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報道,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多地政府機關食堂向公眾開放,成為假日旅游的一道獨特風景。比如,重慶榮昌區政府食堂僅在10月1日中午就有2700人用餐。政府機關食堂的優勢是價格“親民”。九個小菜僅需58元,3個人吃,人均不到20元,讓游客享受到旅途中實實在在的實惠。此外,政府機關食堂食品安全有保障,讓很多游客吃得放心。
![]()
于是,就有不少網友提出,為什么政府機關食堂不外包,而學校食堂卻全部都外包呢?先來說一下,政府機關食堂不外包的兩大原因:
一個是,政府機關食堂最重視的是食品安全問題。去政府機關食堂吃飯的人都是公務人員,食品安全必須萬無一失。所以,會在采購、清洗、烹飪、配送等環節都是封閉式監管。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食堂外包帶來食品安全風險。
![]()
另一個是,政府機關食堂不以盈利為目的,它的設立是給公務員提供的內部福利,以及為穩定體制內人員的隊伍、保障工作高效運行。所以,政府機關食堂飯菜的價格制定的非常低,即使出現虧損的情況,每年也會由財政資金進行補貼。顯然,政府機關食堂的核心目標并非盈利,而是為體制內人員提供保障與激勵。
與政府機關食堂不同,學校食堂之所以會出現全部都外包的情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學校將食堂外包出去,是為了減輕負擔。因為,學校的主要功能是教書育人,如果食堂還要自主經營,就需要校方投入大量的精力。如果將食堂外包給專業餐飲企業來打理,這樣校方就可以從繁瑣的食堂管理和運營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的精力專注于教學。
![]()
第二,引入專業的團隊和競爭機制。如果讓學校來自主經營食堂,就很難在規模化采購、成本控制、菜品研發和服務質量上做得令人滿意。而如果引入專業的團隊,在以上這些方面肯定要比學校更好。
此外,學校在引入專業的團隊來管理食堂之時,還要引入競爭機制,進行市場化招標,這樣既能夠控制菜品的價格,又能提升飯菜口味的多樣性,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
第三,采取外包模式可以省去不少麻煩。學校引入外包模式之后,就無需對廚房的設備進行投入,也不必關心廚師團隊的薪資待遇。這樣就可以省下大量的資金投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外包企業出現經營和食品安全問題,那么學校管理層也不必承擔責任。
![]()
總之,機關食堂與學校食堂不同。機關食堂是更注重于食品安全、低廉的價格,主要是為體制內的人員提供優質餐食,這是作為一種福利待遇,目的就是要穩定隊伍、保障工作高效運行。而學校食堂外包的目的就是為了減輕校方管理負擔、專業團隊能夠更好管理學校食堂,以及外包模式能減少校方的投入和轉移主體責任。兩者路徑選擇各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