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料到,曾經讓中國游客瘋狂搶購的泰國榴蓮,如今竟成了果農們的夢魘!
市場上堆積如山的榴蓮、紅毛丹和芒果,在熱帶烈日下散發出酸腐的氣息,蒼蠅成群結隊如同烏云蔽日。果農們蹲在攤位前,默默抽煙,用泰語嘀咕:“中國游客都消失了?”
這一切,還要源于泰水果攤上的一句標語:不要摸,按了就得買!
根據山河新聞報道,在曼谷考山路、普吉島巴東海灘等中國游客密集區,幾乎每個水果攤前都豎著白底紅字的警示牌:"按了就得買"" 摸一下賠 100 泰銖 ",甚至有攤主直接標注" 只為中國游客準備 "。這些標語只用中文書寫,沒有泰文或英文對照,仿佛給中國游客量身定制了一套" 特殊規則 "。
![]()
這一針對中國游客的歧視性標語點燃了中國游客的怒火,一位北京游客在社交媒體分享經歷:"我只是輕輕碰了下榴蓮,攤主就沖過來用中文吼 ' 按了就得買 ',周圍人都盯著我看,感覺像在被羞辱。"
事件迅速在中文網絡發酵,# 泰國水果滾出購物車 #話題閱讀量超 5 億次。網友們翻出舊賬:清邁 "水果西施" 對中國游客雙倍收費、曼谷餐廳菜單 "中文價" 比泰文價高 30%、芭提雅出租車司機故意繞路等。這些積累的不滿,在 "中文警告" 事件中徹底爆發。
據泰國旅游協會統計,2025 年 4 月中國游客赴泰人數同比下降 42%,部分熱門旅游區的水果攤銷售額暴跌 30%。
![]()
泰國水果攤的“黃金時代”就源于大量中國游客涌入泰國,他們的消費能力讓水果攤主們笑逐顏開。泰國的水果榴蓮、山竹、芒果等熱帶水果,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是深得中國食客的青睞,尤其是榴蓮,憑借著濃烈的味道和滿滿的果肉,幾乎成為了中國游客赴泰必吃的“國民水果”。
![]()
在曼谷的夜市里,榴蓮攤前總是擠滿了手持人民幣的中國游客。攤主們甚至自學中文,喊出“甜過初戀”、“包熟包甜”這樣的俏皮話,恨不得把“歡迎光臨”寫在額頭上。
那時候,泰國的水果攤成了“中文標語展覽”。從“榴蓮刺客”(暗示價格高昂)到“山竹皇后”(贊美品質),都緊盯中國游客手里的票子。數據顯示,中國消費了泰國 60% 的榴蓮、70% 的山竹和 45% 的龍眼。
![]()
不過,好景不長,在中國,許多消費者習慣在購買水果時通過“摸一摸,捏一捏”來判斷水果的成熟度,尤其是像榴蓮這樣的熱帶水果,它的成熟度對于口感至關重要。
![]()
在國內,大家也這樣挑水果挑了幾十年,從來沒人說啥。沒想到,出了國門到了泰國,竟然被泰國攤販貼臉開大。“眼看手不捏,捏了就要買”、“水果不能按壓,壓了就要買”。這樣的標語,自2019年開始出現。看得多了,中國游客也難以掩蓋內心的憤怒。一邊賺著你的錢,一邊嫌棄你素質低下。
![]()
社交媒體上,“泰國水果滾出購物車”成為熱門話題,網友們紛紛調侃:“按了就得買?那我多看兩眼是不是得娶回家?”
諷刺的是,這些標語反而成了“反向營銷神器”。有博主在視頻中打趣道:“以前去泰國是為了實現‘榴蓮自由’,現在去則是為了挑戰‘榴蓮禁忌’——摸一下真的會被罰款嗎?”
抵制的效果立竿見影。泰國農業部門的數據顯示,一些水果攤銷量驟降30%,倉庫里的榴蓮堆積如山,甚至開始發霉。果農們不得不通過直播“榴蓮泡面”和“山竹燉雞”來尋求出路。曼谷有攤主委屈的說,以前一天賣1000斤都是小意思,現在一天賣100斤都難,還有攤主嘗試用升級版的中文標語挽回局面,比如“按一下打8折”、“中國美女免費品嘗”,但為時已晚。
顯而易見,“摸了就得買”這句標語的出現,直接將曾經熱烈的消費者需求轉化為滯銷的果實。為了迎合中國游客的需求,攤販們甚至開始修改標語,試圖以更為溫和的語言來安撫消費者。可是老話說“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中國游客已經失去了對泰國水果市場的信任,單純的折扣和語言修改短時間也彌補不了商販之前所犯下的錯誤。
![]()
泰國的情況對全世界其他市場明顯是一個教訓,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對單方市場的歧視與 "區別對待" 尤為敏感。
當歐美游客看到的是 "Please don't squeeze"(請不要擠壓)的溫和提示,而中國游客面對的是 "按壓了就要買" 的警告時,而且這些標語只用中文書寫,沒有泰文或英文對照,仿佛給中國游客量身定制了一套" 特殊規則 ",這種差異化管理極易引發抵觸情緒。汕頭大學的研究顯示,87% 的中國游客認為 "只針對中國人的規則" 是一種隱性歧視。
![]()
當 "泰國榴蓮自由" 遭遇尊重與信任沖突時,國內 "平替" 市場正在崛起:早在2023年,中國本土榴蓮種植取得突破,國產榴蓮的種植面積與產量的大幅增長,2023年共有1400畝榴蓮樹已實現掛果,總產量達50噸。
2024年榴蓮樹掛果面積將增加至4000畝,總產量將達到250萬噸,主要品種包括金枕、干堯、貓山王。如今,我國海南三亞已經種植了一萬多畝榴蓮,不僅培育出了如香草榴蓮這樣的特色品種,還成功引進了東南亞的優質品種,比如貓山王榴蓮。樹上熟技術使國產榴蓮價格降至每公斤 30 元。
![]()
另一方面,越南、菲律賓等國優化供應鏈,搶占泰國市場份額。
目前,貓山王榴蓮的種植面積接近20畝,預計成熟后每年能帶來五百多萬的收益。而海南的樹上熟榴蓮口感媲美泰國金枕,能提供同等體驗但更具性價比。
中國游客的失落并選擇國產平替,不僅僅是因為價格或品質,而是因為那份被侮辱的感覺,那種被迫消費的強制性,在過去,區別對待中國游客或者中國消費者的國外市場與品牌都不在少數。比如在德國古城特里爾市馬克思故居赫然用中文標注:禁止吸煙,禁止吃零食。
![]()
在韓國濟州島,有游客在公廁門口看到了一塊只有中文的"禁止隨地大小便"標語。日本東京的一家中餐館曾經貼出"禁止中國人入內"的標語,店主被質疑時竟然說中國人"很惡心"。雖然后來在輿論壓力下,東京法務局介入處理了這事,但類似的情況還是時不時冒出來。
![]()
這種差別待遇讓很多游客產生了一種被"污名化"的感覺。明明自己沒做什么不合適的事情,卻要承受這種莫名其妙的"特殊關注"。這些被區別對待積累的情緒,早已引發中國消費者的不滿,這份不滿,在泰國水果攤被徹底點燃——市場的流動性和消費者的尊嚴,一句“摸了就得買”的標語,就能改變市場現狀,甚至將原本的生意推向了崩潰邊緣,中國消費者開始用腳投票做出市場選擇,拋棄了泰國的水果市場。
泰國水果攤的這一場風波提醒我們,任何商業行為都必須建立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這一種雙向選擇。雙標與區別對待,一時口嗨,但一旦激起眾怒,毀掉的是一個行業或者一個品牌。當中國市場逐漸擺脫對泰國榴蓮的依賴,泰國水果攤是否能夠重拾昔日的輝煌?這恐怕只是一個美麗的夢。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