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河南省女排聯(lián)賽即將開啟第二階段比拼,朱婷拉著科內(nèi)利亞諾隊友加比、哈克錄制加油視頻時,球迷瞬間沸騰 —— 這三人組成的 “世界最強三叉戟”,每一位都是各自位置的頂尖選手,可鮮少有人知道,他們光鮮的背后,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 “不容易”。
![]()
朱婷的 “不容易”,藏在 1 米 98 身高與全面能力的博弈里。作為中國女排百年難遇的天才,她的進攻早已達到 “無懈可擊” 的境界 —— 暴力扣殺、精準斜線、巧妙吊球,每一種進攻手段都能撕開對手防線。可主攻手的 “全面” 二字,曾是她的難題:1 米 98 的身高讓她在移動中天然處于劣勢,一傳時的重心控制、防守時的倒地救球,都比矮個球員更難掌握。如今能成為 “能攻能守” 的全能主攻,朱婷靠的從不是天賦,而是比別人多十倍的努力。
![]()
加比的 “不容易”,是矮個球員在高大化排壇的逆襲史。1 米 8 的身高,在普遍超過 1 米 9 的世界排壇,連自由人的門檻都略顯尷尬,可加比卻硬生生在主攻位置殺出一條血路,成了 “矮個主攻天花板”。為了彌補身高劣勢,她把 “靈巧” 二字發(fā)揮到極致:進攻時靠精準的起跳時機避開攔網(wǎng),用手腕變化打出刁鉆落點;防守時憑借靈活的腳步覆蓋全場,總能在對手以為要得分時救起險球;一傳環(huán)節(jié)更是穩(wěn)如磐石,成為球隊后排的 “定海神針”。加比用行動證明:身高從不是排球的唯一通行證,努力才是。
![]()
哈克的 “不容易”,是強者獨行的孤獨與堅守。作為世界女排接應(yīng)位置的 “前四水準” 選手,她的名氣早已響徹排壇 —— 暴力的二號位進攻、穩(wěn)定的后排保障、關(guān)鍵時刻的一錘定音,每一項能力都足以支撐她成為任何強隊的核心。可無奈瑞典女排整體實力孱弱,常常出現(xiàn) “哈克狂砍三四十分,球隊仍難贏球” 的尷尬局面。國際大賽上,她既要承擔主要進攻任務(wù),又要兼顧防守,甚至還要在隊友失誤時及時鼓勵,一個人活成了 “一支隊伍”。即便如此,哈克也從未放棄:她在俱樂部拼盡全力保持狀態(tài),只為能在國際賽場多給瑞典女排爭取一次勝利。這份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的堅守,比任何榮譽都更動人。
![]()
朱婷、加比、哈克,這三位 “不容易” 的女排強者,雖面臨著不同的困境,卻有著同樣的執(zhí)著。他們用努力打破偏見,用堅守對抗困境,用熱愛支撐前行。當他們站在一起為年輕選手加油時,傳遞的不僅是祝福,更是一種信念:排球路上沒有天生的強者,只有不肯放棄的追光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