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閱讀了何天義編著的《日軍侵華戰俘營總論》一書。這本書是迄今為止中國第一部力求全面、系統、準確地記述研究日軍在中國建立集中營,虜待奴役中國戰俘勞工及盟軍戰俘和盟國僑民所犯的滔天罪行之書。書中對日軍在華北地區的河北、山東、山西、北平、天津、河南等20多個集中營進行了記述研究。
讀后了解到當年日軍對中國戰俘勞工施行監獄式管理,中國戰俘勞工長期處在惡劣環境、繁重勞役、非人折磨、瘟疫摧殘和肆意屠殺的慘況,比納粹德國對戰俘和猶太人的摧殘暴行更過之。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悲痛。
其中在書中記述了日本在青島建立二個勞工訓練所被關押戰俘勞工的慘況。
一、青島第一勞工訓練所
1944年,在駐青島日軍和日本領事館及偽華北勞工協會的指使下,偽青島特別市政府首先在青島鐵山路85號設立了青島第一勞工訓練所。
![]()
建國后鐵山路85號(第一勞工訓練所)原址房屋拆除重建。 (拍攝:張其君)
青島鐵山路85號原來占地面積5100平方米,院內有建筑面積約500多平方米的一座大倉庫和數間辦公室。為防止戰俘勞工逃跑,日軍修筑了3米多高、上架電網的圍墻。還設立了審訊室、警衛室、辦公室。門口設有軍警并經常巡邏。管理嚴密、戒備森嚴。將大倉庫改成了關押戰俘勞工的宿舍,設三層大通鋪供戰俘勞工睡覺。平時關押戰俘勞工超過2000人。
青島是一個港口城市,從各地運到青島的戰俘勞工大多數是經鐵路轉運而來,又用輪船經水路送往而去。戰俘勞工被關進訓練所后,首先要將隨身衣服和個人財物交上,由勞工訓練所統一“保管”,再統一配發舊軍服。然后由日軍和日本職員予以審問,填報個人情況登記表。對戰俘勞工身體狀況進行檢查后,等待運往偽滿和日本。
![]()
日偽當局誘招勞工的廣告
據日偽檔案和勞工訓練所職員揭露,戰俘勞工宿舍“四面窗戶全部封閉,室內空氣腥臭異常,衛生條件極差,人多居住擁擠,無采暖等設施。每人飯菜和飲用水發放少的可憐,根本吃不飽喝不夠。因為繁重勞動、疲勞過度、寒冷缺暖和饑餓少食,疾病頻發,經常有死亡者。”
據日偽檔案記載,自1944年10月至1945年3月,青島第一勞工訓練所曾發生過4次戰俘勞工暴動。其中1945年2月26日晚上的暴動規模最大。關押的戰俘勞工在嚴冬未過、寒氣襲人的惡劣條件下,因日本人沒有發給棉被,令其穿配發的舊單軍服睡覺,而進入勞工訓練所脫下的衣服及被褥都堆放在院內,又借口沒有水不給戰俘勞工做晚飯。戰俘勞工饑寒交迫忍無可忍,在凌晨兩點奮起暴動,他們拆下窗戶鐵棍和撿起院內的磚石,沖向門口,值班的6名偽警見勢不妙,立即開槍射擊鎮壓,然而戰俘勞工不懼槍彈威脅,拿著鐵棍和磚石與偽警進行搏斗,經過眾人奮勇搏斗,終于砸開勞工訓練所鐵門沖了出去。在暴動中有3名偽警受傷,有1名戰俘勞工被打死,有數名戰俘勞工受傷,有114名戰俘勞工逃走。日偽當局立即派大批憲兵和警察進行追捕,在追捕中有2名戰俘勞工被打死,有15名戰俘勞工被抓回,其余97名戰俘勞工逃跑未抓回。
二、青島第二勞工訓練所
由于青島鐵山路85號第一勞工訓練所關押的戰俘勞工太多,無法容納,所以1944年日偽華北勞工協會青島辦事處借用青島匯泉體育場設立了青島第二勞工訓練所。
![]()
1944年10月4日,偽華北勞工協會青島辦事處就借體育場充作勞工訓練所致偽青島特別市政府的函 (青島市檔案館館存資料圖片)
![]()
青島第一體育場主樓(拍攝:張其君)
為防止戰俘勞工逃跑,除在體育場幾個大門設立警衛外,又將地下室房間及走廊的門窗用鐵棍封住,戰俘勞工居住在里面如同活地獄。第二勞工訓練所條件更加惡劣,飲食還不如第一勞工訓練所,戰俘勞工缺衣無被,睡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水泥地上,備受摧殘。
![]()
匯泉體育場的圍墻
據1944年新調到青島第二勞工訓練所的日本職員蒼田講:“被關押的人即使是冬天,也是圍著一條毯子躺在冰冷水泥地上睡覺。因食物極少、壞差,每日都有死亡者,在這里究竟死亡了多少人不清楚。”
戰俘勞工在送往日本候船前,每天要在當地進行勞動,經常到青島大港碼頭裝卸貨物或押到匯泉山修筑軍事工程。
每當有船只要前往日本時,日軍就逼迫戰俘勞工到碼頭裝運煤炭、礦石等貨物,待船裝滿貨物后,便將戰俘勞工押上船,一同運往日本。
惡劣的生活環境和繁重的體力勞動,使許多戰俘勞工患上疾病,日方根本不把中國戰俘勞工當人對待,以各種理由不給治療,導致許多戰俘勞工大量死亡。
![]()
青島第二勞工訓練所
青島第二勞工訓練所也發生過多次暴動。最大的一次發生在1945年1月16日晚上,有280多名戰俘勞工由第一勞工訓練所轉到第二勞工訓練所不久,在饑寒交迫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戰俘勞工們團結一致奮起暴動,他們用石塊投向日偽警衛,偽警鳴槍鎮壓。因戰俘勞工人多勢眾,將匯泉體育場南鐵門砸壞沖了出去。日偽軍警開槍鎮壓,當場打死24名戰俘勞工,打傷多名戰俘勞工。隨即日偽軍警又進行追捕,除了有17名未跑出和受傷的戰俘勞工及被抓回的20多名戰俘勞工外,其余240多名戰俘勞工逃出。
![]()
青島體育場東南門可能就是當年被關押戰俘勞工暴動時沖出的大門。(拍攝:張其君)
![]()
1945年1月25日,偽青島特別市警察局就匯泉體育場勞工暴動事致偽青島特別市政府的呈。(青島市檔案館館存資料圖片)
據統計,僅在1940年1月至1944年5月,從青島輸送到偽滿洲國和偽蒙疆等地的戰俘勞工及家屬就超過108萬人;從1943年開始由外地經青島轉送至日本的戰俘勞工超過14萬人,其中經青島二個勞工訓練所訓練后送往日本就超過2500人。
國人朋友們,當您看完我整理轉記當年被日本關押在青島二個勞工訓練所戰俘勞工慘況的文章,肯定與我一樣對日本虐待奴役中國戰俘勞工的暴行感到無比憤怒。
您是否想到當年被日本關押在青島二個勞工訓練所及被日本關押在中國各地20多個集中營戰俘勞工,包括幾千萬被日本侵略者屠殺的中國同胞里可能有您的長輩親人?是的,他們全都是您的長輩親人,他們就是與您同樣流淌著中華民族血脈的長輩親人。
![]()
在日本的中國勞工
當年的戰俘勞工本應在自己的家鄉耕作養家生活,卻被日本侵略者強虐到他鄉異國,遭受著非人折磨、繁重勞動、饑餓寒冷、欺辱壓迫,有許多戰俘勞工悲慘地死在他鄉異國,有的戰俘勞工連尸骨都找不到。
只有銘記歷史,才能不讓歷史重蹈覆轍。許多市民強烈建議在青島二個勞工訓練所原址的顯要地方,建立永久性的紀念碑或紀念牌,以此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圖文編作:張其君,男,68歲,中共黨員,山東中煙工業公司頤中煙草集團退休干部。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發布,轉載請注明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