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深藍財經
撰文丨王鑫
作為一家背靠多家知名白酒巨頭的特色券商,華西證券(002926.SZ)近年來卻在保薦業務上兩次“踩雷”。
據天眼查披露的信息,北京金融法院于2025年9月23日開庭審理“陶某、韓某與北京數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
![]()
這已是華西證券繼金通靈系列案件后,再一次因“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被起訴,引發市場對其風控能力的關注。
1
涉數知科技虛假陳述案,投資者索賠超千萬
華西證券此次涉訴的創業板數知科技案,源頭要追溯到近五年前。
2020年12月23日晚,數知科技突然發布商譽減值風險提示公告,稱旗下多家全資子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公司預計將出現56億-61億元的商譽減值。
![]()
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次日公司股價直接20%跌停,從5.42元跌至4.34元,此后一路下行,最低跌至0.29元,最終于2022年6月30日退市,導致大量投資者遭受巨額虧損。
根據中國證監會的調查結果,2019年至2020年期間,數知科技不僅存在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實際控制人張志勇還存在違規關聯交易和證券內幕交易,最終被“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在此案中,華西證券作為2020年數知科技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保薦機構,被投資者要求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陶某、韓某并非首批起訴數知科技和華西證券的投資者。
2022年上半年,投資者袁某就以數知科技實施虛假陳述導致其虧損約1080.51萬元為由,起訴了數知科技、華西證券等公司。
隨后肖某也因同樣理由提起訴訟,但這兩起案件一直未開庭審理。
韓某的起訴案件已于2024年12月17日一審開庭,隨后于2025年5月被裁定與新增的陶某案合并審理,并于9月23日再次開庭。
截至目前,已有至少4名投資者加入訴訟,索賠金額累計超千萬元,但訴訟結果仍未披露。
![]()
對于華西證券而言,數知科技案不僅可能帶來直接的財務損失,更重要的是暴露出公司在盡職調查和風險控制方面可能存在的薄弱環節。
2
金通靈案余波未平,保薦資格曾遭暫停
在華西證券2025年半年報中,“金通靈系列案件”位列訴訟案件首位,顯示出此案對公司影響的深遠程度。
![]()
2017-2022年期間,金通靈及其全資子公司通過多種手段虛增、虛減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致使相應年度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在此財務造假期間,2019年底,金通靈公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華西證券擔任該項目的保薦機構。
華西證券在《金通靈2019年非公開發行股票之發行保薦書》中表示,經充分盡職調查、審慎核查,認為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履行了法定決策程序,符合相關法規。
然而,隨著金通靈造假案爆發,股價暴跌,10名自然人投資者因投資損失提起訴訟,要求華西證券等被告對金通靈的賠償責任承擔連帶責任。
2025年6月23日,南京中院組織訴訟各方召開庭前會議,進行證據交換和質證。
截至華西證券2025年半年報披露之時,本案一審尚未開庭,最終涉訴金額存在不確定性。
2025年9月30日晚,金通靈發布公告稱,公司犯欺詐發行證券罪,被判處罰金800萬元;公司時任董事長、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季偉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300萬元。
![]()
此案對華西證券的業務造成了直接沖擊。2024年4月,因金通靈項目盡職調查工作未勤勉盡責等原因,江蘇證監局對華西證券采取了暫停保薦業務資格6個月的監管措施。
![]()
華西證券在2024年年報中表示,此事“給公司帶來了極其慘痛和刻骨銘心的教訓”,公司已組織開展投行業務全面從嚴整改提升專項工作。
但現實影響已經造成。保薦資格被暫停前,華西證券在審保薦項目共計3家,2家企業已中止審核,其中六淳科技、眾邦股份主動撤回,佳馳科技則將保薦機構更換為中信證券。
3
業績高增長,“三駕馬車”表現亮眼
盡管訴訟纏身,華西證券在2025年上半年卻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業績成績單。
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達20.73億元,同比增長46.71%;歸母凈利潤5.12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195.02%,在Wind統計的50家上市券商中,分別排名第28位、34位。
拉動此輪業績上漲的主要是經紀、投資和信用業務這“三駕馬車”。
上半年,公司實現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收入11.39億元,同比增加35.25%,占營業收入比重54.93%;投資業務收入3.9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358.56%,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8.96%;信用業務收入4.32億元,同比增長6.81%,占營業收入比重20.85%。
三項業務收入合計占比高達94.74%,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引擎。
然而,亮眼業績背后,投行和資管業務卻明顯發力不足。
上半年,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僅為0.42億元,同比降低12.67%;資產管理業務收入0.34億元,同比降幅達44.46%。
這兩項業務占營收的比重較低,分別為2.02%和1.65%。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四川本土的證券公司,華西證券股東匯集了多家四川知名酒企,第一大股東是瀘州老窖集團,第三大股東是上市公司瀘州老窖,第四和第六大股東分別是劍南春集團和五糧液集團。
2025年9月24日,持股25年的“元老級”股東劍南春宣布計劃減持不超過2625萬股,占總股本的1%。以當日收盤價計算,套現約2.5億元。這是劍南春入股以來首次減持華西證券,被媒體戲稱為“七年之癢”。
4
結語
從業務前景看,華西證券面臨的最大挑戰仍然在于投行業務的復蘇。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末,華西證券儲備的IPO項目數量為0。
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華西證券能否真正從金通靈、數知科技等案件中吸取教訓,夯實風控體系,重建投行項目儲備,將決定這家區域性券商能否在競爭激烈的證券行業中站穩腳跟。
深藍財經新媒體集群發源于深藍財經記者社區,已有15年歷史,是國內知名財經新媒體,旗下賬號關注中國最具價值公司、前沿行業發展、新興區域經濟,為投資者、上市公司高管、中產階級提供價值內容,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