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的電影市場,可謂愁云慘霧,不說頭部電影一部也沒有,就連腰部電影也欠奉,多部明星主演作品均遭遇滑鐵盧。
炒股的都懵逼了,傳媒電影股還有啥可炒?
《旁觀者》,票房86萬,主演陳坤、王硯輝、劉敏濤。10月23日宣布撤檔,僅五天后又宣布重新定檔11月1日,周末上映兩日票房不到90萬。
《女孩》,票房159萬。導演舒淇,拿了釜山電影節最佳導演。11月1日上映,周末兩天票房僅200萬出頭。
《下一個臺風》,票房444萬。李玉執導,張子楓、張偉麗、李心潔和姚晨主演的女性電影。10月25日上映,兩個周末下來票房不到500萬。
《陽光俱樂部》,票房540萬。導演魏書鈞,黃曉明、陸小芬、祖峰、賈樟柯主演的喜劇電影。10月25日上映,至今票房不到600萬。
《尋她》,票房0,由舒淇和白客主演。10月17日直接宣布撤檔。
![]()
這些電影其實都不是沒有明星的小成本片,但仍然帶不動票房。
擱在兩年前,同樣魏書鈞導演的《河邊的錯誤》有3億票房,張子楓主演的《我的姐姐》有8.6億票房。每一部的票房都超過上述總和。
![]()
電影市場遭遇寒冬,電影投資銳減,商業大片數量減少,就是整個行業所處的尷尬境地。影院沒有更多新映大片就吸引不到觀眾,電影片方賺取不到票房盈利,未來新片開機更加艱難,簡直進入“死循環”。
觀眾的電影審美在不斷提升,對好電影的標準也在逐年升高。電影人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突破自我、實現創作蛻變,同時還要緊緊把握住觀眾的情感脈搏,這或許是困難重重的創作,但也是電影人唯一能打造出爆款的路徑。
正如很多觀眾異口同聲的表達:“只要有好電影上映,我就愿意走入影院”。
說到底,不看,是因為電影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