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共和國人口約1000萬,其中90%是阿塞拜疆族。
但全球阿塞拜疆族最多的國家并不是阿塞拜疆,而是伊朗。伊朗約有1500萬至2500萬阿塞拜疆族人,占全國人口的20%,是伊朗的第二大民族。
![]()
更有趣的是,伊朗西北部還有兩個以“阿塞拜疆”命名的省份:東和西阿塞拜疆省,省會大不里士是伊朗第五大城市,也曾是16世紀波斯帝國的首都。
為什么阿塞拜疆民族會同時分布這兩個國家?哪個才是正統?
![]()
?阿塞拜疆族的起源與分裂
阿塞拜疆一詞源于波斯語“受火庇佑之地”。公元前后,阿塞拜疆地區(現阿塞拜疆共和國與伊朗的阿塞拜疆省)屬于波斯文明范圍。
7世紀,阿拉伯帝國征服波斯,伊斯蘭教傳播入伊朗。此后,部分突厥民族西遷,與當地融合,逐漸形成阿塞拜疆族,信仰什葉派,語言屬突厥語系。
![]()
1501年,阿塞拜疆族建立的薩菲王朝,并且統一伊朗,確立什葉派為國教,開啟波斯帝國第三次復興。阿塞拜疆族雖然在伊朗的人口不如主體民族波斯族,但也在帝國中占據重要地位。
19世紀,衰落的波斯帝國與沙俄爆發戰爭,戰敗后將現在阿塞拜疆地區北部割讓給俄國,從此阿塞拜疆族被一分為二。
![]()
?南北阿塞拜疆的差異
北阿塞拜疆(今阿塞拜疆共和國)在蘇聯統治下世俗化、工業化迅速,宗教影響相對較小。蘇聯解體后于1991年獨立,成為以阿塞拜疆族為主體的國家,與土耳其關系密切,傾向“泛突厥主義”,對伊朗警惕。
![]()
南阿塞拜疆(今伊朗西北部)繼續留在伊朗。雖然語言文化與北方同族相通,但信仰、文字體系、政治制度差異明顯:伊朗是宗教國家,使用波斯字母;阿塞拜疆是世俗國家,采用拉丁字母。
?兩國關系與“大阿塞拜疆”爭議
阿塞拜疆國內民族主義者曾提出“大阿塞拜疆主義”,主張將伊朗的阿塞拜疆省并入本國,但引發伊朗強烈反對。
![]()
與此同時,伊朗境內的阿塞拜疆族人,雖然認同自己的民族身份,但普遍也認同自己是伊朗人。
許多伊朗重要人物,如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都是阿塞拜疆族。這一族群在伊朗政治、經濟中擁有較高地位。
?融合還是分裂?
盡管南北阿塞拜疆族語言相通,歷史相連,但被俄國割讓出去后,已經長期分屬兩個國家,加上文化、制度差異,使得兩者之間難以真正融合。
伊朗的阿塞拜疆族多認同自己是伊朗人,而阿塞拜疆共和國則在地緣政治上更靠近土耳其。
伊朗人普遍認為,現代的阿塞拜疆共和國是當年被沙俄強行割走的,伊朗的阿塞拜疆才是民族的“正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