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產生諸多的溢出效應,其中顯著的一個,就是德國有可能借機再度成為歐洲軍事大國。
據報道,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德國加強軍事能力的意愿與日俱增,德國政府一直在積極推進加強本國軍事能力的各類方案,日前還宣布2031年前要把聯邦國防軍打造成“歐洲最強常規軍隊”。與此同時,德國社會各界有關加強武裝力量建設、再次讓德國成為軍事大國的呼聲也日漸高漲。照此趨勢發展下去,不出十年,一個嶄新的軍事大國德國就要在歐洲大陸崛起了。
![]()
這是一個值得高度注意的重大戰略動向。因為目前歐洲的政治與戰略框架建立在德國只是中等軍事國家的基礎上,其軍事能力大致上類比于波蘭、瑞典、意大利,比英法俄有明顯的差距,還不算大國。這一狀態,事實上構成世界特別是歐洲戰后秩序的一部分。
但是,考慮到德意志民族深厚的軍事底蘊,一旦德國下決心要成為軍事大國,可以肯定地說,他們短時間內就能達成目標,如果德國在軍事上突破現有的框架,則整個歐洲的格局乃至戰略秩序都必將受到空前強烈的沖擊,要在相當程度上改寫歐洲的戰略面貌。
客觀地說,俄烏戰爭的確給德國向著軍事化發展邁進提供了難得的契機。應對俄羅斯可能的侵略,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借口了,也相當地冠冕堂皇。如果俄烏戰爭短期結束,很快地潮來潮去,考慮到德國一貫謹慎低調,也許德國上下還可能動作遲緩,但這場戰爭經久不息、長期發酵,德國一定會在戰略上蘇醒起來,從而喚回大國的歷史記憶,重溫昔日的巨人榮光,再次找回德國在歐洲乃至在整個世界上應有的戰略地位。
出現這樣一個德國,歐洲真的就能抗擊俄羅斯的侵略與威脅了嗎?
![]()
歷史上幾度曾出現這樣的德國,但所謂俄羅斯的侵略與威脅照樣依舊,非但如此,更重要的是,基于歷史經驗和戰略邏輯,這樣的德國往往帶來可怕的血雨腥風, 對此誰會害怕發抖呢?
俄羅斯對此將無關痛癢。一則俄羅斯同德國之間目前有遼闊的地緣和地域緩沖;二則德國即便成為軍事大國,但其本身并也不能對俄羅斯構成直接的威脅,因為德國還不可能成為核大國;三則俄羅斯同德國在經濟上還有相當大的互補性。基于這樣三點,可以判斷,俄羅斯對德國成為軍事大國將非但不介意,相反倒可能持某種歡迎與期待的態度。
但法國就絕不會這般輕松自在了。一旦德國在軍事上崛起,常規武裝碾壓法國只是分分鐘的事情。按照德國政客們目前所宣告的目標,未來十年內德國現役軍人崗位需求數量接近翻倍,國土防御部隊數量要增至原來的3倍以上,這將給法國帶來巨大的壓力。面對這樣的目標,法國的抉擇只有兩條:要么將歐洲第一常規武裝力量強國的桂冠再次讓給德國,要么奮起擴軍,竭盡全力繼續保持法國的領先優勢。但這兩者又都是法國所難以接受、十分不愿并且也難以做到的事情。
![]()
同時,歷史上德國每一次軍事崛起都對英國構成全新的挑戰和考驗,相信這一次也沒有什么例外。
面對德國再次成為軍事大國的前景,最害怕的應該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比利時等,他們將直面新的生存存亡危機。波羅的海三國也是這樣,盡管他們可能并不擔心來自德國的吞并,但德國也并不會真的去關心他們的死活。倒是丹麥、奧地利、瑞士等國,反而不大可能害怕,因為他們同德國一樣,同屬于日耳曼民族。至于阿爾卑斯山南面的意大利,對此可能只是樂得看笑話而已。
總之,德國在軍事化成為軍事大國,將深刻改寫歐洲的戰略面貌,將在很大程度上重塑歐洲各國之間的關系以及歐洲的戰略秩序,其深遠的歷史影響不可低估。
![]()
其實,不要說德國成為軍事大國,就是成為一個正常的完全意義上的國家,也足以令一些歐洲國家夜不成寐了,而這樣的未來態勢顯然并非不利于中國。
可以預計,一旦德國真的走上軍事大國的道路,對此手忙腳亂甚至張皇失措的既不可能是俄羅斯,更不可能是中國,但肯定大有其人。至于具體究竟是誰,對此只能說,是誰誰心里明白,僅此而已。
注: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張志坤,為本平臺原創作品,祝愿大家攜起手來,遏制霸權,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