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地名研究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地名資訊
在實施“鄉村著名行動”過程中,湖北以實干擔當繪就了一幅“地名賦能振興”的生動畫卷。從鄂西山區的蜿蜒小徑到江漢平原的田間阡陌,從承載鄉愁的村落標牌到融入科技的智慧路牌,荊楚大地正通過構建完善的鄉村地名標志體系,為鄉村振興鋪設了一張精準高效的“導航圖”。各地因地制宜、創新實踐,以體系化思維打通物流進村的“最后一公里”,激活鄉村旅游的“流量密碼”,更使地名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串聯產業與民生的重要紐帶。今天的“鄉村著名‘鄂’先行”系列報道,讓我們深入探尋湖北在織密這張“地名網”背后的實踐路徑與創新智慧。
![]()
“您已偏航,請重新規劃路線。”您是否在鄉村道路上收到過導航的提示,您已進入無名道路呢?自從鄉村著名行動開展以來,湖北省十堰市已經實現了鄉村道路命名的全域覆蓋。
![]()
十堰市民政局 區劃地名科 科長 王海峰:截至目前,十堰市共計命名備案5218條通村路、通組路、通旅游景點路,共設置5684塊鄉村道路路牌,其中智慧路牌3000多塊,極大地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快遞物流進村難、特色農產品進城難、山區道路救援難、鄉村旅游發展難的“五難問題”,為鄉村振興貢獻“地名”力量。
讓曾經的“無名路”有了專屬“身份證”,開展“鄉村著名行動”以來,十堰市啟動全域鄉村道路命名工作,通過設置和升級智慧路牌,創新拓展路牌單一指位功能,更好為群眾生產生活服務,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化,也為鄉村文旅提供了精準“導航”。
![]()
貴州省遵義市 游客 聶碧英:我這次來十堰竹山玩,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路牌,掃上面的二維碼就能知道我現在在什么位置。想訂酒店、想吃農家飯、想買特產,上面都有電話,還有救援信息,很有安全感,很方便。
![]()
十堰市竹溪縣鄂坪鄉 宣傳委員 楊玲敏:我們的路牌升級為智慧路牌,我們可以通過路牌上的二維碼查詢信息,這個智慧系統分為村民版和游客版,老百姓可以通過村民版了解村務信息以及建言獻策,在這個游客版中集中介紹了20個旅游節點,可以線上預定民宿和農家樂,體驗一站式的服務。
![]()
十堰市竹溪縣鄂坪鄉黃花溝村 駐村第一書記 帥成:以前鄉村道路沒有命名,很多游客來了找不到地方。“鄉村著名行動”實施以來,我們在通村路設置了很多路牌、路標以及導覽系統,游客的體驗感更強,也大大提升了我們的文旅形象。通過以上舉措,2024年吸引游客及考察團20余萬人次,幫助黃花溝村30余戶村民銷售農特產品超三千單,直接帶動農戶增收超過十萬元。
有名就有“標”。在襄陽市保康縣,通過創新標志設置,規范地名使用,對全縣地名標識實行設計、規格、色彩、字體“四個統一”,設置地名標牌1.6萬余個、門戶標牌7萬余塊,制作鎮、村藝術地標 650個。全面完成全縣11個鄉鎮141個試點村547條鄉村道路1460套二維碼智慧路牌的制作安裝。
![]()
襄陽市保康縣民政局 一級主任科員 朱大禹:聘請第三方公司,對縣域旅游景點、文化名村、經濟發展強鎮、村,設計出地名二維碼地名標志96塊,分別將地名要素、發展狀況、文化歷史等輸入二維碼,游客掃描二維碼就可以了解地名,民俗文化、地名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在打造鄉村特色地名標志方面,湖北各地積極響應鄉村建設、旅游發展、公共服務等需要,創新塑造兼具鄉土氣息、時代感、文化性與智能化的特色鄉村地名標志景觀,有力助推當地經濟發展。
![]()
十堰市竹溪縣民政局 黨組成員 翁麗婭:竹溪縣以加強鄉村地名建設為抓手,打造特色地名標志1400余塊,提升鄉村產業品質,帶動特色地標產業銷售額超過10億元,帶動近8萬群眾就業增收,竹溪縣累計接待游客突破120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9億元。
![]()
![]()
宜昌市秭歸縣長嶺村 黨總支書記 村委會主任 李士明:我們村主導產業就是茶葉,我們的村標就是以茶為主題來設計的,比如說這個魅力長嶺,下面的畫面全部都是茶葉、茶的制作過程,還有茶文化的展示,都是這樣設計來的。讓大家一來到我們村,看到我們的村標就知道我們村的茶產業和茶文化。
在宜昌市秭歸縣茅坪鎮長嶺村,原先的7個無名村落經過精心規劃,結合各自的環境特色逐一命名,并增設了醒目的村落標識。文筆包、望江觀······這些生動形象的地名與別致的村標相得益彰,迅速走紅,成功出圈,吸引周邊村民們常聚在一起散步聊天,欣賞夜景,也引來了眾多游客打卡,成為鄉村文旅發展新動力。
![]()
![]()
宜昌市秭歸縣茅坪鎮長嶺村 望江觀山間時光小館 負責人 文習月:我們這里是4月份開業的,好多游客都是因為望江觀的名氣,來這里看看江景,看看三峽大壩,吃吃宵夜。最高峰達到上千人,一天接七八桌的都有。
聚焦體系建設,湖北各地正將地名標志打造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的一道亮麗風景。通過建立規范化、特色化的地名標志體系,推動地名從“紙上檔案”走進“現實生活”,讓村民記得住鄉愁、游客找得到方向,真正實現“有名可查、有位可尋、有景可賞”。
![]()
十堰市竹溪縣天寶鄉孔雀村 黨支部書記 曾義雄:我們孔雀村是四面環山,加上地理位置非常獨特,就像一個孔雀開屏的形狀一樣,孔雀村由此得來。在孔雀村沒有村標設立之前,對群眾的出入有很大的困擾,現在孔雀村村標搞了之后,特別是隨著高速沿線的開通,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旅游打卡地。
![]()
襄陽市保康縣民政局 區劃地名股負責人 王磊:這些年我們加大地名標識管理工作,對保康縣257個村實施了特色村標建設,比如說我們所在的這個倒座廟村,它的地標正面看上去像一座廟宇,背后印有地名故事。此外,還設置了鎮村藝術地標600多個,比如馬橋鎮中坪村的地標是由多塊石頭拼接而成,既美觀又大氣,具有特色。我們保康縣在每一個村都建設有形式多樣,符合本土特色的多彩地標。
![]()
而在隨州市隨縣柳林鎮,村標設計不僅與特色產業緊密相連,更巧妙融入鄉村發展中的優秀治理經驗,悄然推動著文明鄉風的建設。
![]()
隨州市隨縣柳林鎮人民政府 黨政綜合辦公室副主任 宣傳干事 李佳豪:我們柳林鎮共設有8塊特色村標,其中一些以板栗產業、自然風光如櫻花等元素為設計靈感,例如金橋村;有的是以古跡和傳統文化進行設計,如古城畈社區。值得一提的是,院子河村作為全國“逢四說事”工作機制的發源地,這一源自湖北的創新經驗已在浙江、湖南等20多個省市成功推廣。因此,我們在設計村標時特別融入了這一元素,旨在更有效地宣傳和倡導基層社會治理的寶貴經驗。
這些有內涵更有溫度的鄉村地名標志,不僅有效提升了湖北鄉村的軟實力,更激發了村民對家鄉的熱愛與歸屬感。
![]()
十堰市竹溪縣天寶鄉孔雀村村民 龔承仁:我們孔雀村的村標建的又醒目又漂亮,非常好看。村標建起來以后,我們這個村子變得是越來越漂亮,我們所有的村民也都自覺來維護它,愛護它,把孔雀村以后建設得更好。
![]()
宜昌市秭歸縣茅坪鎮長嶺村 民政助理 向應成:在鄉村地名標識的維護上面,我們村黨組織也設置了專崗,每天對它進行管理和維護,然后周圍的那個村民也會自發地對它進行一個清掃和愛護。
在推進“鄉村著名行動”的進程中,健全鄉村地名標志體系始終是關鍵一環。湖北各地民政部門會同公安、郵政、住房與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文化和旅游、農業農村等多部門,全面排查鄉村地名標志現狀,通過完善鄉村地名標志導向體系,建立健全鄉村地名標志管理工作機制,加強地名標志設置維護,確保每一處標識都能精準傳達地名信息,體現鄉村文化內涵,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
![]()
黃石市陽新縣民政局 黨組書記 局長 劉會海:對9條消失的地名銷名,6條不規范地名更名,還整改了5個不雅居民點的名稱,陽新縣還排查維修了150多條破損的地名標志,讓鄉村的指路牌既醒目又耐用。
![]()
隨州市隨縣民政局 區劃地名股 負責人 劉新斌:地郵協作是未來“鄉村著名行動”的一個重要切入點。隨著鄉村快遞物流點的普遍覆蓋,地名標準化和鄉村地名標志的管理維護都成為我們今后工作的重要內容,下一步我們在將加強與郵政部門快遞員的信息溝通和反饋,以及社會公眾對我們的信息互動這方面,找到我們工作的著力點,重點對加強我們地名標志的管護和更新,以及地名信息的采集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從“無名到有名”,從“有名到有標”,從智慧到特色,湖北鄉村地名標志不僅煥然一新,更成為傳遞鄉愁、凝聚人心的文化符號,正悄然改變鄉村的面貌,也為地名賦能鄉村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各地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標志200余個,規范設置村牌、街路巷牌,著力解決“有名無標”問題,共設置各類地名標志2.11萬個,其中智慧路牌3600余個,群眾通過微信“掃一掃”功能,即可顯示該路段的距離、方位、起止點等基本信息和“吃、住、游、娛、購”等沿途便民服務信息、特色農產品信息,豐富了地名標志的指位作用。接下來,湖北將逐漸織密地名標志體系網,讓地名成為鄉村振興的“導航圖”,彰顯“鄉村著名行動”的實效與價值,也為全國提供可借鑒的“湖北經驗”。
![]()
湖北省行政區劃與地名文化研究會 研究員 孫平:湖北健全鄉村地名標志體系的實踐,與“建成支點”戰略形成深度呼應。其特色在于以全域覆蓋為基礎,智慧化升級為抓手,構建起支撐城鄉要素流動的基礎網絡。這種“全域+智慧”的雙軌模式,既完善了鄉村公共服務,又激活了地域資源價值,讓鄉村地名標志體系成為區域聯動的隱性紐帶,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空間坐標”的有力支撐。
![]()
來源:壟上行
選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組
編輯:宋柄燃
![]()
![]()
微信掃碼加入
中國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掃碼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歡迎來稿!歡迎交流!
轉載請注明來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