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東哥解讀電商
作者:金珊
國慶放假歸來,發現在ChatGPT居然可以直接購物了。
“找一個耐用的登山包,預算300美元,要有獨立鞋倉。”如果向ChatGPT發出詢問,幾秒后,幾個符合要求的登山包推薦就會呈現眼前,選中一個,點擊“購買”,輸入配送的信息,使用信用卡、Apple Pay、Google Pay或Stripe完成支付,整個交易在聊天界面完成,甚至無需跳轉任何外部網站。
今年9月末,ChatGPT上線了“Instant Checkout”(即時結賬)功能,正式試水電商了。在所有流量變現的方式中,電商無疑是最高效的。周活躍用戶高達7億的ChatGPT開始做電商,會對現有格局產生什么影響?
![]()
化身AI導購員
和傳統電商模式相比,ChatGPT更像個超級導購員。傳統電商是在“猜”用戶需求,ChatGPT是先聊需求,再去篩選推薦。
之前大家都是在主動搜索商品,隨后電商會根據這些歷史記錄分析用戶過去搜過什么、看過什么,再推測他可能需要什么。比如你搜索過“瑜伽墊”,系統后續推送的全是不同款式的瑜伽墊,卻無從知曉你是想要初學者適用的加厚款,還是便于攜帶的輕便款,更不了解你選購瑜伽墊是打算居家鍛煉,還是用于健身房課程。
但ChatGPT 不一樣,它通過跟用戶對話,能直接讀懂用戶的小心思,需求本來就很模糊、很復雜。
以前搜索起點在谷歌的搜索框、亞馬遜的商品頁,現在ChatGPT 正把這個起點搶過來,變成自己的“對話窗口”。
![]()
ChatGPT的商品來自哪里?
雖然整個交易發生在ChatGPT的界面上,但是商家還是銷售的主體,負責后續的訂單履行和服務。商家目前來自兩家老牌電商,Etsy已經是首家合作伙伴,Shopify也正在接入。
Etsy于2005年成立,聚焦手工制品、古董等獨特商品,2022 年底有740萬活躍賣家、9400 萬活躍買家。Shopify是給獨立站提供服務的,加拿大電商軟件開發商,2006 年創立,業務覆蓋超 175 國,2022 年全球超 200 萬家企業使用,是出海常用工具。
ChatGPT和電商平臺各取所需。
跟Etsy、Shopify 合作后,它相當于 “借” 到了一個超大的 “商品倉庫”,從 Etsy 能拿到各種獨特的手工藝品,從 Shopify 能拿到大量品牌商家的貨。這樣一來,它就不只是個聊天工具,變成了能聊天、能直接買東西的一站式平臺。
另外,它還順帶推廣了自己的“ACP 支付協議”,想讓這套規則變成未來 AI 電商的 “通用標準”,有利于后期建設自己的生態。
顯而易見,Etsy和Shopify可以獲得流量。Etsy非標品偏多,傳統的搜關鍵詞模式下處在劣勢。現在跟 ChatGPT 合作,就能把這些商品精準推送成交。Shopify就更不怕了,因為獨立站就是為了去中心化,不依賴大電商平臺,做多個入口。商家做獨立站也缺流量,需要采買,成本很貴,對接 ChatGPT 相當于獲得了一個新流量入口。
目前ChatGPT還有很大的局限,只支持單件商品購買,沒有購物車功能,現在只面向美國地區。
![]()
ChatGPT動搖搜索根基
當下是靠傭金。
可以看出,ChatGPT要靠了解需求再做推薦的模式。所以真實的推薦是根基。ChatGPT也表示自己主要會根據商品特征和用戶的需求做推薦,不會因為商品投放了廣告來決定推薦的排名。
ChatGPT會對成交的訂單收取少量的服務費,主要是賣家支付,不會加到消費者購買的價格上。
雖然目前看來,ChatGPT只賺傭金,但是因為流量足夠大,未來還是很有增長空間的。據Marketplace Pulse推算,即使只有2%的產品對話促成交易,平均訂單價值70美元,也能產生55億美元的年交易額。有媒體估算,這是Etsy全球市場的一半。
在電商數據分析網站ECDB公布的2024年美國電商平臺排行榜中,按交易額計算Etsy位列第九名。
所以ChatGPT的電商模式跑通,后續真的會在美國的電商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
ChatGPT并不是切走了亞馬遜和谷歌的蛋糕,而是在動搖這兩者的廣告根基。廣告的毛利率很高,也一直是現金牛的業務。亞馬遜電商的競爭壓力很大,很多商家每年都會花大量資金進行投放,來換取搜索后的前排展示。谷歌也同樣如此,也是電商很大的流量入口。競價排名的邏輯下,賣家都需要高投入才能維持高曝光。
亞馬遜和谷歌也一直通過這種占地收租的模式獲得不少收益。
亞馬遜2024全年廣告業務收入高達5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04億元),搜索廣告占比高達70%到85%。谷歌2024年廣告業務收入9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00億元)。
現在ChatGPT正在打破這種固態的模式,所以會給中尾部商家更多機會。可能也會吸引一部分商家建立自己的獨立站或者加入Etsy來獲得流量的曝光。
或許對未來的海外電商來說,只靠投流無法保證生意的長久性,了解用戶需求,緊跟需求變化,才能在AI的大趨勢下持續性增長。
![]()
ChatGPT做電商也有難點。首先是用戶心智,怎么轉變自己原來的形象,需要后端商品的豐富,可能現在的商家無法滿足全品類的需求。畢竟海外還是亞馬遜一家獨大,也會對ChatGPT做出防范。還有信息的甄別,ChatGPT 的推薦并非憑空產生,其背后嚴重依賴網絡上人類創作的評測、評論和文章,怎么甄別信息的真假是一個問題。如果AI侵蝕了內容創作者的流量和收入,可能導致網絡上有價值的內容減少,從長遠來看,反而會損害AI自身推薦系統的信息基礎。
可以看出ChatGPT擁有流量之后,開始變現了。母公司OpenAI在2025年的營收預計僅有127億美元,還處在虧損中。這和5000億美元高估值顯然不匹配。但掌握用戶信息和習慣后,賺錢不是難事。AI重塑電商的時代即將來臨。
未來國內電商有沒有可能出現同樣的產品?
參考資料:
1.增長工場:ChatGPT 硬剛亞馬遜 AI電商第一槍打響了
2.藍海億觀網:ChatGPT做電商,攻入亞馬遜的腹地
3.王智遠:如何看待Chat GPT做電商?
頭圖由即夢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