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所涌現的人物讓人記憶猶新。不過,《水滸傳》也是一部諷刺小說,梁山108好漢并非都是揚善除惡的大俠。
好比有這么一位人物,他名滿天下,所作所為卻讓人不齒。此人在金庸筆下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當世魔頭,就連明教教主也被他所殺。
在《倚天屠龍記》里,金庸借著張三豐和常遇春的談話,提及了明教。明教原型乃食菜式魔教,早在唐朝就由波斯傳入了中土。
![]()
到了元朝末年,明教在陽頂天的帶領之下蒸蒸日上,而陽頂天卻為了個人感情走火入魔,死在了明教的密室里。
金庸還這樣寫道,布袋和尚對張無忌說道:“我教教義是行善去惡,眾生平等,若有金銀財物,須當救濟貧眾,我教眾不茹葷酒,崇拜明尊。明尊即是火神,也即是善神。只因歷朝貪官污吏欺壓我教,教中兄弟不忿,往往起事,自北宋方臘方教主以來,已算不清有多少次了。”張無忌也聽到過方臘的名頭,知他是北宋宣和年間的‘四大寇’之一,和宋江、王慶、田虎等人齊名,便道:“原來方臘是貴教的教主?”
無獨有偶,早在《射雕英雄傳》里,金庸就頻頻讓梁山好漢的名字出現在他人的談話之中。
好比在牛家村,曲三提及了郭嘯天的先祖乃梁山好漢郭盛;丐幫長老與黃蓉交手之時,施展的杖法竟是魯智深的瘋魔杖法;反派人物梁子翁所使的拳法則是燕青拳法……
看到沒有,《水滸傳》里的人物真實存在于金庸架構的武俠世界里,方臘則成了明教的某一代教主。而方臘之死,便與一位極具爭議的水滸好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
提及《水滸傳》,很多讀者都能娓娓道來。
作者施耐庵妙筆生花,他在《水滸傳》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他們共同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江湖畫卷。
這些人物或忠或義、或勇或謀,他們的故事展現了社會的黑暗與不公,也凸顯了人性的復雜與多變,成為文學史上不朽的經典形象。
好比魯智深,他堪稱是俠義的化身,豪爽直率、嫉惡如仇。為救金氏父女,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盡顯英雄氣概;在大相國寺,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力大無窮令人驚嘆。他一生灑脫不羈,最終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圓滿收場。
林沖本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安分守己,卻被高俅等人逼上梁山。他隱忍退讓,卻在風雪山神廟后徹底覺醒,手刃仇人,走上反抗之路。
![]()
宋江是核心人物,他仗義疏財,人稱“及時雨”,在江湖上威望極高。然而他深受封建忠君思想影響,一心渴望招安,雖實現了短暫的名正言順,卻也將兄弟們引入了悲劇深淵。
沒錯,宋江便是那位極具爭議的“好漢”,盡管他穩坐聚義堂第一把交椅,可在不少讀者看來,宋江為了榮華富貴,竟帶著梁山兄弟踏上了招安這條不歸路。
實際上,梁山鼎盛時期無人能敵,兄弟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逍遙自在、快活瀟灑。可宋江卻因個人忠君思想,忽視兄弟們對自由平等的追求,讓他們淪為朝廷鎮壓其他勢力的工具。
在招安后的征戰中,梁山好漢死傷慘重。方臘一戰,眾多英雄豪杰命喪黃泉,曾經熱鬧的梁山陣營元氣大傷。而宋江卻仍沉浸在為朝廷效力的幻想中,未曾考慮兄弟們的生死安危。
此外,宋江為人表面仗義,實則城府頗深。他利用自己的名聲和手段,將許多好漢拉上梁山,卻又在關鍵時刻為了自己的名聲和地位,做出一些讓兄弟寒心的決策。這種自私與虛偽,與他“及時雨”的名號形成鮮明反差,令讀者深感不齒。
![]()
然而在金庸筆下,宋江卻成了一位魔頭。
原來在北宋末年,方臘帶領民眾在浙東起事,與朝廷抗衡。
金庸筆下的方臘可以率領百姓與腐敗的朝廷對抗,顯然是心系黎民百姓。而宋江為了一己之力,竟助紂為虐,甘愿淪為昏君宋徽宗的鷹犬,帶著梁山108好漢圍剿方臘。
如此看來,金庸筆下的宋江就是一個貪圖榮華富貴的反派,而且還是一個魔頭。
看到“魔頭”二字,是不是很難與宋江聯系在一塊?
![]()
實際上,歷代明教教主都練成了乾坤大挪移,方臘也不例外。而且據《射雕英雄傳》記載,《九陰真經》的作者黃裳之所以躲入密林藏了三十幾年,正是被方臘追得走投無路。
可方臘這么一位大高手,卻被宋江活捉繼而扭送朝廷,死在了千刀萬剮之下。
顯而易見,金庸若將宋江、方臘以及梁山108好漢的故事鋪開來寫,宋江必然練成了一門神功,否則怎能率領108好漢攻城掠寨、擊殺方臘?
而宋江練成的這門神功多半是一門邪功,宋江久練之下性情大變,這才由群豪稱贊的“及時雨”墮落成利欲熏心的不齒魔頭。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