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聞訊: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隨著我國“精神衛生服務年”相關建設的深入推進,公眾對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工作的關注程度持續提升。記者從天津市安定醫院(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獲悉,本市兒童青少年與老年人群體的心理問題呈上升趨勢,且求助行為與季節、學業周期、家庭關系等因素密切相關。該院多策并舉構建更加系統、更溫暖的心理支持網絡,為“一老一小”筑牢心理健康防線,讓人人都能享有心理健康服務。
兒童青少年:學業壓力與親子關系成心理困擾主因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約七分之一的兒童和青少年遭受精神障礙的影響。盡管過去30年間,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病例數減少了21.9%,但年齡標準化患病率卻上升了4.8%。近年來,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接診量呈穩步上升趨勢,問題類型也呈現出明顯的年齡特征。”天津市安定醫院(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科科主任孫凌介紹說,從門診情況來看,小學生(6-12歲)以發育性問題(如多動、注意缺陷、抽動、學習困難、交往困難等)、軀體化問題(非器質性頭疼、腹痛、心慌、手抖等)、行為問題(如沖動、易怒、對立違抗等)為主;中學生更多面臨情緒問題,如學校恐怖、心煩、壓抑、人際關系問題和家庭問題等;大學生則以人際關系、適應不良較為多見。
“就診的兒童與青少年患者中,小學階段排名第一的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中學階段則是抑郁障礙。”孫凌主任介紹。
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日益突出,對個人、家庭及學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天津市教育與衛生部門聯合支持下,天津市安定醫院(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在天津市中小學校全面開展醫教結合的“心理守門人”項目,旨在提高中小學校教師的心理健康服務能力,維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守門人由學校班主任教師(一級心理守門人)、學校專兼職心理教師(二級心理守門人)和專業心理衛生人員(三級心理守門人)組成,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學生心理健康排查、心理守門人實訓及培訓、學生心理健康團體輔導、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轉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督導及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指導等。
僅今年上半年,“心理守門人”項目即對本市近萬名中小學生進行了排查,檢出抑郁情緒762人、焦慮情緒476人,及時給予心理干預。篩查出的200名重點心理問題學生由專業的精神衛生人員開展定性心理訪談,給予學校和學生針對性的心理健康維護建議,并及時轉介。三級心理守門人及時解決一、二級守門人提出的問題,給予指導,化解學生各類心理危機80余起。
天津市心理援助熱線的數據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趨勢。截至2025年8月底,心理援助熱線12356共接聽兒童青少年來電1300余通,咨詢的問題中“與父母不和”占比15.3%,“抑郁情緒”占10.2%,“對學習狀況不滿”占6.1%。來電高峰集中在開學半個月后、期末考試前和開學前,顯示出學業周期對心理狀態的顯著影響。
為應對這一問題,天津市安定醫院(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針對兒童青少年開展特色診療與服務,如家庭治療、游戲治療、藝術治療、團體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成長夏令營等,并攜同營養科和神經調控中心等相關科室,通過綜合性干預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駕護航。“每一個孩子的心理問題,背后往往是一個家庭系統的反映。”孫凌強調,家庭治療在兒童青少年心理干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呼吁,家長需了解孩子在每個年齡段的心理發展特點,科學陪伴,與孩子共同成長。
老年人:孤獨與人際矛盾加劇心理負擔
相比青少年,老年群體的心理問題往往更隱蔽,也更易被忽視。天津市安定醫院(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門診與病房收治情況顯示,老年期抑郁癥、癡呆伴發的精神和行為異常、老年期焦慮癥是就診患者中排名前三的問題。
本市12356心理援助熱線統計也顯示,2025年以來老年人來電400余通,主要問題包括與子女矛盾(11%)、夫妻不和(8.1%)、鄰里糾紛(6.4%)。冬季是老年人心理困擾的高發期,寒冷天氣與戶外活動減少加劇了孤獨感。
“社會對老年心理普遍存在兩大誤區,一是病恥感強,排斥就診;二是把心理問題等同于正常衰老,錯過干預黃金期。”該院老年科主任孫達亮指出,認知障礙的早期信號是近期記憶力下降,抑郁癥則表現為懶言少語、食欲減退,焦慮癥常伴隨過度擔憂和睡眠問題。孫達亮主任強調“早識別、早干預”,是老年人延緩病情發展、提升晚年生活質量的關鍵。
為進一步助力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天津市安定醫院(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開設了針對老年人的特色診療服務,包括老年認知/行為障礙特色專家門診,半開放式老年精神科住院病房,物理調控治療(經顱磁刺激,電刺激等),認知康復訓練,持續開展的護理講座、老年精神健康科普等。
孫達亮主任呼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會的關注與支持,如社區可以在養老服務中心設立“心理服務角”,配備專業心理咨詢師,提供矛盾調解和團體支持服務,對空巢老人定期探訪等,“好好照顧老年人的心情,是他們開啟晚年幸福的重要一步”。
專家呼吁:多策并舉筑牢天津市民心理健康防線
除上述特色診療服務外,為全周期守護好人民公眾的心理健康,天津市安定醫院(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積極籌建亞健康中心,現已開工建設,將于2028年6月竣工。亞健康中心秉承“去醫院化”理念,將人文情懷厚植于醫療服務體系當中,將積極消除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恥感”“忌諱感”,幫患者放下心理包袱,主動尋求治療,實現把精神疾病治療延展到前端預防為主、盡早預防與治療的目的。
天津市安定醫院(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多策并舉提升精神衛生與心理診療服務,旨在讓“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務”,這不僅是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更是需要家庭、學校、社區、醫療機構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醫院將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家校協作、社會聚力,共同筑牢市民心理健康防線。(津云新聞記者 趙穎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