水景,互動感別具一格;在紅線外配建約4500㎡社區公園,將奢感大門隱于其中,形成“公園入戶”的別樣意趣;同時還配置了約4900㎡會所+架空層泛會所體系,融入更多社交化場景,將成為未來華錦CLUB的又一個圈層承載空間。
![]()
?錦宸院二期·上璽效果圖
![]()
DISCOVERY CHENGDU
占地約57畝的觀著,則將為成都頂豪帶來一次“超配平衡”。據悉,該組團將主推建面約155㎡起的洋房產品,為錦江區斷檔近10月的700萬級總價段重磅補倉。
項目攜手5A級設計天團共同執筆,致力于呈現“建筑消融于自然”的和諧格調:
將紅線外公園融入社區實現一體化打造,以游園形式打造多維立體庭院,增添居住的意趣感和自然沉浸感;首創運動社交主題的“立體浮島”雙會所,約3000+㎡的會所體系內,涵蓋兒童、閱讀、會客廳,比肩千萬級豪宅會所;
并營造多處超級場景打卡點,從景觀公園、儀式感大門、生機之環(車馬廳)到南庭院(賽事級籃羽館)、北庭院(燈塔懸浮書吧).......一切場景的搭建都圍繞著“造生活場”的思維,為社區注入長期生命力。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缺乏信心的樓市時代,但錦宸院卻用屢開屢罄的特殊姿態,打出了一場順風局。市場不止是驗證了它的跨周期能力,更是驗證了它超前產品觀的正確性:
當別人還在做單盤,它從一開始就秉承著“統一規劃”的營城思維;當別人開始卷工藝細節,它已經開始著力社群、圈層運營。
這就是錦宸院,永遠領先一個level。
?錦江東去日夜奔流?
時代風云 激蕩不息
一璽 在握
察微 觀著
撰文/Write Articles—Lee
視覺/Vision Design— solo 木魚
責任編輯/Commissioning Editor—余實
主編/Editor In Chief—陳昕
出品人/Publisher—李政
法律顧問/Legal Adviser—董山
成都,韋小寶開的那個書店
2024/10/30
可怕的內江人
2024/09/02
4張最像四川人的鄧小平照片
2024/08/19
溫江:李白一生未解之謎
2024/07/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