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所有中國人都在歡度國慶的時候,全球資產市場悄悄開啟了一輪瘋狂的上漲模式。
首先是黃金——國慶期間,全網幾乎都被金價創新高的消息刷屏了。
10月8日,倫敦現貨黃金價格首次站上4000美元/盎司,并進一步升至4021.22美元/盎司,續創歷史新高。
尤其需要留意的是,這波黃金上漲正好撞上咱們的國慶長假,上海交易所休市。所以很明顯,這輪行情主要是由歐美資金推動的。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美聯儲降息的預期高漲,另一方面是地緣政治風險讓投資者心里不踏實,大家紛紛跑去黃金這個傳統的“避風港”里尋求安全感。
更深層次看,當下全球各國都在大規模超發紙幣,當紙幣越來越多,其購買力自然就被稀釋了。
而黃金,作為歷史上最堅硬的“價值尺子”,價格水漲船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全球央行也在持續買入黃金,中國央行已連續11個月增持,這進一步助推了金價
第二個就是股市。
國慶長假期間,全球多個股市表現強勁。其中,日經225指數累計上漲7.15%,表現突出。此外,美股三大指數均小幅收漲,歐洲市場整體上行。
國慶假期后,A股市場也開啟大漲模式,突破3900,創十年新高,離4000點一步之遙。
這輪牛市背后有著清晰的政策邏輯——資金正瘋狂涌向半導體、芯片、AI等高科技領域,機構普遍看好以AI產業為代表的科技成長風格進一步演繹。
所以不難看出,今年漲勢較好的股票都是半導體、芯片、AI這些領域,比如寧德時代、寒武紀、工業富聯等。
與科技股火熱行情相呼應的是,黃金概念的股票也表現強勁。受金價持續走高影響,港股相關標的集體走強。
第三個就是數字貨幣。
10月8號,比特幣突然跳水的新聞刷爆網絡,看起來好像崩盤了?
但你仔細去看數據會發現,國慶節前它的價格還在11萬美元附近,即便8號經歷所謂“暴跌”,價格依然維持在12萬美元以上。
你管這叫暴跌?跳水?
與黃金類似,數字貨幣的上漲邏輯同樣基于對傳統貨幣體系的不信任。
當各國央行持續“放水”,投資者自然會開始尋找傳統金融體系之外的替代品,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就成為了選擇之一。
第四,就是全球的房地產。像日本、越南等地的房價近期都有顯著上漲。
日本核心區房價平均漲幅17%,東京23區上漲更猛,平均突破7W人民幣、越南那邊的房價也在大漲,前幾年咱們這邊售樓處搶房的現象就在上演。
然而,與這種全球性的資產熱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樓市在國慶期間成為了一個“安靜的例外”。
盡管北京、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在國慶前優化了樓市政策,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但若從全國范圍看,樓市整體依然承壓。
據統計,國慶期間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數環比大幅下跌85.72%,其中二線城市跌幅高達90.66%。
一個國慶八天假期,黃金、股市、數字貨幣乃至全球其他地區的房子,幾乎所有資產都在上漲。
這場由全球流動性充裕和對傳統貨幣體系擔憂共同驅動的資產盛宴,唯獨中國的房子成為了那個沉默的例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